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山水论”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7824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管理属于“形而上”的范畴,研究其理论和从事其实践的企业家,也经历着肯定、否定和再肯定,两元、一元和融合的认知历程。形象和富有美学色彩的历程表述当首推唐朝青原惟信的参禅公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一阶段,肯定,山是山、水是水,新生事物,物我两分;第二阶段,否定,入得门来,参禅性空,无山无水,唯有我心;第三阶段,再肯定,性空缘起,空即是色,物我融合,山水皆存。
  
  肯定:参禅大师
  中国的企业管理,我们可以说自古有之,然而真正的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还只能是近20年的事情。西方管理思想的“入侵”就如同卸闸瞬间的洪水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们认识了泰勒、法约尔、德鲁克、戴明等一批企业管理理论大师,艾柯卡、卡耐基、韦尔奇、巴菲特、盖茨等一大批企业经营大师,见识了科学管理、程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专业的管理理论,也见证了4P、5S、6σ、PDCA、KPI等企业管理工具的成功实践。这些与我们以往的实践和管理理念有着天壤之别。这时的中国企业界之面对西方经济,就如同刚刚参禅的人之面对新生事物,经历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一阶段,对西方新鲜知识只有“肯定”。这一阶段的企业管理人员,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管理知识的养分。在这几年的咨询活动中,接触到不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管理人员。他们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到处求购管理书籍、光盘,自掏腰包、千里迢迢到北京去听管理大师演讲,对有着跨国公司高管经历、自小接受西方管理理念熏陶的华人大师推崇备至,回来之后,时时处处以大师观点修己安人,“管理者的情商”、 “ 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领导商数”、“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等等,成了他们的座右铭和口头禅。
  经历了两到三年囫囵吞枣、水土不服、企业阶段错位之困之后,再加上东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兴起,管理者意识到西方理论对现实中千姿百态的国情企业而言,未必是灵丹妙药,经过了参禅的过程——西方管理模式的亲身体验,“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跨入了“否定”阶段。现在常听到“否定一切”的声音:某某教授讲得不对,前提的西方企业治理结构就和我们大多数国有企业有出入,其理论如何能应用于我们;某某博士的观点你们不能学,二八理论在我们这里根本无法实施,只会带来混乱和消极;科翁的营销理论在中国如此复杂的人为环境中只会到处碰壁;中国人与西方经济人不一样,所以西方HR管理理念不适用于我们中国人,等等。
  
  否定:惟我独尊
  那么什么才是对的、适用的呢?从下属和同僚那儿了解到,原来惟有他们自己才是对的,怎么说怎么对。这一阶段,管理者给旁人的感觉就是,自以为是,因自己什么管理理论、管理工具都知道,并且自认为掌握得比别人都早且透。所以持什么思想的人我都能反驳、否定,同时我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随意推行自己的一套,因此惟我独尊。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家已经越过第一个肯定阶段,停留在这样的否定阶段,即以我为尊的一元阶段。此阶段的甚者,目空一切,否定一切。不可否认,在提升自身和保持企业本色方面他们的确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拒绝了先进的理念、知识和实践,利弊相权,我认为是弊大于利。
  客观地说,否定阶段又是必须经历的,它是认识和思想升华的一个必经阶段,没有这个阶段,不能达到从体道到悟道,最后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境地。
  佛教禅宗里有个“透网金鳞”的故事。
  两个僧人在一条河边散步,见渔人在河里撒网捕鱼,把很多的鱼都捕到网里去了。有的鱼生命力比较弱,就被网住了,可是有的鱼生命力比较强,就在网里挣扎、跳跃,然后就从网中跳了出来。有一个僧人就感叹道:
  “俊哉,透网金鳞”,这真是美啊,是透网的金鳞,是已经被抓到网里面而能够跳出来的鱼的美丽!旁边一个僧人就说: “何似当初不曾入网”,意思是说如果它当初就没有被捉到网里去不是更好吗?第一个僧人就说了, “师兄你欠悟在”,你缺少觉悟,没有进到网里去的这些鱼一旦被网住了能不能跳出来,会不会有“透网金鳞”?
