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价值结构的二重性——兼评西方经济分析法学“效益至上”论

来源 :政治与法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ly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法理学进入九十年代后,有了非常重要的发展。标志之一,就是在法律的价值结构中导入了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效益理念。但是,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学者过于推崇法律的效益观,以致于象西方经济分析法学那样将效益抬升为法律的唯一和绝对的价值目标(即所谓“效益至上”)...
其他文献
地方高等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面临诸如监控环节多、任务繁重、监控制度不完善、监控模式不科学等许多问题。结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质量监控实践,探讨了改进和完善毕业设计(
SCI效应主要是指医院通过对发表SCI论文的指引、评价、激励等机制,在专业人员、学术团队及医院管理中引起的反应和产生的效果.结合医院管理的实际经验,分析总结出目前医院四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质量保证金制度在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来,一些观点认为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增加了企业的制度成本,损害了企业
收费公路政策促进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但公权力的渗透与扩张所导致的弊端则使公路收费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收费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出台的。通
聚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课堂转型,意味着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从优化目标设计,实施"能力本位"的素养目标、改变认知方式,提升"能动学习"的学习能力、活化教学方式,构建"学
目的: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1例脑静脉窦血栓病患采用MRV检查,并同X线成像以及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V和X线成像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