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生”的两点补充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一九九七年第三期所刊顾学颉先生《说古道今话“先生”》一文使我获益匪浅,但关于“先生”一词,我还想作两点补充。
  其一,顾先生说:先生的本义“是先出生的”。这就是说,“先”有“前”的意思。那么,“先”何以会有“前”义呢?《说文·先部》:“先,前进也。从儿、之。”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云:“按:古‘之’与‘止’为一文(字)。龟甲文‘先’字多从止……止为人足。‘先’从‘儿’(古‘人’字)从‘止’,而义为前进。”何以如此?因为杨氏此处所说的“之”即“止”字(今作“趾”),“止(趾)为人足”,人足是向前行走的,故许慎说:“先,前进也。”由此可知,“先生”原本指出生于前的人。
  其二,顾先生说:“‘先生’,也可简化,只称‘生’(含有尊敬义)或‘先’(普通用法)的。”其下文“简称‘生’的”,即以古籍之例证之;“简称‘先’的”,却仅以今之方言口语证之。窃以为“先生”可简称“先”其来甚古,故以追根溯源而论,亦当以古籍证之,此或顾先生千虑之失。兹不揣冒昧,补其例证于下。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晁错者,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史记集解》引徐广曰:“先即先生。”“轵张恢先”即轵县人张恢先生(此例可证“先生”简化为“先”也含有尊敬义)。又如《汉书·梅福传》云:“夫叔孙先非不忠也。”颜师古注曰:“先,犹言先生也。”至于顾先生所说先生“简称‘先’”而举河南方言口语为证,并说“经儿化,变成‘先儿’”,则至少于明代戏曲作品中早已有之。如明代汤显祖《紫钗记·醉侠闲评》中,即有“这两个秀才好生眼熟,似三年前一个借鞍马的韦先儿,一个求俊僮的崔先儿”是其例证。显然,汤氏《紫钗记》这种将“先生”简称为“先”,又儿化为“先儿”,也是来自当时的民间方言。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标的改革下,高中地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代高中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才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高效课堂的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运用于其他方面,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才,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  【关键词】高中地理 兴趣 高效课堂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