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豪宅其实不“豪”。
  是三年前买的旧房,一百三十多平方米,顶楼,因屋顶有一个大平台,百平方米有余,于是便可供家人休憩玩耍,十分惬意。
  同学笑称“王府”,故称“豪宅”。
  遗憾的是楼梯,上下班时,从六楼到一楼,从一楼到六楼,但闻“咚咚”皮鞋和高跟鞋触地之声。老人出门逛街而归,总也气喘吁吁,好在能强身健体,也算幸事。
  父母勤劳,请人装修,筑台、围池、填土、灌水,便可种菜、植树、摆花、养鱼,时移景换,即成花园。
  园中铺一张茶几,设两张藤椅,便可饮茶,或坐或躺,情景却因人而异。
  一人独饮,静思默坐,可吟唐宋之韵,抑或究老庄之理,感叹人生,莫不神伤。有时繁忙,人走茶凉,归来之时,书未卷,茶犹香。
  与卿对坐,二人慢饮,妻子煮茶,我亦捧书,三言两语,谈家庭琐碎,谈柴米油盐,尽是生活之味。
  适逢假日,邀三五好友,围坐一起,畅谈生活,偶感时光流逝,回味年少轻狂,捧腹大笑,不觉夕阳西下。向晚留客,三杯下肚,酩酊之状,物我两忘,神游天外,便可独自狂想。
  老人闲来无事,总爱上楼侍弄,于是屋顶一片生机。春来瓜果发芽,夏来绿藤满架,秋有硕果累累,冬收甜菜南瓜。
  孩子调皮,喜上楼戏逗鱼虾,便可见童稚之乐。池有水草蔓延,半盆莲花;鱼儿畅游,青蟹慢爬。又忽听孩子叽叽咕咕,对语王八。
  妻子雅趣,楼台种花,大盆小盆,自带风韵。于是春有鲜栀,玉白含香;夏有粉荷,带羞而娇;秋有黄菊,不负芳华;冬有幽兰,叶带寒霜。
  于我欣然,可赏春之百花,秋之明月,夏夜凉风。冬呢,蓉城少雪,所幸能对西风。倘若天气明朗,便观西岭风景,千秋之雪,一片苍茫。
  风和日丽,阳光直照,挂衣晒被,蒸湿去霉,入夜嗅阳光之味而眠,心甚温暖。
  小雨绵绵,顺檐滴漏,草树含珠,晶莹剔透,深夜听滴答之声而醒,思绪万千。
  仲夏之时,绿藤满结黄瓜。下班归来,也学儿时之趣—摘下一根,也不净洗,衣袖一抹,塞入嘴里,“咯嗞”声响,汁液横流,一阵清香,直入心脾,于是一抹嘴唇,大呼“好爽”!
  年年初秋,夜夜明月,清霜一片。侧躺于藤椅之上,时闻蛐蛐儿弹唱秋思,由远接近,由近而远,幽寂而怆然,不觉神思恍惚。于是携妻带女,静坐藤下,赏月对书。清风袭来,久不离去,便引孩子高诵:“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唯此花园,可种菜,可养花,可观月,可饮茶……父母老来得其乐,孩子玩而得其趣,夫妻便可静心煮茶。所以“豪宅”也算真“豪”!名副其實!
