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的基础教育领域,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逐渐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品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因此,为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但在当下,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部分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到位。当下个别学校仍然秉持“唯分数论”的原则,对于学生的文化课分数十分重视,而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较为忽视。有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者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无关紧要,最重要的还是以“升学”为主,无法达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新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目的。
  二是个别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出现了问题。例如,本想塑造书香校园文化,却在操作中强迫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大量实际上无法看完的书籍,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因而,小部分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因方式出现问题,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无法达到预期要求。
  三是部分教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出现偏差。一小部分教師对于学校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不太认同,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的重心应当是课业的学习,而非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校方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配合不够到位,无法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也较为浅显。因此,个别教师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中的消极态度,也成为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绊脚石。
  为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一是学校应当加强对于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个别学校管理者不应当只将目光放在“升学”和“分数”上,应当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须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传承有百利而无一害,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培养好处良多。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便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新时期党和政府所提出的育人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更多合格的接班人。
  二是学校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部分学校在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在施行之前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估,以免达到反效果。校园文化的建设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见效,需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只有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而服务,当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完成之后,学生也能从中吸收更多更好的“养分”。
  三是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育人”才是核心要素,而“育人”不仅仅指的是教授文化课,更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价值观,培育良好的个人习惯。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影响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变得更好。因此,为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形成良好的品格,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并积极投身于这项工程之中,以便影响更多的学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同时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更多优秀的建设者。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助力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校方应当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語法作为语言的应用原则,正所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受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影响,强调英语语法知识、基础词汇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英语思维。但是,目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依然受大环境的影响,促使语法教学缺乏高效性、趣味性、灵活性,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较低。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后天的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技能,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有效地理解学习策略则包括唤起学习者
【摘 要】家庭和幼儿园作为早期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幼儿教育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家园共育合作模式,能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幼儿教育,同时家长更能清楚幼儿在园中的身心发展情况。本文主要对幼儿教育工作中实施家园共育合作模式进行探讨,从而建立学校、家庭一体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幼教;家园共育;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英语在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不过部分教师只是比较关注西方文化的融入,而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探究对象,并提出一些恰当的举措。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学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实现绘本教学和德育教学的充分融合,利用生动形象的绘本故事情节,利用特定的绘本主题,例如勇敢、诚实等良好品质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促进小学生良好品质的提升。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和德育相融合的实践途径,旨在提升德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
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掌握数学知识要点,再加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从而限制了数学能力的提升。为了有效解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坚持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教学和学生,落实新型教育理念,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在相互认同、平等互动、积极乐观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生态课堂教学。  【关鍵词】积极心理学;生态课堂;教学活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走进课堂,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智慧课堂是教学形式转变的一大趋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实际,不断摸索该模式的构建方法,结合现代媒体教学手段不断开发更灵活、更有效的课堂模式,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教学;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7-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及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在场因素出发,基于儿童的立场进行备课,努力打造道德与法治生活力课堂,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生活课堂;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7-0033-02  【Abstract】E
数学课堂相较于其他课堂来说较为晦涩难懂,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通过课堂的互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