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筛选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h15811353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生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绿豆的安全性和对杂草的防效,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量处理下,33%二甲戊灵乳油990 g/hm2、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 g/hm2和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 g/hm2处理对绿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分别为92.4%、91.9%和90.3%,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8 g/hm2处理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在94%以上。田间安全性调查及测产结果显示,上述4种除草剂常量处理和倍量处理的绿豆出苗数、根系鲜重、茎叶鲜重、株高等指标及产量性状指标均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室内结果表明,这4种除草剂的施药量增加到常用量的3倍后,对绿豆生长仍比较安全。从除草剂药效和作物安全性考虑,33%二甲戊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可推荐用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
  关键词
  绿豆;除草剂;安全性;防效
  中图分类号:
  S 482.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05291542.2015.05.041
  Abstract
  Crop safety and control effect of five soilapplied herbicides on weeds in mung bean field in Inner Mongolia were determined by field trial and indoor bio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acies of 33% pendimethalin EC 990 g/hm2, 50% prometryn WP 750 g/hm2 and 96% Smetolachlor EC 1 152 g/hm2 on annual weeds were 92.4%, 91.9% and 90.3%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80% flumetsulam WG 48 g/hm2 on annual broadleaf weeds was above 94%. Crop safety test showed that the above herbicides were safe to mung beans under recommended or 2 times recommended dosage in the field, and even safe under 3 times recommended dosage in greenhouse bioassay. Based on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control effect and crop safety, 33% pendimethalin EC, 50% prometryn WP, 96% Smetolachlor EC and 80% flumetsulam WG were recommended for application in mung bean field in middle Inner Mongolia.
  Key words
  mung bean;herbicide;safety;control efficacy
  绿豆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多个地区都有种植。内蒙古是我国绿豆的主产区,2008-2010年产量都在12万t左右[1],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绿豆田杂草种类多、危害重,王秀琴等调查内蒙古赤峰地区绿豆田杂草共有16科34属42种,单子叶杂草占调查总量的70%,双子叶杂草占30%[2]。其中,稗草、狗尾草、黎和反枝苋等是内蒙古中东部绿豆田的主要一年生杂草。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绿豆田杂草的化学防除问题亟待解决。目前,针对绿豆田杂草防除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在土壤处理除草剂方面,田耀华、王鑫、黄春艳等研究了50%乙草胺乳油、4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0 g/L乙草胺乳油、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和75%噻吩磺隆干悬浮剂等除草剂单用或混用对绿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绿豆的安全性[35];孙立晨等研究了48%异噁草松乳油、20%氯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咪唑乙烟酸水剂对绿豆安全性和除草效果[6]。以上这些研究,明确了精异丙甲草胺、扑草净、二甲戊灵、噻吩磺隆等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绿豆安全,可以在绿豆田使用。唑嘧磺草胺对绿豆安全性尚没有相关报道。
  近年来,绿豆田化学除草以使用苗前除草剂乙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为主[7]。土壤处理除草剂的防效和安全性受区域杂草种类、土壤质地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针对内蒙古区域特点筛选可以在绿豆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土壤处理除草剂非常必要。我们在前期初步筛选的基础上,选择防效和安全性表现较好的5种除草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验证不同除草剂对绿豆的安全性和对杂草的防效,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以期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1.1作物品种
  供试绿豆品种为‘科绿一号’。
  1.1.2试验药剂
  33%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乳油,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生产;50%扑草净(prometryn)可湿性粉剂,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生产;96%精异丙甲草胺(Smetolachlor)乳油,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75%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methyl)水分散粒剂,南京保丰农药厂生产;80%唑嘧磺草胺(flumetsulam)水分散粒剂,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   1.2田间小区试验
  1.2.1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3年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栗钙土,有机质含量2.0%,pH为8.1,前茬作物为燕麦。 绿豆5月15日播种,行距50 cm。试验田管理同一般绿豆田。
  田间主要杂草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Linn.) Beauv.]、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inn.)、藜(Chenopodium album Linn.)、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inn.)等。
  1.2.2试验设计与实施
  每种药剂分别设常量和倍量(有效成分用量)两个处理,分别为:33%二甲戊灵乳油990、1 980 g/hm2;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1 500 g/hm2;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2 304 g/hm2;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22.5、45 g/hm2,以及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颗粒剂48、96 g/hm2。另设清水对照,共11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于5月17日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使用新加坡利农HD400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Teejet8003扇形喷头喷雾,对水量450 kg/hm2。
  1.2.3调查内容和方法
  绿豆苗期(5月29日)每小区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1 m行长,调查绿豆出苗株数;开花初期(7月8日)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3株测定绿豆植株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重、根长,收获时测产。
