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恩情

来源 :意林·少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d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母亲去世晚,她在临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对大哥说:“你是老大,弟弟以后就全靠你了,你一定要把他养大成人。”大哥含着泪答应了。当时我五岁,大哥刚刚十四岁。从此,大哥辍学在家专门照顾我。
  我到上学的年龄了,大哥东拼西凑地把我送到学校,一再嘱咐我:“弟弟,一定好好学习,哥哥拼了命也要让你读大学。”说完,大哥搂着我痛哭起来。那时我还小,无法体会大哥的心情,后来我才知道大哥是多么羡慕我,因为他无法完成他的学业。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到半路就感到腿难受,勉强回到家里时双腿已不能动了。在地里干活的大哥听到消息,立马回到家中,一把把我背到背上去了乡医院。医生看完摇摇头,建议把我送到大医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大哥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掉,才勉强够我俩的路费。看看手里那点可怜的钱,大哥二话没说,背上我徒步进了城。八十多里的山路,瘦小的大哥硬是走了接近一天。好不容易到了县医院,大夫看完仍是摇摇头。大哥“扑通”一下跪在大夫面前,哭着央求大夫,希望他们能想想办法治好我的病,大夫还是摇头。大哥没有办法,只好又把我背了回来。
  到家后,大哥四处打听各种偏方,一时,家里竟积攒了许多治病的偏方。有了偏方没有药也是白搭,大哥又开始学着上山采中药回来为我治病。同时,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他每天早晨把我背到学校,然后一个人上山,等下午从山上回来的时候再赶到学校把我背回家。
  我不知道大哥为了给我采药吃了多少苦,只知道每次看到他来学校背我的时候,脸上、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有时还会一瘸一拐地走来。我曾多少次哭着对大哥说:“哥哥,我不治了。”大哥却总是生气地对我说:“别说傻话,哥哥还指望你以后有出息呢。”
  一次,大哥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一个偏方,说是治我这种病特别管用,不过那种药材特别难采,只有离我们这里五十多里的深山里才有,而且常常生长在背阴处的悬崖之上。大哥马上问清楚那种药的特征,然后把我托付给一个邻居,只身去了那座深山。三天后,大哥回来了,高兴地举着采来的药材对我说:“弟弟,你看,哥哥把药采回来了,这下你的腿有救了。”说完,他一瘸一拐地去熬药。
  大哥转过身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腿紧紧地和裤腿贴到一起。等大哥把药熬好端进房的时候,我一把拉住大哥:“哥哥,你把裤腿挽起来我看看。”大哥一个劲地后退,说:“这有啥看头。”我攥住大哥的手不放,坚持让大哥把他的裤腿挽起来。大哥看看我,只好把裤腿挽了起来。在大哥的腿上,有一道伤疤正在滴着血。我一下子哭了,把大哥递给我的药碗一推,说:“我不吃这些药了,我的腿也不治了。”大哥听我说完这些话,“啪”地给了我一巴掌。这一巴掌把我和大哥都打愣了。大哥的眼睛里流着泪,呆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我也流着泪发着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哥才醒过来一般,过来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好弟弟,既然哥哥答应了母亲要好好照顾你,哥哥就一定不会让你受委屈。只要你的腿好了,能够自己走了,哥哥就会轻松许多。那时,你好好读你的书,哥哥好好侍弄地里的庄稼,没有几年我们就会过上好日子的。”听了大哥的话,我趴到大哥的怀里痛哭起来。
  转眼三年过去了,在大哥的精心护养下,我的腿奇迹般地好了。
  从此,大哥更忙了,他不但尽力侍弄好地里的庄稼,还不断地督促我学习,不准我有任何懈怠。
  后来,我总算对得起大哥的一片苦心,顺利考上了大学。
  前几年为了给我治病,家里能卖的东西几乎都已经卖光了,现在为了给我凑足学费,大哥又把他喂的猪、养的鸡全都卖了,可这些还是不够,他又厚着脸皮从乡里乡亲那里借的钱,这才勉勉强强够我第一年的学费。我走的前一天,大哥还专门去了一趟县城,为我买了新衣服,置办了新用具。
  汽车开动的一刹那,我从车窗里看过去,大小伙子的大哥竟像一个女人般抹着眼泪。
  大学生活结束后,我主动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只为能和大哥住得近一点儿,以后方便照顾他。这时,大哥虽然才是三十多的人,看上去却好像有五十歲了。他的脸上布满皱纹,头上的头发几乎全白了。
  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乡下老家,推开大哥的门,第一句话就是:“哥哥,我领到工资了。”说完,把这个月的工资悉数交给大哥。大哥颤抖着手,接过那些崭新的钞票,数了数,对我说:“好兄弟,你终于成人了,有出息了。但哥哥怎能用你的钱?你自己留着,以后你的日子还长着呢。”说完,大哥硬生生地把钱塞给我。
  我拿着大哥塞来的钱,“扑通”一下跪到地上,给大哥磕了三个头,流着泪对大哥说:“大哥,我一定好好攒钱,把你如同父亲般养起来。”
  竹之语摘自《东方女性》
其他文献
她是電视剧《将夜》里温婉神秘的唐王皇后夏天,是电影《绝地逃亡》里助攻成龙的热血女警Leslie,是《大江大河》中的漂亮女生戴凤娇,更是最近大热剧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外表柔弱,内心狠辣的墨兰,她就是施诗。在2018年,她凭借“劳模”精神和可圈可点的演技,开启《知否》和《大江大河》双霸屏模式。  虽说施诗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都集中在近期,但出生于1989年的她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戏骨了。早
考验你是不是铁粉的时刻到了,你家爱豆的签名,你真的认识嗎?快来做做这道爱豆签名连连看吧!