其他文献
爷爷的扁担 有很多  有竹制 也有木制  藏在大门后 高高矮矮 宽宽窄窄  爷爷最喜欢其中一根竹扁担  三尺九寸长 挑過稻谷 柴火  箩筐 粽叶 粪桶和山茶果  日出作 日落归  在爷爷肩上  磨得锃亮锃亮  入山林 下田地 跨板桥 过滩河  日复一日 竹扁担深深地嵌在他的肩上  一头挑着一大家子的口粮  一头担着沉重的日子  岁月和着泥泞的脚步  不曾停歇 也未有过怜悯  弄弯了竹扁担  也把爷
期刊
孩童时  根本没有故乡  因为 腳踩大地  我们是一体  少年时  故乡就是牢笼  是父亲的酒杯  母亲的眼泪  成年后啊  故乡是离别的站台  是力量  是故事  也是回忆  是梦里总能回  醒时却伤悲  年老了  故乡  一定在给孙子的讲古里  依稀还是  旧时的模样
期刊
晴空夜幕,月亮爬上来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也照亮了苍穹。  在我的印象中,夏日的夜晚,大多时间是这样的,尤其是上弦月过后,从“凸月”到“满月”,再到“凸月”,蟾宫玉轮,清辉如银,就连整个星空都是璀璨夺目的。茫茫宇宙之中,那些扑朔迷离的星辰,如同一匹朴实无华的蓝花布上,镶嵌着无数颗闪闪发亮的宝石。  每每学习之余,倚窗而立,望着外面那星光点点的夜空,最易引人遐思。此时,我常会瞎猜,在那遥远而广阔的
期刊
珍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她梳着两条小辫子,乌黑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如同天上的星星,皮肤白净,喜欢唱歌跳舞,非常活跃,是真真切切的校花。她家就住在城镇的街道上,经济条件也好,就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天使。对于从偏远山村来读书的我而言,她就是白天鹅,可望而不可即。那时,本来班上的女生就少,所以我与她很少搭话。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珍初中毕业后没有上高中。我们那个时候高中是到外乡镇的中学上的,因此,我与珍就更没
期刊
1  岁月的牙床 镶满大山高低不平的牙齿  白昼 咀嚼出炊烟的意境  黑夜 砸吧出满天童话  山村就像一位滄桑的老人  轻轻一咳 就咳出了内心的酸甜苦辣  2  躺在大山的怀里 山村的梦幻五颜六色  田野是张巨大的五线谱  播放的 都是崛起的春色  而老农咂吧咂吧的铜烟枪口  瞄准的 都是躲在叶背的害虫  3  前朝的月光 大摇大摆地入驻小村  风雨中的小村 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今天的太阳端坐在
期刊
秋风起 红了十月的天空  几百年的高寿 你静静伫立  虬枝峥嵘 躯干黝黑  如同我苍老的父亲母亲  阳光无遮拦地照耀  鸟雀叽喳 在你身上逗留  一夜秋雨 葉飘零  一盏盏红灯笼随风摇曳 炫耀高枝  最美的颜色 最甜的味道  把白云诱惑  采摘的喜悦如雀跃枝头的果子  娇艳欲滴  风雨中 那个熟悉的身影日渐佝偻  无数回把苦涩“捂”成甜蜜  只为等待儿女回家  把爱 装进返程的行囊
期刊
我以禅定之心  细读中秋的月光  然而  我怎么也读不懂  这出世的月亮  我在悲恸呼唤  那隐去的时光  能否在月光中  相逢久违的爹娘  缝补亲情撕裂的肝肠  我渴望相见的泪水  早已盈满眼眶  那消失不尽的情愫  那些久违的思念的惆怅  模糊了瘦弱的月光  想在重逢时刻  从孩提时的话  说起久长  搅动着欢乐和伤痛  反哺的孝心颤动心房  哦 月光呵月光  撫慰着最心疼的地方  拉近遥远的
期刊
乍到兰州  月亮是灰色的  起起伏伏绵延的山头  几乎寸草不生  一片又一片  秃岭仿佛过了一遍火  呈现出一派沉沉的灰色  我的眼睛 是干涩的  总渴望广袤的银色中闪出一点绿  可是 在兰州  在灰蒙蒙的天底下  几乎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幼稚奢望  忽然又一想 这里的月  这里的山 这里的水  乃至林立的高楼大厦  又是多么浑然一体  最具地方色彩  凝望月亮 那棵桂树  灰色的树影  吴刚伐树  
期刊
我喜欢 在这个  秋高气爽的夜晚  自由徜徉  一枚干净的月亮  掛在天空  照亮城市的寂静  也照亮了我牵挂的远方  月光如水  风吹草动  蟋蟀的叫声  加深了夜的宁静  时光匆匆 忽然  两颗小星星  跌入草丛  思念香浓  你是否还记得  十五的约定  晨曦里的长椅  走出梦境 路上已是  车水马龙  晨曦里的长椅  再不见母亲的身影  和她温暖的笑容  而那个孤独的位置  依然整洁 宁静
期刊
也许是甚少周游的缘故吧,因而一直向往着海子说的:面朝大海。  我喜欢夜色的海,虽然白天的海边阳光灿烂、海风凉爽,但我总是觉得这一切太平淡了。有幸与朋友结伴,夜访“衙口”,漫步在海边,任海风吹拂着我的脸颊,脚踩在棉花糖般的沙滩上,银色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向脚丫涌来。  夜晚的海是迷人的,月亮斜斜地挂在天边,柔和的月光倾泻下来,照在银色的沙滩上,照在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上。浪是调皮的,它会轻盈地跑上岸,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