  因此这则故事就是说明“事非经过不知难”,对管理的领悟和实践,非得经过亲身体验,经历“否定”这一过程。经历了这一“否定”阶段,通过学与悟,升华到“再肯定”阶段,便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各种管理思想和理论,辨别是非优劣,“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否定之否定:穿过山水
  现在的问题在于,“否定”境界需要经历多长的时间以及影响其进程的决定因素有哪些。这是一个典型的处于“见山非山,见水非水”、反叛世道而求独立的阶段,这阶段其实更主要的是自己心灵成长的一个阶段。应该说,走在这一时期成长之路的企业家最需要宽容,一方面是别人对他、另一方面是他对别人,才能继续成长。增加个人自觉与反思是第一位的。我在和处于“否定”阶段的管理者探讨时,就曾为其下属申辩。尽管这些下属对管理思想的参悟可能没有你透彻,体会没有你深刻,他们所想到的思想和方法自己都未必能解释得很清楚,但至少他们在思考怎样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学习和实践先进理念和知识。而且,就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他们的方法也完全值得肯定和尝试。管理本就是一种实践,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学科或专业”。所以不论从那方面考虑,你也应该对他们的行为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否定之否定”靠的是自我觉醒,对管理的思索与取舍完全是“形而上学”,像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那样主要靠意会,辅之以言传。正如人之饮水,冷暖自知;小马过河,深浅自明。
  企业管理的历程与企业家的个人心路是密不可分的,“肯定——否定——肯定”是其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不断思索、探究,从“本我”到“自我”,最后升华为“超我”整个心理历程的镜像。现在的企业家,自身素养基础高,求学求道主张强,再适逢宏观和微观经济条件禀赋充分,为他们缩短体道行程,实现企业非常规发展奠定了基础。“世界是平的”,接下来,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学与悟了。因此,我呼吁处于、尤其是那些滞于 “否定”境界的企业家们,虚怀若谷,求根索源,尽快超越“非山非水”的“否定”阶段,将探索的眼光瞄向管理的最高思想境界——即所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即将“万古”与“一朝”交融合一,跨越有限的时空,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亦即“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 来源: 《牛津管理评论》,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其他文献
“红海战略”曾经像狂飙,横扫中国企业家饥渴荒芜的精神世界,引起中国市场长久的神经紊乱和道德痉挛.其直接后果是不可遏制的价格战和不择手段的血腥竞争.
美国的原油产量自1970年出现高峰后,产量趋于下降,但自2008年之后,由于页岩油的开发,美国原油产量重又增长。切萨匹克、EOG为首的美国骨干石油企业,将页岩气生产积累的水平钻
近年来,世界页岩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为非常规能源最为耀眼的明星。页岩油气的革命,打破了“三个传统”。第一是突破了传统资源禁区,增加了资源类型与资源量。常规勘探开发
国有大型传统能源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优势与业务特色,肩负起新能源发展的使命。中海油要放弃新能源了。消息于2014年年初在市场上乍一传出,就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意味着未满
“世界是平的”这个概念被美国人托马斯·弗里德曼兜售了两次.rn第一次叫卖时他的书名是《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最后在这里阵列一下,国内经管类图书这些年来是如何忽悠人的,我在网上搜了一百多本书,90%以上“来自”美国的大师们rn其中关于“战略”的有:
2004年,中国地政管理史上一个耀眼的金秋.10月22日,国发[2004]28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印发,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土地管理的重大改革措施;10月28日
与改革定价方式相比,对天然气产业进行综合全面的产业及体制改革更为重要。如今,在煤电油气等基本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煤炭价格基本完全放开,成品油也实行了新的调价机
如何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如何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如何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土地管理参与国家宏观调控半年后,经反复酝酿和深入研讨,《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