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xiaofei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确定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
  
  班级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方向;是构建良好的班风,形成班级和谐的基础;是班集体形成的驱动器;是师生团结奋进的纽带。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在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时,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本班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一旦确定后,就要在班上大力宣传,使之成为班集体前进的巨大动力。要注意因人而异地指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全班学生一起进步。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都要做学生的表率,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你的批评和教育。其次,对后进生应当从正面教育为主,切忌态度简单粗暴,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首先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在学习上鼓励帮助他们、生活中亲近他们,思想上引导和鼓励他们。
  
  三、重视、培养班委和充分发挥团支部的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工作,尽心地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由于班委和团支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在抓好班级队伍的建设中,要注意强化对班委和团支部的职能作用。首先,要定期召开班、团委会,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其次,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并把它纳入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检查。第三,定期听取班、团委的工作汇报,并给予及时指导和鼓励。第四,对个别工作开展不得法的班、团干部要给予帮助提高。最后,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们热爱集体、勤学守纪,班内呈现出人心齐、风气正、集体的工作大家抢着干、人人为集体争光的局面。
  
  四、培养班集体的纪律性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自觉的纪律和正确的舆论是班集体健全的重要标志。一个具有自觉纪律的班级,其班风和学风一定都是良好的,因为学生都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其言行举止都是和谐的。为此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已形成的自觉纪律。这要求班级教育者必须掌握自觉纪律教育的特征:尊重学生人格,强调自我控制、相互监督。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每个成员,必然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主人翁,都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进行充分的沟通。沟通应该在平等、民主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师生的地位是平等民主的,双方才有平等的发言权,才能以平等的心态聆听、接受对方的意见。在沟通中,老师的真诚也很重要,如果他们一旦发现老师虚伪,他们可能从此永远不信任老师,并产生抵触心理,与老师的一切工作对抗。
  
  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良好班风,比如说勤奋学习、活泼向上、求实创新、争当班长等,得依靠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引导,才能逐步形成。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精心策划、举办好每次主题班会,把工作落到学生中去。民主选出班委,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积极组织和了解班委的学习和生活。我的做法是大胆地放权给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班主任得力助手和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当然,对于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不能推给班干部,从而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和谐班级的形成。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日常教学中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在必修课课时少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面对新课程改革,既要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要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课程安排,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预习、复习、自学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学习时间,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归纳总结,力求有利于课堂教学。  一、
期刊
人们常说:登山望景,喜欢山高谷深,重峦叠嶂;阅读文章,喜欢波澜起伏,波谲云诡。若使文章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巧设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中叠起的悬念,就像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往往能紧紧吸引读者目光,大大吊起读者胃口,产生摄人心魂的艺术效果。下面就例谈几种设置悬念的方法:  一、题记设悬,引人入胜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引发读者想象的美妙意境,刺激读者迫切的
期刊
新课改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理念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比较容易进入一些误区。高中语文新课程主要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作为高中的学生应该怎么
期刊
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最近几年考查的一直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讲究审题,扣题,学生要想得高分首先要做到不偏题,不离题。结构再合理,语言再华美,一篇作文要是偏题也得不了高分。一篇文章如何做到有“心”而不偏“心”呢?  首先,审题要准确,要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新材料作文的要求都是“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角度可能会有多种,但是我们要找到最切题的角度。新材料
期刊
一、课前备课要充分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不少教师在备课时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这样是很省力,但效果决不会好。教学参考书,顾名思义,是仅供钻研教材时参考的,不是供教师照搬的,怎样备好课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备教材。就是要认真领会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2.备学生。每个班级学生各自情况都不尽相同。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能力素质,从而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改革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亮点,触及到课程结构的调整。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呢?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各校响应课程改革号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但因为校本课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欣赏到文学语言美、人物形象美、作品意境美,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随着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逐步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给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创新源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运有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和教学手段的整合,以达到语文
期刊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实施很长时间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现在我校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下面,我结合本人的实践经历谈几点肤浅的感受,与大家共勉,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设计学案时,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出学案初稿,
期刊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仅为5%,教师演示学生记住率为30%,学生讨论的记住率为50%,学生教别人的记住率为95%。如何将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对教学环节的重构。我们根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学原理,结合“自主学习、精讲活练、当堂达标”的和谐教育原则和“预习、讲授、练习”的课堂教学主张,针对课堂教学实际进行
期刊
众所周知,苏轼、苏辙均为苏洵之子,同为手足。一门之中能出三位大家,纵观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不多见。“一门父子三抔土,两世文章百代春”应是对他们尤高的褒奖吧。知弟莫如兄,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一文中这样评价苏辙其人其文:“子由之本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指出苏辙为人沉静安详,不愿为人所知,因而他的文风就于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