在班上,班长任长佳总是板着个脸,不苟言笑,于是,同学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黑面神”,但班主任汪老师很欣赏班长铁面无私的形象。  为了向大家证明班长也不过是个凡人,罗小欧和王强打赌,说一定能“贿赂”班长,让他透露出有关期中考试的绝密资料。  说实话,如何“贿赂”班长,还真是个难题,班长一不喜欢吃零食,二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要想找出他的破绽,难啊!罗小欧決定深入挖掘一下班长的私生活,看能不能找出什么有用
摘要 2013-2016年对1 000份甘肃省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监测,结果表明:共监测到56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贵农22致病类群已占据优势地位,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28.72%上升到2016年的66.76%。新小种条中34号(原代号贵22-9)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11.28%上升到2016年的34.85%,居第一位;条中32号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15.38%下降到2016年的
不得不说,唐小川确实是神拳门练功最刻苦的人。可他,也可能是最笨的人。一套虎形拳别人练上三四天就能打得很熟练了,可他倒好,练了三个多月还是半生不熟的。  像往常一样,唐小川又独自来到后山练起拳来。一套虎形拳打完,他已经满头大汗了。这时,天气突然变了,转眼间乌云滚滚。一道道闪电划过长空,宛如金蛇乱舞;雷声阵阵,好似一声声战鼓。  突然,几道雷电劈了下来。“轰隆”一声,唐小川身后的地上被炸出一个深坑,而
编者按:小孩子用此刻期许未来,老年人用当下回忆过去,然而人们很少能意识到,只有“此刻”才是属于自己的。当“此刻”已经过了保质期,人们会做何反应呢?追念,遗憾,还是用下一个“此刻”去彌补?一起来看!回忆现场  这天,奶奶拉着孙子给他讲自己年轻时吃“酱油泡饭”的故事。  孙子:“奶奶,你都讲29遍了,是不是老年人都喜欢讲过去发生的事啊?”  奶奶:“孩子,等你长大后就懂了,这个世界上唯一会随着时间流逝
1  中学时我的成绩特别优异,大伯为鼓励我便作出允诺:“只要你考上清华或北大,我就奖励你两万块钱!”于是,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刻苦学习,拿到奖励。后来上了高中,我明白了大伯辛苦赚钱的不易,哪还忍心贪图这个钱,所以我没让自己考上。 2  上学时,我不喜欢读书,就跟同桌说:“我最羡慕那些徒步旅行的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真想來一场说走就走的徒步旅行,可惜我没钱买装备。”  同桌立刻表示,他可以友情赞助我一
某餃子铺广告——“无所不包!”  某药店广告——“自讨苦吃!”  某当铺广告——“当之无愧!”  某理发店广告——“一毛不拔!”  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  某音响公司广告——“一呼四应!”  某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丁丁摘自《爆笑show》
“老伴儿”原来不是指配偶?  “老伴儿”这个词起源于明朝。明宪宗朱见深册立九岁的儿子朱祐樘为太子,派老太监覃吉当“保姆”。覃吉为人正派,忠于职守,太子非常尊敬他,称他为“老伴儿”。后来传到民间,老年夫妻之间渐渐地也互称起“老伴儿”了。“倒霉”原来是风俗!  “倒霉”原来是古代江南地区的一个风俗。那时有人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家长为了给自家孩子打气助威,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称之为“楣”。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