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佚文 林思进墨迹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宋老、清寂堂,赫赫大名天下扬;
  《马母葬识》二贤著,蝉翼、乌金留墨香。
  上面是我在丙戌春得到的四川民国时期墓志铭拓片《马母葬识》之后所写的韵句。民国墓志铭实物,因为频频战乱、开发建设等等原因,它实际早已是零落飘散,几至湮没无闻。能够得到这一时期的墓志铭拓片,尤其是名家、名手所撰、所书、所刻、所拓,实在是我辈的福分。
  墓志铭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实物发现可以追溯到上古文化遗迹,如古埃及、古苏美尔等上古遗迹中。在这些遗迹中,都曾有墓志铭出土,其比古代中国墓志铭的产生还要早。中国墓志铭的产生最晚不迟于西晋,距今约有一千七百年左右。墓志铭包含了古代的礼仪制度、宗教思想、人文地理、语言文字等十分丰富的内容,为学术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信息。在书法流变中,墓志铭也为书法的创作开启了一个新天地。其中北朝墓志铭的书法艺术尤受晚清、民国文化人的青睐。它们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献方面,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对晚清、民国以来的书法艺术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然而,民国时期墓志铭则没有这样的运气了。实物几乎不可见,倘或偶有拓片出现,也就是凤毛麟角、吉光片羽了。笔者数十年来所收集的民国墓志铭也就数种。这其间的缘由,想必以为民国墓志铭似乎年代近,近则无神秘之感;其事主近,亦无可考之趣吧!民国墓志铭的消失似乎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但是,从现在手中这件墓志铭来看,我们应当对民国墓志铭给以前代墓志铭一样的重视。从内容看,这件墓志铭与前代墓志铭一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人文风俗、典章制度等等人类社会的种种信息,比如其关于事主的生活状况、子女的职官名称等。再从文体的格式上看,前代一般无撰文者、书丹者,而民国墓志铭一般却具备这样的要素。另外在民国的许多墓志铭里,也镌刻有刻工的名字,而这是前代所没有的。
  在民国墓志铭中,撰文者,或同里乡贤,或名士闻人;书丹者,当然是那时名闻乡里的书法名手,或者是享誉国中的书法高手;而刻手亦是知名高手。民国墓志铭显然对于撰文、书丹、镌刻者们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希望他们都能够与墓志铭流传于世,而不仅仅只是记载传主。民国墓志铭记载撰文者的文思豪翰、书丹者的笔墨妙手、镌刻者那巧夺天工般的智慧,乃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步。
  从《马母葬识》的拓片来看,该墓志铭为川中两名宿共同合作的一件艺术作品。一,其文是由作为诗人、书法家的荣县赵熙所撰;二,其字是由亦为诗人、书法家的华阳林思进所书。赵、林二人交谊最深,始终无间。凡谈到近代四川诗家,时人都以“赵、林”并称。从这件拓片来看,其文古雅情真,其字温润雅致,真可谓珠联璧合,可以为“赵、林”作证。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别号香宋,荣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二十年授翰林编修。二十九年授翰林院国史馆协修,继升纂修。后任御史。辛亥后,回到四川,备受礼敬。先后成《香宋词》,修《荣县志》。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晚年自号清寂翁。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曾游历日本,以内阁中书留京,尔后回川致力文化教育,为四川省图书馆首任馆长。数十年间执教于成都各高校,著《清寂文录》八卷、《华阳人物志》十六卷、《清寂词录》八卷。
  查近年来出版的《赵熙集·碑传墓识》(巴蜀书社版)部分,《马母葬识》不见于目录。此拓片可以补《赵熙集·碑传墓识》之佚。
  《马母葬识》拓片,纸本,盖铭俱全。盖文(篆书):“马母葬识”横32cm×纵37cm。铭文(楷书):横43cm×纵38cm。
  附拓片原文:
  马母葬识
  荣县 赵 熙 撰 华阳 林思进 书
  马自庵遭母丧,令其弟行简走荣县,泣述曰:母姓余氏,廿一归吾父晋侯公,事姑,以孝闻。吾家乡居德阳,父终年幕游在外,爰止成都久也,卒于荣昌。光绪卅四年,两弟尚幼,自庵入陆军小学,旋升学陕西。及辛亥国变,里巷为墟,母百艰以柱门户,晚而奉佛三十年,举家戒杀。自庵监税铜梁长,归省末上入门,而母先一刻卒矣。实丁丑年四月廿八日也,年七十有五。生三子俊乂、俊昌、俊达,乂即自庵。一女嫁吴氏。恸哉,母氏入马氏门至今日,所历皆血痕泪点也。葬有日,敢请铭,以光道,赵熙为之铭曰:
  士也干国,女则栋家。于家不职,举国倾衰。
  懿此贤母,劳劳壹德。人秉艰贞,式家奠国。
  五桂之桥,有坟嶕峣。诗礼不亡,星月其昭。
其他文献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晚年号清寂翁,四川华阳(今属成都)人。林思进幼时从父林毓麟学,还师从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如乔树楠、严岳莲、王增祺、廖平等。龙藏寺诗僧雪堂编著的《绿天兰若集》收有他少时的诗作。  大兴名进士胡薇元官华阳时,林思进应县试第二,成都府应试时为第三名。他在二十多岁时考入四川尊经书院,乃以“杏花春雨江南”一诗应考。1903年(清光绪癸卯),林思进乡试中举,其时著名书法家余
期刊
