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锰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与评价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e123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电解锰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与评价。方法 选取靖西市鑫源锰业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采取典型抽样法对26名工人岗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和分析,并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结果 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分析中,以粉尘、噪声为主;电解-剥离岗、打包2#、磨粉机2#岗噪声(8h等效声级)强度超出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其余各检测指标均符合职业卫生限值标准。结论 接触锰作业工人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关键控制因素是噪声、锰及其化合物。除部分岗位噪声强度超出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外,其它防护及工作场所环境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建议企业一步完善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提高工作自我防护意识,指导工人养成健康职业习惯。
  关键词:电解锰;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评价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458-02
  电解锰是一种常见的锰产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锰的作用越来越广,在化学工业、航天工业、冶金工业和电子工业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锰及其化合物存在于许多重点行业[2]。电解金属锰具有工艺复杂、工序繁多、工艺过程技术指标不易控制的特点。目前,靖西市有8家锰加工企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革新、工艺创新等,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但大多电解锰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还相对落后,电解锰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还将长期存在,对作业工人健康潜在影响也将长期存在[3]。本文选取靖西市鑫源锰业有限公司近期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有效控制此类企业职业性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靖西市鑫源锰业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采取典型抽样法对26名员工岗位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纳入对象均为男性,年龄26~45岁,平均(33.6±4.5)岁,职业工种:挖机工4例,铲车司机:3例,钻工:4例,地磅员:4例,巡检工:5例,倒运工:6例。
  1.2 方法
  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为标准进行噪声测定,仪器:AWA5688噪声分析仪:YS02-246、AWA6223-F声级校准器:YS03-013。锰测定: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GBZ/T 300.17-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7部分:锰及其化合物。锰: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仪器:锰:AA-7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YS 01-003、锰:IFC防爆粉尘采样器:YS02-181、YS02-191、YS02-190、YS02-177。评价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粉尘:《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标准。仪器:IFC防爆粉尘采样器:YS02-177、YS02-179、SECURA225D-1CD电子天平:YS01-012。
  2 结果
  2.1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26例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险因素情况分析中,以粉尘、噪音为主,详见表1。
  2.2噪音结果筛查
  对噪音8h等效声级、工作场所噪音结果筛查得出,符合国家标准,而电解-剥离岗、打包及磨粉機岗位人群未达到国家标准,详见表2。
  2.3锰及其化合物
  对锰及其化合物及工作场所锰及其化合物筛查结果得出,符合国家标准,详见表3。
  3 讨论
  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锰及其化合物、硫化氢、硒及其化合物、氨、硫酸、二氧化碳等。加强对电解锰企业管理可提高工作场所中空气质量,最大程度减轻、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减少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成为人们共识[4]。对本次电解锰生产过程中重点职业性有害因素辨识及其检测中,物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其来源关键为操作台、化合车间、电解-电解槽、电解-剥离岗、打包以及磨粉机岗位等,对其检测结果分析中,电解-剥离岗、打包及磨粉机岗位人群未达到国家标准,其他范围均符合职业岗位要求[5]。对七个岗位锰及其化合物检测结果得出,均符合国家标准。
  清洁生产为坚持科学发展,并实现循环经济常见方式,成为人类工业生产循序发展历史必然,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工业发展要求逐渐提升,同样作为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保障[6]。电解锰行业特点为高消耗、高污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均伴有职业性有害因素产生[7]。在职业性危害因素防治措施中,因噪声危害涉及人员面广,锰及其化合物对工人健康危害严重,应将这两个因素作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防治重点,但是也不能忽视硫酸、硒及其化合物等化学性有害因素的防护。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同样为企业本身可持续发展,需督促企业领导改变观念,加大企业对职业卫生方面投入,可采取行之有效职业病防护及其控制措施,覆盖从原材料选取、生产过程及其产品处理等多个环节,为作业工人配备符合卫生要求劳动保护用具,加强对职业卫生宣传、管理,并普及职业病防护相关知识,有效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日常检测、劳动者职业保护监护、应急救援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而促使企业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等相关规定要求。
  综上所述,接锰企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关键控制因素是噪声、锰及其化合物,企业应积极改善作业环境、完善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提高工作自我防护意识,指导工人养成健康职业习惯,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凤琼,冉瑞红,邓华欣.2015-2017年重庆市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8,34(13):1737-1739.
  [2]陈艳红.年产3万吨高锰酸钾清洁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7):4276.
  [3]门金龙,门敬尧,张玉君,等.山东省20家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1,39(3):198-202.
  [4]王风红,邬超,李艳霞,等.内蒙某大型货运车制造企业2015-2018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0,26(5):55-57.
  [5]刘林立,苟志远.某石油化工项目建设施工期职业病危害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4):499-501.
  [6]冯鸿义,陈献文,章剑,等.职业性锰接触对电焊作业人员健康危害的调查[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1):54-56.
  [7]韩珊珊,李振雪,邢鹏.大连市某石蜡工艺品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9,35(15):2045-2049.
  靖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靖西 53389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2-2020.1在药剂科工作的人员(n=44)随机分为各22例对照组(常规管理)与实验组(绩效管理),记录并对比两组出勤率、工作质量及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工作成绩、工作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出勤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管理工作中对药学人员应用绩效管理可以激发积极性,提升质量,确保出勤率。  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在儿童糖尿病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15例,根据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短效+中效治疗)与实验组(速效+长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并统计两组血糖达稳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实验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9月,结束于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本院在这一期间收治的80例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将常规检验控制应用对照组患者的控制过程中,将检验前、中、后的全程控制方式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控制过程中,采用统计学软件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和影响因素。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腹直肌鞘血肿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择在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一名女性患者为案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超声诊断在腹直肌鞘学诊断中的作用。结果:通过采取超声诊断,能够有效诊断患者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建议。结论:在临床中应当根据患者的状况,采用合理的诊断方式,超声诊断能够有效的反映患者的病变状况,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腹腔镜展开手术学教学期间,应用模块化模拟训练方案价值。方法:在2021年3月至5月期间,选取无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医学生90名,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应用模块化模拟训练方法展开手术学教学)和对照组(应用常规训练方法展开教学)各45例,对比两组训练前后综合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评分,并对比电凝、眼-手协调、剪切、抓-钳夹操作技能得分。结果:两组在开展教学工作前,综合能力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期肝損伤相关中药饮片的处方现状,并分析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从我院智业系统中导出近6个月的处方,通过文献检索筛选肝损伤相关的中药饮片品种,选取其中使用频数较高的16种中药并对其所在处方分析。结果:16个肝损伤相关的中药涉及中药饮片处方数2492张,占总处方数的49.06%;患者女性居多,整体以中青年为主,年龄(46.72±17.63)岁;使用频数排前3位的是柴胡、姜半夏和丹参
期刊
摘要:感染病临床教学是一项基础型、与时俱进的工作,其一直以来都以开放姿态积极融合不断涌现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以此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能。GIS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路线,已在我国诸多行业得到广泛成功应用,其在感染病临床教学上的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临床教学;感染科;GIS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4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规范治疗对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别随机选取2017.01~2020.12期间每年定期、不定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各50例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两组首次就诊时、治疗后1年肺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定期治疗者第一秒用力呼吸值(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高于就诊时(P<0.05),且高于不定期治疗者(P<0.05);定期治疗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签约管理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社区管理的200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社区全科医生签约管理方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后治疗的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自身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血
期刊
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讨疗养院提高静脉抽血一次性成功率的相关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某疗养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需要静脉抽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血方法的不同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抽血模式,针对观察组行热敷法抽血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抽血一次性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抽血一次性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