  施药后30 d(6月17日)调查杂草防效,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0.25 m2,分种类调查杂草株数。药效按下列公式计算:防效(%)=[(CK-PT)/CK]×100,式中PT为处理区杂草株数,CK为对照区杂草株数。
  1.3室内安全性试验
  1.3.1试验设计与实施
  试验处理见表2,每种药剂设常用量、2倍量、3倍量(有效成分用量)3个处理,分别为:33%二甲戊灵乳油990、1 980、2 970 g/hm2;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1 500、2 250 g/hm2;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2 304、3 456 g/hm2;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22.5、45、67.5 g/hm2,以及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颗粒剂48、96、144 g/hm2。另设清水对照,共16个处理,3次重复。绿豆催芽后播种于直径10 cm花盆中,每盆6粒种子,播种24 h后利用3WPSH500D型生测喷雾塔施药处理。施药后放于温室内进行培养。
  1.3.2调查内容
  绿豆出苗期观察绿豆出苗及药害发生情况,3出复叶期测定绿豆植株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重和根长。
  2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小区试验
  2.1.1对绿豆出苗及生长中期株高和鲜重的影响
  施用除草剂的处理中,出苗数最低的是33%二甲戊灵乳油 1 980 g/hm2处理,比空白对照低8.0%;根系鲜重最低的是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2 304 g/hm2处理,比空白对照低8.5%;地上部鲜重最低的是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22.5 g/hm2处理,比空白对照低6.4%;株高最低的是33%二甲戊灵乳油1 980 g/hm2处理,比空白对照低2.9%(表1)。施药处理绿豆的出苗数、株高、根系鲜重和地上部鲜重等指标与空白对照差异均不显著,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的常量和倍量处理对绿豆出苗及前期生长均比较安全。
  2.1.2对田间杂草的防效
  常量处理中,对稗草防效最高的是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接下来依次是33%二甲戊灵乳油和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药量加倍后防效都可达95%以上。33%二甲戊灵乳油990 g/hm2、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 g/hm2和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8 g/hm2处理对藜、反枝苋、马齿苋的防效都在90%以上,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且施药量加倍后同一药剂间的防效提高不显著。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在常用量下对藜的防效偏低,对反枝苋和马齿苋的防效较好,增加施药量可提高对藜的防效,但差异不显著。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22.5 g/hm2处理对阔叶杂草的防效显著低于其他4种除草剂,施药量加倍后防效显著提高。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3%二甲戊灵乳油和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对一年生杂草的总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好于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和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处理(表2)。
  2.1.3对产量及相关性状指标的影响
  施药处理绿豆的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荚粒数等指标与空白对照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同一药剂的两个处理间也没有显著差异。施药处理绿豆的单株产量和百粒重较空白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和33%二甲戊灵乳油常量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和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的4个处理单株产量高于空白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施药处理产量最高的是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处理,比空白对照增产23.0%,最低的是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22.5 g/hm2处理,比空白对照增产4.9%。同种除草剂的常量处理和倍量处理相比,施药量增加后,绿豆的产量性状变化不显著,并且由于杂草防效的提高,田间产量有所增加 (表3)。
  2.2对盆栽绿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施药处理绿豆的地上部鲜重、根重、株高和根长等生长性状指标与空白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噻吩磺隆处理的地上部鲜重指标和精异丙甲草胺处理的根长指标随施药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所测数值与施药量之间没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同一药剂的不同施药量处理之间,33%二甲戊灵乳油990 g/hm2处理根系鲜重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处理根系鲜重显著高于1 500 g/hm2处理,其他指标同一药剂的3个施药量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供试的5种除草剂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对绿豆生长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表4)。   3结论与讨论
  绿豆苗期杂草危害严重,特别是多雨的年份不能及时除草,往往造成大幅度的减产。土壤处理除草剂施药早,控草及时,杂草对绿豆生长的影响小,特别是在多雨的年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土壤处理也是膜下除草的主要方式。相比茎叶处理除草剂,土壤处理除草剂与绿豆植株直接接触少,因此相对安全,施药技术也相对简单,这也是近年绿豆田化学除草以使用土壤处理除草剂为主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试验过程中绿豆未出现明显的药害症状,测定的株高、鲜重、产量等各项指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供试的5种除草剂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绿豆田除草。33%二甲戊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和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绿豆田一年生杂草有很好的防效,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好。
  根据5种除草剂对本地区绿豆田主要一年生杂草的防效情况,建议33%二甲戊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和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在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地块使用,在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可以单独施用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以常用量单独施用一种除草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藜的防效偏低、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对稗草防效偏低、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对主要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差以及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不能防除禾本科杂草等,应进一步通过研究混配施用方法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慧. 我国绿豆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J]. 农业展望,2012(6):3639.
  [2]王秀琴,李玉民,燕桂英,等. 绿豆田杂草群落划分确定及化学防除[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6):44.
  [3]田耀华. 除草剂在绿豆田的安全性及药效的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03.
  [4]王鑫,原向阳,郭平毅,等. 除草剂土壤处理对绿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农药,2006(4):282283.
