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俗:南腔北调,花式民族风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三里唱山歌


   “唱山歌喂,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嘞……”悠扬的歌声在山间回荡,在涧边流连。这就是我家乡的“三月三”,一年一度的山歌节。
   家乡的“三月三”是歌的海洋。听,林中、 涧边,山中、道边,屋前、门后,圩市、荒郊,到处都是嘹亮的山歌声,到处都是唱歌的人们。憨厚的男人、水灵的女人、沧桑的老人、激情的年轻人、朝气的少年,大家都一亮嗓子,一展歌喉。唱得精彩的,施展出浑身的解数,技压群雄;只要能唱的,都不甘示弱,欲放手一搏,一展歌喉。唱得带劲,唱得沉醉;听得过瘾,听得痴迷。山坡上、茶园里、水塘处,唱歌的、听歌的都自得其乐,纷纷毫不例外地沉入山歌的海洋。
   家乡的“三月三”是智慧的天堂。听:“你歌哪有我歌多,只因那年涨大水,山歌一唱,五湖四海都是歌……”、“河里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多么形象!多么夸张!“嘿——什么水面打跟头?嘿了了啰。什么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嘿……鸭子水面打跟头,嘿了了啰。大船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这问得多巧,这答得多妙!没点智慧,行吗?
   家乡的“三月三”是愛情的港湾。花前月下,江畔岭旁,屋前院后,青年男女,男的潇洒,女的漂亮,成群结队,互对情歌。用歌表情,用情唱歌;一唱一和中,爱情萌芽。一对对的年轻情侣在山歌中走向了幸福,走入了爱情的天堂。
  家乡的“三月三”是山里人的三月三,是唱歌者的“三月三”,是听歌者的“三月三”,是智慧者的“三月三”,是寻求爱情男女的“三月三”,更是每一个到这里的人的“三月三”。朋友,我家乡的节日“三月三”欢迎你。

