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鼎象物”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楚庄王讨伐伊川的少数民族——陆浑之戎而来到洛水,在周朝的境内陈列军队,以武力示威。于是——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这段话,本来王孙满是在以“在德不在鼎”的道理,来劝告楚王不要问鼎,赶快撤兵;然而在谈话中,他却道出了我国美术史上最古老的绘画理论“铸鼎象物”。什么是“铸鼎象物”呢?从字面上看,“铸鼎”就是把九州进献的铜,铸造成为一个象征王权的铜鼎。而“象物”,则已涉及到现实与艺术的关系。其含义主要是要求鼎上的形象,要符合真实的物形。因为只有象其实物,人们才能清楚地分辨出“神”和“奸”。可是从事实上看呢,周鼎上所象之物,既有“周鼎著鼠”、“周鼎著象”,又有“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的记载。(参见《吕氏春秋》之《达郁》、《离未》、《慎势》、《先识》诸篇)而饕餮这一猛曾谁也没见过,是现实中所没有的。其形象由两个夔形合成。夔是殷人心目中的祖先神。由此可见,所谓象物说,既包含了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绘画的要素,又不排斥“浪漫主义”创作的想象。它是我国古代原始绘画艺术具有真幻统一特点的一种概括的反映。当然,它的出现,不仅对我国的奴隶社会,而且对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绘画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此其一也。
  其二,在这段谈话中,王孙满还谈到“使民知神奸”和“用能协于上下”,说的都是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显然这又是绘画理论中的一种功能说。因为“铸鼎象物”的目的首先是要“使民知神奸”。在王孙满看来,把图像铸在鼎上,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将什么是“神”(善)什么是“奸”(恶),分得清清楚楚,从而采取崇敬、赞赏或抛弃、回避的态度。这,比起文字和语言来得更直观、形象,因而也更加具体、明了。其道理不是很像《周易·系辞》中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圣人才“立象以尽意”那样,是在借助形象来充分表达人之意念吗?至于“用能协于上下”,是说“铸鼎象物”可以用来使上下(包括天与人,君与臣,官吏和百姓)都能协调起来达到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国泰民安的状态,从而便可以“承天休”(即承受到上天的庇佑)了。这样来看,王孙满用来劝说楚王,解释其“在德不在鼎”之理中所涉及的“知”、“协”、“承”等,都已触及到绘画的社会作用。这是周人对艺术功能的一种认识。当然,由于“知”、“协”、“承”密切相关、前后相随,因而应将它们视为“铸鼎象物”绘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理念。
其他文献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门师生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言简意赅,从不同层面昭示了孔门中人治国理政的思想、立身处世的原则和修身养性的要义。有的对话还颇能反映出特定语境下,对话双方复杂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
期刊
一般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妇女参与办报的是江南无锡的裘毓芳。她与其叔父裘廷梁合作,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5月11日在无锡创办了《锡金官音白话报》(又称《无锡白话报》)。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报纸之一。而裘毓芳女士也被戈公振先生称为:“我国报界之有女子,当以裘(毓芳)女士为第一人矣。”[1]  裘毓芳(1871—1904),字梅侣,江苏无锡人,近代中国早期最著名的女报人之一。她自幼好读书,
期刊
一、牙签儿不是牙签    纪连海先生主讲“百家讲坛”说:纪晓岚编纂完《四库全书》,写了一首诗:“检校牙签十万余,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他戏称自己看的书为牙签,觉得自己跟天天玩弄牙签似的。  “牙签”(原作“牙籤)是象牙制的图书标签。《旧唐书·经籍志》:“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绿牙轴,
期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社会之所以能不断进步,除了生产力这个不可抗拒的发展因素外,从上层建筑而言,对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应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五千年的历史,其间真正令中国历史命运发生改变的革命运动即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革还是屈指可数的。不过,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后,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却有三次革命运动令中国的历史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期刊
1945年至1947年的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书院,在四川现代教育史上曾是一处令人难忘的亮点。他的创建人就是蜀中大学者李源澄(1907-1958)先生。    “蜀学后劲”李源澄    李源澄,字浚清,又作俊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生于四川省犍为县。他的祖父李富春系清代秀才,授教于乡里。父亲李昌绪,有子女三人,李源澄居长。他幼年聪颖,跟随祖父学习,深得喜爱;少年时期入国学大师赵熙主持的
期刊
香宋老、清寂堂,赫赫大名天下扬;  《马母葬识》二贤著,蝉翼、乌金留墨香。  上面是我在丙戌春得到的四川民国时期墓志铭拓片《马母葬识》之后所写的韵句。民国墓志铭实物,因为频频战乱、开发建设等等原因,它实际早已是零落飘散,几至湮没无闻。能够得到这一时期的墓志铭拓片,尤其是名家、名手所撰、所书、所刻、所拓,实在是我辈的福分。  墓志铭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实物发现可以追溯到
期刊
自1784年中美两国人员开始有贸易上的往来之后,来华的美国人数量日益增多,美国传教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1830年2月,作为首位来华的美国传教士,美国公理会教士裨治文开启了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布道传教的漫漫历程,随后又陆续有美国传教士来到这个神秘的古国。在他们的日记、游记、信件中留有许多对中国的人和事的介绍和评价,这对中美两国彼此间的形象建构起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的是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做
期刊
1716年,也就是在狱中的李贽用一把剃刀自戕的近百年后,又一个浑身散发出异端光芒的怪才出生了,他就是清代文人袁枚(1716—1797)。  这位袁先生,同样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特立独行、倜傥不羁的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丈夫喜独立,各有精神强”(《题宋人诗话》)、“我亦自立者,爱独不爱同”(《题叶花南庶子空山独立小影》)。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辗转
期刊
一、《三星堆图志》选题的重要意义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是古蜀文化乃至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亮点,举世瞩目。该选题属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项目”。目前,出版有关三星堆的读物林林总总、车装斗载;研究三星堆的学者不分东西南北、海内海外。然而,《三星堆图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体量大,规模宏,立足创新,另辟蹊径,以“志”的体
期刊
当代蜀中川籍过世的画家中,能达到在同行中家喻户晓的地步,如张大千、石鲁、蒋兆和、陈子庄、冯建吾等,不乏其人;唯有画高人古的赵完璧老先生,其作品似乎未曾掀起过太大波澜。笔者对此思考了时日,但缺乏足够的资料,未敢妄谈。近年来,我有幸从赵完璧先生的爱女赵淑媛女士处拜读到赵老各个时期、各种规格和风貌的不少作品。在《当代艺术大家档案——赵完璧》出版之际,为表达我对赵完璧老先生的景仰之情,遂在此记下我的思索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