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全量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机插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稻草全量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机插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秸秆还田(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腐秆菌剂处理提高了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了水稻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从2年(2013、2014年)的结果来看,秸秆还田配施腐秆菌剂使干物质量提高了8.31%,植株N、P、K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2.12%、11.97%、9.0%,产量提高了9.24%,效果显著。因此该自制腐秆菌剂可在当地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栽培模式下使用。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ice straw returning to soil with spoilage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late r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single straw returning (control),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ungus agent increased the tiller number, leaf area index and aboveground dry matter,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panicle and grain per panicle, Thus increasing the yield of ri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wo years (2013 and 2014), the amount of N, P and K accumulated in straw was increased by 8.31%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traw was increased by 12.12%, 11.97% and 9.0% , Yield increased 9.24%,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Therefore, the self-made rot fungus agent can be used in the local crop straw returning mode.
其他文献
6月22日,刚刚迎来夏至日的北京骄阳似火.和天气一样EPC和RFID在这一天也达到了空前的热度,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第三届中国国际EPC与RFID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EPC技术是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中的新应用,它利用Internet、RFID和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编码技术给每一个实体对象赋予一个惟一的代码,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
●教学设想本节课主要是对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探索,通过对等腰梯形性质的找寻、分析与论证,培养学生猜测、动手实验、合情推理及几何证明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
期刊
EPC新技术一经出现,就在全球各相关领域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项新技术直接关系到编码、自动识别及物流信息管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及专业管理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
自2004年4月22日,EPCglobal China宣布正式成立起,中国在EPC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就正式启动.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水利部于2000年1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电)局和各有关流域机构170余名代
为了推动应用,科技部设立RFID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现代服务业、生产制造、商业流通、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军事、邮政、烟草、煤炭等行业领域,进行RFID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以亲身体验的现场演示是本次论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