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GPS 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简述GPS RTK 基本工作原理,结合某测区地形测量的应用,介绍了GPS RTK作业模式时的仪器配置、作业过程。实践证明, 将GPS RTK 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 能够达到高精度、高效益、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及降低劳动强度等目的。
  关键词:GPS RTK技术;地形测量;原理;运用
  Abstract: This paper by briefly described GPS RTK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 survey area topographic survey, introduced GPS RTK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instrument configuration, the operating proces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GPS RTK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engineering survey,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high efficiency, greatly improving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purpose.Key words: GPS RTK technology; topographic survey; principle; use
  中图分类号:P25
  
  在工程测量中,地形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GPS RTK 技术的出现,使其测量手段变的简单而高效,与传统的测图方法相比,采用RTK 技术能大大降低外业工作的强度,节约人力,节省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1.GPS RTK 测量原理
  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相同GPS 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 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及时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传递给流动站,以精化其GPS 观测值,得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用户通过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和投影参数,可实时得到精度达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2.GPS RTK 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2.1测区概况
  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虎溪街道、曾家街道和陈家桥街道,地处中梁山山脉和缙云山山脉之间。是我市西部新城率先启动的第一个功能片区,以教育科研为主,是重庆市重要科教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程。我院受重庆市规划局的委托,拟对大学城极其周围区域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量,面积约64.4平方公里,测区主要位于沙坪坝区虎溪街道、曾家街道和陈家桥街道。
  2.2 所用仪器设备
  为确保项目质量,投入的主要仪器需要性能和精度满足要求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检定,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确保施测成果正确可靠。
  