  [5]黄春艳,王宇,黄元炬,等. 几种除草剂对绿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绿豆的安全性研究[C]∥吴孔明.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孙立晨,董世臣,黄立坤,等. 几种除草剂在豆科作物田除草效果及安全性测定[J]. 大豆科学,2009(5):931934.
  [7]孔庆全,贺小勇,赵存虎,等.内蒙古食用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6): 8889.
  (责任编辑:王音)
其他文献
1916年8月,叶圣陶和胡墨林喜结良缘  缘分真是件奇妙的事,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个人在未知的地方等着你,而你来到这个世间也只是为了遇见他(她),与之牵手,并成就一世情缘。  等着叶圣陶的那个人,就是胡墨林。“全凭二老作主”的佳偶  1912年2月,18岁的叶圣陶应邀参加同学的婚礼,他和好友顾颉刚各送了一幅字以示祝贺。顾颉刚作了一副长联,爱好诗词的叶圣陶则填了一阕《贺新郎》,两幅字就悬于新房醒目位置
在武汉市各个方舱医院,患者临时党支部已成为抗疫前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与病魔战斗之余,患者中的党员通过自己的点滴行动,给身边的病友以信心和力量。  当疫情汹涌而来时,方舱医院成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战疫的主战场,在这里,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不少方舱医院成立了患者临时党支部、党小组,为方舱医院战疫增添力量。“我是患者,更是党员”  “危难时刻,党员冲在前面,这个原则不能变。我是患者,更是党员!”指着身
摘要  为了解宁夏灌区玉米平播密植模式下田间蛾类昆虫的组成及发生时序动态,对灌区玉米田进行灯诱监测,获得蛾类昆虫标本10科42种。明确了该种植模式下蛾类以夜蛾科(Noctuidae)和草螟科(Crambidae)昆虫为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旋幽夜蛾(Discestra trifolii)、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小地老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13人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余名党员。从烟雨小船到巍巍巨轮,中国革命的伟大航程从此启航,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历史篇章从此波澜壮阔。历史的现场  1921年的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外侮内乱,国将不国。彼时的山东,先失之于德国(1898年),后
我认识一个画画的朋友,他以摄影抓取图像,通过后期制作把照片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再将照片放大或缩小,印到绘画材料上去,然后再调色,一点一点地着色。这样的作品几乎毫无瑕疵,美轮美奂,因此,广受欢迎。但我却不喜欢,因为这样能不能称为“创作”姑且不说,我从中看不到一点艺术家的激情。  这又不得不说到摄影。有的摄影者对“后期”的重视几乎超过前期拍攝。作品的画风相似度极高,都美得不行。当“美”俯仰可拾的时候,
我离开学校那件事情已经非常久远了,在此简单描述一下。  上个世纪末,我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最终以470分左右的总分进入了上海市重点高中松江二中。470分在当年的中考成绩中算高分了,进入区重点高中没有问题,但离市重点还差几分,我是因为长跑获得过区级比赛的第一名,有加分,所以通过特招进了松江二中。  结果一进了二中,我就变得有点“中二”。当年青春文学开始流行,我想要和那些少年作家一决高下,几乎
摘要:以苘麻成株叶片为材料,采用植物抗性生理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淡紫灰链霉菌除草活性物质D13组分对苘麻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内MAD含量、SOD、CAT和APX酶活性变化的影响,以及对膜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苘麻叶片经D13组分处理后,细胞膜透性随着D13组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MDA含量在D13组分处理后,随着D13组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电镜观察下,叶片细胞的膜系统随着D13组分浓度的升高呈现出不
鄂豫皖苏区是全国唯一坚持“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老区,走出了1位元帅、570位开国将领,200多万人参与战斗,100多万人牺牲,涌现出众多英雄烈士,可谓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鄂豫皖苏区在
忏悔录“我既想当官,又想像当老板那样有钱”  平步青云(的仕途)让我沾沾自喜,也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扭曲的价值观、淡漠的法纪意识、心存的侥幸心理让我滑入了罪恶的深渊。  由于常年来自己不加强学习,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严重错位,与人民的距离越来越远,与老板们的距离却越走越近;看到群众的疾苦越来越少,看到老板的金钱却越来越多。  我既想当官,又想像当老板那样有钱,贪欲在自己身上逐渐获
“饥荒终结者”土豆  作为“饥荒终结者”,土豆确实改变了世界。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作物,16世纪被西班牙人带到欧洲,并在粮食短缺的时代成为欧洲的主粮。土豆产量高,富含淀粉,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亩土豆田和一头奶牛就可以养活一家人。  1845年至1851年,一场突发的虫害横扫爱尔兰,几乎摧毁了当地的土豆种植业。短短两年内,在这场被称作“土豆饥荒”的灾难中 ,就有100多万人死于饥饿、斑疹伤寒和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