“话”说民勤


   从小到大我虽然听了很多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甘肃民勤娃,我仍喜欢说民勤话。
   民勤话中的许多四字词语说起来比成语还传神。你听,我奶奶和隔壁王奶奶又在拉家常了。王奶奶说:“今个出门买菜,碰着了队里的虎娃子了,来个娃娃以前就组事鬼头三道的,说话张狂失道的,斜马老蹄木个正相。在外头闯了几年彼还着实变好了,大是个大,小是个小,说话也知文达礼的。”我先帮您翻译翻译:“今天出门买菜,碰到我们队里的虎子了,那个娃娃以前做事不走正道,思想狭隘又诡计多端,总之没个正相。在外面闯了几年他还确实变好了,分得清长幼,对人说话也稳重了。”其实,我这一翻译就变味了。
   类似于这样的民勤“四字成语”还有很多,且多为贬义,损人能损得入木三分,骂人能骂得淋漓尽致。不信你听班主任是怎么训我们的:“你们介些倒灶们,晚自习上此听狂狼!苦楚马老……”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你们这些坏蛋,晚自习上把教室里搞得动静太大……”普通话说出来文绉绉的,不见力道,但用民勤话便能把人头皮都骂紧了!
   等到民勤人夸你时,你就会听到一些“ABB”式的叠词了。说人长得俊俏用“俊噜噜”,皮肤好用“白生生”,夸你文静用“文念念”,目光流转叫“水花花”……民勤话里的高频字是“子”。塑料袋,到民勤话里就是“塑料袋袋子”,女孩是“丫头子”,男孩是“娃蛋子”,老爷爷是“老汉子”,老奶奶是“老婆子”,妻子是“媳妇子”,孙子是“孙娃子”,身上穿的是“汗褂子”,围巾叫的“围脖子”,手上套的是“手套子”,鞋里面衬的是“袜垫子”,炒菜用的“锅铲子”……“子”字太多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恕我不能一时罗列穷尽极具特色的民勤话。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很多民勤人都不会说地道的民勤话了,但是只要“乡音未改”,天下的民勤人就都是一家人。
  指导老师 张馥兰
其他文献
太婆的戏   记忆中,太婆的手边总傍着一只老旧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响,是戏。我的童年便浸染在这万般回转的曲调之中。   “丫头,小心点儿。”太婆远远地见我踮起脚尖,去够桌边的收音机,年幼的我尚不及桌子那般高,看起来十分吃力。她急急地拄着拐杖,跛着小脚,一瘸一拐地赶来,眉间拧出了一个结,扬起有些尖细的嗓音,打破老屋的寂静:“当心!别摔着了!”我一怔,便跌坐在地上。抬头迎上她焦灼的目光,却咧着缺牙
期刊
文题呈现   美是超越时空的,它在时光长河里沉淀,也在广阔地域间传播,比如激昂的秦腔、苍劲的书法、奔放的秧歌……這些传统文化之美在我们心中从未消弭。请你用笔下文字,记录属于中华民族的文艺情怀。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  ——题 记    有人说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塌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据史载,秦腔“形成于秦精
期刊
再一次听到《梁祝》,是在汽车的CD中。那歌声固然华丽,却缺少了一份记忆中的韵味。   憶起儿时,村里有老人做寿,专门请了一个戏班,演的正是《梁祝》。我也被外婆带着去看戏。祝英台一出现,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她身穿五彩的绸缎,站在舞台的中央。我离舞台近,可以看见她长长的睫毛和浓浓的眼线,真是美若天仙。接着她开始唱戏,一开口,声音震惊全场,那祝英台的柔弱、甜美被她唱得惟妙惟肖,惹人爱怜。我当时入了迷
期刊
外公是十里八乡闻名的老中医。 他喜欢研究古医书,从古书市场上淘来的医书一大堆,十分整齐地放在博古架上,总有一种年代感。   外公是中医,自然也通养生之道。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他要求我们早睡早起,在起床后散步,披散头发,活动身体,说是能养肝,升阳气,使阴阳平和。夏天,他告诉外婆要平和情绪,要多活动,使阳气外泄。秋天,他以鸡为榜样,与鸡一起保持活动,说要保持神志安定,使秋天萧索之气得以平和。冬天
期刊
唢呐,一直是我们家两代人魂牵梦萦的宝贝,在三位姐姐都对“土”唢呐表现出厌恶后,学吹唢呐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身上。当时的我还不知道“一入唢呐深似海”,家里人仅仅用了一只猫,就让我把自己“卖”给了唢呐。   初见郭老师,他脸上含着笑。看见我之后说了句“这么小啊”,还是笑着。我顿时“警铃”大作,那笑,像撒旦,让我想拔腿逃跑。第一次吹唢呐,我整个人都蜷起来了,吹出来的声音却是尴尬的“咘——” “没事没事,
期刊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琴声铮铮,随风而上青云,绕梁三日而不绝,一曲终了,琴音终散,持琴之人,何去何从?   我第一次见你是在博物馆。隔着冰冷的展柜,我用眼神贪婪地描摹着你的纹绘。穿越千年的时光,我仿佛看到了你在高台之上,舜拨动你的琴弦,歌颂着清凉的南风,他的嘴里吟唱着“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他的低声吟唱伴着你
期刊
素纸轩墨,诗韵绵绵。抚一曲暗香疏影,祈荫一地光辉,使得心也沉醉。   一笔笔转合起承,一条条横平竖直,徜徉于文化的梦幻中,与代代迁客骚人分享、领略那诗意海洋。运笔,笔下蓓蕾芬芳,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漫步书房,取下一方淡雅素纸,平铺在木质的淳朴案面,仿佛一夜之间,雪染白了天地,掩埋了心中的杂念,净除凡人琐事,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心,便沉醉在此般意境中。   研磨,教
期刊
我不懂音乐,也不懂艺术,于文化有所造诣更是无稽之谈。   然而千古流传的一曲谱子,在丝弦上跃出灵动的音符。这穿越千年的慢调,流泻在不同指尖上的,必定是一种文化。我所知道的文化,最初便来自于我与一尾筝的故事。直到几日前,我从杂物中取她出来,端在架子上悉心擦拭,空白着手指,再听那沉郁顿挫的宫商曲调,太久的生疏感,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触碰她的时候。   初初开蒙,黄口之龄。高不及一尾筝长,却痴一样爱上沉
期刊
我是第一次看见那么巧的手艺,那是唯一一次,之后再也没见过。   老爷爷看起来很平凡,他的皮肤黝黑,像是刚从煤堆里扒出来似的,倒更显得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么明亮。他静静地看著锅里,糖还没有化开,一块块黄色的糖在黑得油光发亮的锅里煮着……   奇迹终于出现了,锅里的糖慢慢变成了金黄色、透明且带有黏稠度的液体。老爷爷瞅准时机用他那双干裂而又灵巧的双手以及那厚厚的嘴巴,手口并用。只见他拿起一根管子,取
期刊
文题呈现   前辈们灵巧的双手和细腻的匠心,绘成了一幅隽永的画卷。每当我们打开这幅画卷的时候,便不禁要赞叹中华手工艺人巧夺天工的技艺和细密的心思。请写一篇文章,展示中华传统技艺的精湛,或赞扬民间工匠的钻研精神。   我曾见证过汉代的兴衰,伴着各路大师走過唐宋元明清,却止步于现代化的二十一世纪。我的乐趣也渐渐被人淡忘。   没错,我便是细纹刻纸,乐清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着一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