一、人性一面    张献忠原是讲情义的人,颇有人情味。吴伟业《绥寇纪略》说,他青年时在总兵王威手下当兵,有一次犯了军纪,与同辈共18人被绑起来,就要开刀问斩。这时副总兵陈洪范正好过来,献忠仰面求恕。洪范见献忠身材魁梧,便出面保他;其他17人都杀了头,只有张献忠鞭打100下了事。后来起义,他一直念叨“陈总兵活我”(一说刻檀木为像),但陈洪范本人并不知道。  1638年张献忠接受招安后,曾住在谷城方岳
期刊
1993年6月7日下午,家住上海的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得到中国文联电话: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的阳翰笙撒手辞世!这位已届八旬的老人顿时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赵清阁老泪纵横地望着一天前阳翰老派秘书黄铭华送来的参茶和精美的花篮,那红缎条上清晰写着:“祝清阁八秩寿诞,翰笙贺。”须知这送礼的主人已是不能进食,靠输氧、输液维持最后生命的91岁老人。他自己病危,还清醒记得老友的生日,特派人专程祝贺。此情此景
期刊
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清初散文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从中国散文发展历史来看,散文到明清呈下滑的趋势;从明清文坛大势看,明清戏剧小说等通俗文学盛极一时,散文的光彩相对暗淡。但作为中国散文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初散文仍自有其重要地位。  能够代表清初散文成就的,目前公认有两类文章:一类是学者之文,以大学者、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一类是文人之文,以“清初
期刊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年轻时跟随孙策,二十四岁拜中郎将,人称“周郎”。江东乔(桥)公有二女,皆美貌超群;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周瑜后辅佐孙权,任前部大都督,风流倜傥,骁勇善战,兼之长得硕壮俊美,是当时有名的“少帅”。在孙吴政权建立之初,他屡建战功,最著名的战例,是作为统师,指挥孙刘联军以火攻大败曹操水军的“赤壁之战”。对斯人斯役,后人诗词颇多吟咏。比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
期刊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孔门师生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言简意赅,从不同层面昭示了孔门中人治国理政的思想、立身处世的原则和修身养性的要义。有的对话还颇能反映出特定语境下,对话双方复杂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
期刊
一般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妇女参与办报的是江南无锡的裘毓芳。她与其叔父裘廷梁合作,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5月11日在无锡创办了《锡金官音白话报》(又称《无锡白话报》)。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报纸之一。而裘毓芳女士也被戈公振先生称为:“我国报界之有女子,当以裘(毓芳)女士为第一人矣。”[1]  裘毓芳(1871—1904),字梅侣,江苏无锡人,近代中国早期最著名的女报人之一。她自幼好读书,
期刊
一、牙签儿不是牙签    纪连海先生主讲“百家讲坛”说:纪晓岚编纂完《四库全书》,写了一首诗:“检校牙签十万余,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他戏称自己看的书为牙签,觉得自己跟天天玩弄牙签似的。  “牙签”(原作“牙籤)是象牙制的图书标签。《旧唐书·经籍志》:“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绿牙轴,
期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社会之所以能不断进步,除了生产力这个不可抗拒的发展因素外,从上层建筑而言,对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应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五千年的历史,其间真正令中国历史命运发生改变的革命运动即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革还是屈指可数的。不过,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后,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却有三次革命运动令中国的历史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期刊
1945年至1947年的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书院,在四川现代教育史上曾是一处令人难忘的亮点。他的创建人就是蜀中大学者李源澄(1907-1958)先生。    “蜀学后劲”李源澄    李源澄,字浚清,又作俊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生于四川省犍为县。他的祖父李富春系清代秀才,授教于乡里。父亲李昌绪,有子女三人,李源澄居长。他幼年聪颖,跟随祖父学习,深得喜爱;少年时期入国学大师赵熙主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