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实践教学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喜欢自己去进行探索并发现知识,亲自动手去实践验证结论。鉴于此,老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和思考过程,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
  纵观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小学的科学课是一门比较枯燥和复杂的学科。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乏味,不能很好地投入科学课堂的学习过程,这就降低了科学教学的效果。作为科学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小学生产生对科学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科学课堂能实现高效教学,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课准备要充分,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小学阶段的科学实践教学需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使科学教学得以有效开展。一方面是充分地备课。精准的备课可为教学设计好流程,它还预设了在授课过程中可能碰到的一系列问题,这样就能帮助教师在授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在实际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问题,不至于手忙脚乱。另一方面是科学实践准备。小学科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主要是以实验教学的手段来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课前教学准备非常重要,比如室内实验器材的准备等等。假如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使课堂中时间与精力出现浪费。
  二、科学课分工合作要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的科学实验中,有的学生比较善于动手操作,有的学生相对来说善于统计分析,也有的学生既不善于操作也不善于统计分析,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好心肠。纵观实际科学教学,可以看出,一堂小学科学课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课。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学习,尽量调动所有学生的特点和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喜欢上科学课程,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科学课指导要适时正确,实验要保障准确安全
  科学课程不同于别的学科,科学实验需要有人指导,否则会错误百出,有的会引发危险。尽管小学生对实验比较感兴趣,但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他们好奇心强、贪玩、好说、爱动等年龄特点,容易使科学课堂失控,这就为科学实验埋下安全隐患。科学老师要对学生实验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使实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科学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引领学生展开实验教学,尽量使学生在实验中主动、规范。这样,不仅合作主动,还会感到愉悦,并使学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幫助学生纠正问题,从而避免危险的发生,这样才能保障科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四、科学课整理分析要科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是实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实验数据的整理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统计表等。数据有有用数据和无用数据,怎样能够获得有用数据呢?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设计实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并搜集到可以经得起推敲的实验数据。例如,发面团的实验步骤,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实验,然后总结出实验的步骤。第一步:准备两个小盆,每小盆分别放100克面粉;在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干酵母粉,另一个盆不加。第二步: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第三步:分别把两块面团充分地揉捏,直至面团成型,不再发黏为止。第四步:把揉好的面团分别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常温下放置。通过对实验进行整理分析,一方面使学生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科学教学实践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这样,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使小学科学教学效果更突出,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和加强。
其他文献
随着SoC出现,出现了大量可重用的IP库.这些IP可能来自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也有可能来自外部的IP供应商.一方面为了使IP用户可以在芯片设计中更好地使用一些可重用的IP块,另一
在小学科学实际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具控制变量较单一的情况。为了提高实验效率,有效建构对比实验的概念,我对一部分教学具进行了层层的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具象,便于学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也随着网络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进入现代课堂,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尤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掌握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要通过日常的学习活动提升综合素养。因此,参与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就是这种教学方式的体现。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仅能掌握知识,更能强化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探索精神等,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科学探究式的教学和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自发性地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研究和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的意识任务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核函数建立一个非线性映射,把原空间的样本点投影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然后在特征空间应用线性Fisher判
近年来,国务院提出"互联网+"的思维理念,促进全民运用互联网崭新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教育开始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实验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实验中利用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在实验仪器或者设备的帮助下,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那么如何让生理和心理管控能力都较
虽然目前已存在多种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但在面向对象建模中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进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是比较困难的,而设计可复用的面向对象软件就更加困难。设计模式是
一、引言科学是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核心课程。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包含了自然科学领域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有一定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感知活动,是学生获取学习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是才能的积累与发展的开端。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发现、总结、提高;要提供必需的实验器材,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探究的水平,让学生在交流互评中、在智慧的碰撞中、在言语的交锋中,得到观察能力的提高。  世界著名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观察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