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结合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规律,紧扣教学内容,巧设有效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质疑问难、实践体验、交流讨论,从而发散学生思维,打造深度思考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 深度思考 实践体验 交流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102-01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结合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规律,紧扣教学内容,巧设有效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质疑问难,从而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深层次地思考,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一、突出重点,精心设问,在富有探究的问题中启迪思维
  有效设问是一门艺术,课堂上恰到好处的设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之火,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还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难点和疑点,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富有探究性、挑战性以及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主要讲述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内容,在学习时,笔者针对教学重点,提出了以下问题:
  (一)起义军一度占领南昌,后撤出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起义军为什么要执意要退出南昌,南下广东?
  (二)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如果你是当时的领导者,你认为起义部队应如何行动?是继续攻打城市,还是向农村进军?这样,通过精心设疑,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或查阅资料,自主解决问题,既突出了重点,疏理了难点,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讲解“明清经济的发展”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明末清初时期,广东学子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沿途会经过哪些地方?会看到哪些社会现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说一说赴京赶途中的所见所闻。这样的问题较为开放,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既有助于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唤起学生探究动机,又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二、把握本质,及时追问,引领学生思维向更深处迸发
  追问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度挖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过程中,其思维认知难免会有肤浅遗漏之处,此时,教师适时的引导,灵活巧妙的追问,有助于将学生思维引向更深处,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度和准确度。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思考缺乏深度时,把握问题的本质,及时巧妙追问,有效搭设思维跳板,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迸发,使其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譬如,教学完《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课,笔者首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宋元时期,我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学成就?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深化知识理解。接着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拓宽学生思维深度: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这样说到:“外国用火药制作了子弹御敌,而中国却用来制作爆竹敬神;外面用罗盘针航海,而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人用鸦片医病,而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一种东西,中西方对待方式和其用法完全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情况?请从社会环境、经济、政治等方面对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中西方的不同对待方式加以解释和说明。这样,通过及时追问,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所学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引领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三、挖掘内涵,引发思辨,在更高思维层次上展开对话
  所谓思辨,即思考和辨析,是思考分析、判断是非,辨伪存真等思维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在历史学习中,由于受年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以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客观、公正、理智地看待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深挖课本史料,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究、辨析、判断,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展开对话,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历史思辩能力。
  比如,《辛亥革命》一课,对于“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问题,许多学者看法不一,有些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因为它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还有些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受列强的压迫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束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过于软弱和妥协,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这样的救国方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就必然决定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命运。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展开思考、分析、交流、辩论,得出相应结论,从而深化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在平时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立足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巧设有效问题情境,驱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打造深度思考的历史课堂。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倍受重视和关注,在教学中尚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亟待处理金额解决.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
期刊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南钢)是国家特大型、江苏省重点钢铁企业,产品涵盖中厚板(卷)、棒、线、带、异型钢五大类.rn南钢面对行业经营困局,突破传统经营理念,以“十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之家”发起的“我与翻译那些事儿”征文活动,题目看起来很轻松.但其实谈到翻译“那些事儿”,却既不轻松,也不好玩.rn做翻译,尤其是做文学翻译,在当下是件
期刊
数学的教学是一门开发智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教学.小学的数学教育更是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打基础,要想楼盖的高,基础必须打得牢,因此,小学的数学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是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药产品质量,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国家质检总局对农药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5个省45家企业生产的65种产品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要不断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的理念,调动起一切有效的资源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学习起来颇有难度,难免会让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途径,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锻炼习惯的
【摘要】研究采用修订后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作为调查工具,随机选取福建省五所高校大学生共550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父母教养方式    Subjective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 feels and parents  brings up t
【摘要】科技创新是高校的功能之一,高校技术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和自组织性特征。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系统论视角把握科技创新的要素、结构、功能、整体、环境等影响因素,加强信息、技术、人员、资金、政策等要素的互动,构建官、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网络结构平台。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系统论;要素与结构平台     A Research o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