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分子遗传学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a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临床诊断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分析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MD基因)突变类型及变异大小,探讨DMD分子遗传学诊断策略.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DMD的28例患儿采用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MLPA)进行DMD基因检测,然后随机选择MLPA检测阳性的5例和阴性的1例采用DMD全基因捕获探针进一步行全基因组新一代测序(NGS),最后采用PCR和Sanger测序法对所得结果验证.结果 采用MLPA技术对28例患儿进行检测,发现22例阳性结果,包括外显子大片段缺失突变16例,重复突变4例,同时合并缺失和重复突变2例;随机选择MLPA检测阳性的5例和阴性的1例采用NGS技术检测,发现3例外显子缺失突变(exon51 del,chrX:31779857-31795289;exon53 del,chrX:31685440-31747548;exon51-55 del,chrX:31632504-31827732),及2例外显子重复突变(exon45 dup,chrX:31970766-32023816;exon55 dup,chrX:31540860-31649750),与MLPA结果一致,且精确定位了断裂点区域和片段大小,同时发现MLPA检测阴性的1例为点突变(exon54,chrX:31676176,c.7948delG,p.D2650IfsX12),该点突变经PCR扩增和Sanger测序验证,所得结果与NGS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DMD基因突变类型多样,包括外显子缺失和(或)重复、点突变等,应用MLPA技术能有效检出DMD基因外显子大片段缺失、重复以及杂合突变,应用NGS技术不仅能检出缺失和重复突变,并精确判断断裂点位置及大小,还能准确检出微小缺失和点突变,为临床DMD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产前诊断提供遗传学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出生6h内入住郑州大学第一
目的 探讨不同分度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高危因素,为早产儿BP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NICU住院且确诊为BPD的139例
目的 观察常频机械通气(CMV)、高频振荡通气(HFOV)、部分液体通气(PLV)3种机械通气方式对急性肺损伤新生猪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CEⅡ)的影响.方法 出生1~3d健康新生猪24只,用9 g
目的 测定广州地区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时的骨定量超声值,并与高加索白人种早产儿比较,了解广州地区早产儿骨骼发育的状况,评价定量超声技术的实用性.方法 采用以色列Sunlight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对预测BPD发生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例胎龄<35周早产儿(分为BPD组及非BPD组)
目的 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珠海市人民
目的 通过对深圳地区城市医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探讨深圳地区RDS的发病特点、救治现状和结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家深圳市二、
目的 探索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A549细胞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基因后高体积分数氧(高氧)对其的影响,探讨SP-A蛋白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A549细胞,将细
目的 通过检测母血与脐血胎盘生长因子(PLGF)、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Vit B12水平,探讨其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及相互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11月内蒙古医
目的 比较并分析近10年来1型糖尿病(T1DM)儿童血糖控制管理状况.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横断面调查在北京儿童医院糖尿病门诊复诊的病程1年以上、年龄18岁以下158例T1 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