  2.3 GPS RTK控制点测量
  2.3.1 RTK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RTK控制点平面测量技术要求
  
  备注:表中n为测站数
  RTK控制点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三级GPS RTK控制点下布设图根导线时,可以附和二次;图根GPS RTK控制点下可附和一次图根导线,各图根导线在平面上不能交叉。
  2.3.2控制网布设
  在修测区域以布设图根RTK为主,在图根RTK控制点上可以附和一次图根导线;在较大面积的新测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设三级GPS RTK控制点,在三级GPS RTK控制点的基础上可以附和两次图根导线。
  修补测图幅中的控制点密度根据修测的需要而定;在新测区域,平均每幅图不少于4个控制点。
  2.2.3控制点选埋及编号
  1)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利于安全作业;视野应开阔,点位周围15度以上不应有成片障碍物,以减少GPS信号被遮挡。
  2)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通信发射塔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距离高压输电线不得小于50米。
  3)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4)三级GPS RTK点应选埋或刻划在城市建设不易破坏的视野开阔的永久性建筑物顶,便于接测图根导线的地方。
  5)三级GPS RTK控制点以实地刻划为主。在坚硬的石块等硬质地物上刻划20cm×20cm的方框,用电钻打约10cm深的孔,灌入铜芯,在显著位置按我院要求写明附桩号。
  6)三级GPS RTK控制点按顺序进行编号,如“ M30001、M30002、 M30003、……M3xxxx”, 其中第一个“M”表示控制点的字母抬头及观测该点的RTK仪器编号,“3”表示控制点的等级为3级,“xxxx”表示三级GPS RTK控制点序列号。
  7)图根RTK控制点按顺序进行编号,如“ 0M0001、0M0002、 0M0003、……0Mxxxx”, 其中“0”表示RTK图根控制点,“M”表示控制点的字母抬头及观测该点的RTK仪器编号, “xxxx”表示图根RTK控制点序列号。
  8)GPS RTK点应布设不少于3个或不少于2对相互通视的点。任何一个点原则上有两个通视方向。
  2.2.4外业观测
  1)观测前应在内业进行卫星星历预报,做好仪器设备准备和工作计划,并对接收机手簿进行正确配置。
  2)在对待测点观测前,要按照要求检校已知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测量。
  3)测量时采用三角架方式架设天线进行作业,测量过程中仪器的圆气泡应严格稳定居中。每测回仪器高应量取两次,量测至毫米,两次较差不应大于2mm,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同一测回内的天线高必须输入一致,天线高不能为0。测回间应变更仪器高0.1米以上。
  4)仪器到站正确架设量取天线高后,开机新建工程设置必要的信息,完成初始化。接着输入已知点点名和天线高,观测历元通常设为3~5秒,观测值应在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数据,并获得已知点的WGS-84坐标。
  5)当初始化时间超过5分钟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重启RTK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当重启3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则应选择其它位置进行测量。
  6)每测回观测和记录的数据不应少于10个,经度、纬度应记录到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应记录到0.001m,并取平均值作为该测回的观测结果。
  7)测回间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测绘间的时间间隔应超过60s。同时测回间应变更天线高0.1米。
  8)当测回间平面坐标分量较差不大于20mm时,垂直分量较差不大于30mm时,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成果。
  3.数据处理和地形图的绘制
  3.1数据处理
  3.1.1三级GPS RTK平面成果计算
  将观测数据(DC文件)传入计算機进行坐标转换。其精度满足各测回间平面最大较差小于2cm,高程最大较差小于3cm。
  3.1.2图根GPS RTK成果计算
  将观测数据(DC文件)传入计算机进行坐标转换,可求得各控制点的独立系坐标和高程值。其精度满足各测回间平面最大较差小于2cm,高程最大较差小于3cm。
  3.2数字地形图测绘
  3.2.1图根导线测量
  根据测量地形图需要,以图根RTK点、三级GPS RTK控制点为依据,加密三维图根导线,图根GPS RTK点上的图根导线的附合次数不超过一次,三级GPS RTK点上的图根导线的附合次数不超过两次。图根导线长度不得大于900m,每条导线新设点均不超过11点。图根导线点按1A0101、1A0102、…1A0111编号,其中“1”为图根导线附和的次数,“A”为图根导线字头,“01” 为图根导线线号,“02” 为图根导线点序列号。图根导线点的密度应根据地物地貌复杂情况确定,点位应分布合理,以满足碎部测图的需要。图根导线点可选用木桩或在水泥地上刻△作为点标志。图根导线采用Ⅲ级(测角标称精度为5″~8″,测距标称精度不大于10mm)以上精度的全站仪配棱镜进行观测,用掌上计算机进行记录,图根点高程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施测,与平面观测同步进行。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测距为单向观测一测回,一测回2次读数,垂直角观测为中丝法往返观测各一测回,仪高、觇高均用钢尺量取至毫米。垂直角指标差较差绝对值应不大于25″,对向观测高差较差绝对值应不大于±80mm,附合路线高程闭合差绝对值应不大于±40mm。平差后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4000。
  3.2.2修测1:500地形图
  针对要补测的地形图,先用线划图(工作草图)在外业认真核实,对图上已变化的地物、地貌、房屋、道路、电力设施及各种检修井等做出标记或说明。1:500地形图按正方形50cm×50cm标准进行统一分幅和编号,等高距为0.5m,图式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1-2007执行。在利用原有竣工测量的1:500地形图时,对图中超出常规地形图的要素应进行取舍,使整个项目的资料尽量保持一致。
  4.结语
  GPS RTK 技术高效率、灵活、误差不积累、厘米级的高精度越来越受到测绘人员的青睐。GPS RT K测量的效率和效益, 给测绘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随着GPS RTK 技术步入正常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应用的良性轨道, 该技术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作为现代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是现代工程首要问题。近年来工程施工就企业对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我国工程管理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现代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   Abstract: Civil engineering cons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裂缝成为了施工中的一项质量通病。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甚至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降低。文章主要介绍了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 in construction
摘要: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的根本。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总成本中,虽然质量成本一般只占5%左右,但在建筑材料及其人工成本市场趋于均衡的情况下,它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对质量成本的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本文在此从企业质量成本的构成出发,对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方法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质量成本;控制  Abstract: The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流行的U盘系统,并详细讲解了如何为手中的U盘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U盘系统。  关键词:U盘;操作系统;WINPE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everal popular U disk system, and explains in detail how to the hands of the U plate to pr
个人简历张海鹏,生于193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
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
摘要:当架空输配电线路冰雪过多,线路导线、避雷线上出现严重覆冰时,首先是加重导线和杆塔的机械负荷,使导线弧垂过分增大,从而造成混线或断线;当导线、避雷线上的覆冰脱落时,又会使导线、避雷线发生跳跃现象,因而引起混线事故。此外,由于瓷瓶或横担上积聚冰雪过多,进而引起绝缘子的闪络事故。本文对输配电线路覆冰及其消除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输配电;线路;覆冰;  Abstract: When the
【摘要】:泥石流目前是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由于其危害大、爆发突然、破坏力强、成因复杂等因素已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对其探讨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科研意义,本文将对泥石流的危害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简要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泥石流;危害性分析;预防措施  [ Abstract ]: Debris flow is main one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type
龙大轩,男,1965年生,重庆梁平人,1981年-1985年在西南师范学院就读,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一1988年在西南师范大学攻读中国政治制度史专业,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 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其中建筑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