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语文实践 强化自主意识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以学生为本”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要改变过去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做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培养。
  一、预习中寻疑,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练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这时,学生便产生了查阅、探究的动机。
  二、目标中创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自学目标的确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营造学生自学的氛围。如,教《田忌赛马》一文时,学生的学法精彩纷呈:擅长朗读的,分角色读得有声有色;喜欢表演的,加上动作神态演课本剧活灵活现;记忆力强的,复述了课文,并加上了评价性结尾;语感强的,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等等。老师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进行自学,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问题中想象,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因为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越发活跃。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材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适时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新的、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真正以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把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最终的归宿,教学就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和谐统一。
  四、朗读中品味,鼓励学生自主发现
  古人曾经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哀乐中体会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凡卡》一文中描述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十分遥远,学生难以理解。于是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文本的情境。经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再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家的其他段落,不少学生就泪光盈盈了。
  五、感悟中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明代学者顾炎武曾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语文教学,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但是,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由于伙伴的交互作用,更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上具有关键作用。学生在自读后,可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阅读中解决难点。
  六、评价中激励,树立坚定的学习自信心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播种希望,才能收获惊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和激励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的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真棒”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来评价。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态度友善,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探求,逐步在实践中提高素质。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教师们陈旧的作文评改方法越来越显示出他的腐朽,当老师们挑灯夜战,逐篇批阅,写满评语的作文被学生看也不看就扔到了一边,下一次作文大家又重复上一次的错误时,正应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教师们心痛了,痛定思痛,换来了对作文评改方法的思考。新的作文评改方法一定要做有用功,那就要打破常规,提高评改的有效性。  步骤一:学生
期刊
教育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作为一位教师应积极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幸福,在奋斗中追求幸福。  1.营造幸福氛围,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蕴藏幸福感的认知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实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促
期刊
虽然教学理念强调要将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什么都可以不做,事实上,更需要教师来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效果主要是通过教学信息的获得、反馈和调节来体现的。  第一步,教师将信息反馈给学生。  首先,教师要确立好,对于一篇课文,教师要将什么信息反馈给学生。以《哈姆雷特》这篇课文教学为例。莎士比亚的生平、生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哈姆雷特》的创作缘由等,这些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方向。作为班主任,对于该如何管理好班级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后,我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认真负责,腿勤手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做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能否遵纪守法、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辛勤耕耘,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去浇灌语文教学艺术之花,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如何让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得到思想上的振动,语言上的启迪,情操上的陶冶?本人仅以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包含着
期刊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教学中若不注重过程与方法,学生就学不到知识,能力也无法提高,没有相关的知识,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表达,不注重价值观的无关培养,学生表达自然比较肤浅,其结果只是流于形势。这三个目标关系密切,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况且,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有效手段,逐渐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也会出现弊端存在问题,影响到语文教学。应该注意什么才能让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发挥最佳优势呢?我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
期刊
随着新课改在我县的实行,教师角色需要转变,师生关系需要转变,教学过程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需要转变……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同行共勉。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全球兴起。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教
期刊
初三年级,是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面临中考,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十分重视和紧张。语文学科的复习更是各学科的重中之重,面临六本厚厚的语文课本,初三语文复习到底从何入手,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教学经验,初三语文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吃透教材,选取典范文本,把握重难点,切忌舍本逐末  初三语文的复习,既不能把初一至初三的语文课本逐篇地讲解
期刊
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从七年级开始,就接手了一群懵懂但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很强的学生,教师肩负着培育他们的任务。不仅给予他们知识,同时也要指导他们成长,在初中的这些学科中,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兼有义不容辞的任务。丰富的语文课程教育,比简单的说服性教育容易让学生接受,比粗暴的棍棒教育让学生驯服。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审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