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曲艺传播现象分析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离不开互联网,其冷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东北大鼓艺术应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或自媒体共同合作,建立推广平台,为东北大鼓的发展寻找更多的经济支援。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东北大鼓艺术的推广和宣传在运用传统媒介平台传播的同时,必须加强与“互联网+”的融合,利用新媒介平台进行品牌构造、运营,构建立体化的传播平台,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其传播效率,擴大东北大鼓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达到更好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一、建立数字化平台,构建东北大鼓文化数据库


  受多元化娱乐形式的影响等,我国民间传统曲艺的生存现状堪忧,加之传承人的严重老龄化和断层,所以有幸保留下来的许多曲艺形式也都时刻面临这失传的危险。因此,对民间传统曲艺曲种的挖掘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当地政府和民间各方力量要加紧合作与联系,共同担负起相应的保护职责,积极维护东北大鼓说唱曲艺的生存空间。
  首先,广泛地搜集有关东北大鼓优秀说唱曲目。当地文化部门及民间保护机构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东北大鼓的发展现状、传承人数量等方面的情况,尽快找到濒临失传的东北大鼓曲目的传承人,对这些曲目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将他们的表演进行视频录制或文字形式记录。认真挖掘整理东北大鼓说唱艺术传统的经典曲目,并将这些珍贵的传统曲目的视频、音频、文字、创作手稿等资料用具有针对性的手段有效地保存起来。
  再者,着重构建有关东北大鼓说唱曲艺数字化保护平台。相关文化部门应建立具有保护性的电子数据库,对那些优秀或面临失传的东北大鼓乐曲演奏形式,运用科技手段将其演奏形态制作出动态模型进行保护性存储,并上传至云空间,将其永久性保存;同时对那些未能统一收录、流传于民间的曲目的文字内容,通过科技手段保存为数字文件,使东北大鼓说唱传统技艺得到长久有效的保护,使其可持续发展。此外,对记录这些传统民间曲艺的电子资料及实物要建立健全合理的保护机制,防止丢失。还可将这些音视频资料在当地博物馆、文化中心、曲艺展览馆循环播放和展示,以数字化形式记录和宣传东北大鼓说唱艺术。

二、进行多媒体融合,优化传播效果


  随着媒介的融合与发展,传统曲艺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最初的会场、茶社,大众媒介传播演变为如今的网络传播。于是在新时代融媒体环境下,如何使东北大鼓说唱曲艺走上可持续发展与传承之路,加强传播影响范围,进行多媒体融合,是我们当下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多媒体融合之路上,东北大鼓说唱艺术除了需要利用传统媒介继续在广播电视媒体和纸媒等传统媒介中传播之外,同时还要转变传播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建立东北大鼓曲艺短视频制作平台(抖音、快手等)、官方微博微信及网站平台等形式,开展话题讨论或推送创新表演,以此聚集大量观众对其关注。另外还可以学习优秀的电视戏曲节目经验,尝试在地方现场组织曲艺类的比赛,吸引场外曲艺爱好者,满足现场观众的娱乐心理,也弥补场外观众的心理遗憾。
  网站是网络文化最重要的阵地,推动东北大鼓网络传播至关重要。可建立网络直播平台和自媒体平台,通过在线直播吸引网络受众,培养新一代受众群体,如大连开展的民俗网络春晚活动,进行曲艺集中展演,既丰富了百姓文化娱乐生活,又对东北大鼓进行了有效传播。同时,受众群体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需求,通过网络点播形式选择东北大鼓艺人的现场演唱视频或录制视频。这些视频的录制不局限于以往内容,联合东北大鼓艺人,对说唱曲目进行实时更新,丰富更多受众的视听需求,使受众能够在网络上学习、观看、体验东北大鼓文化。
  但是,东北大鼓等传统曲艺在媒体领域中的创新发展与传承中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变革。未来,5G技术全面应用将会使人们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带来的大流量的传播速率也会将现今的媒体格局重新洗牌,传统电视媒体将会抓住机遇迎头而上。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央视频》,就是顺应5G传播技术而带来的革新之举。所以,要想使东北大鼓这样的曲艺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就需要精准把握市场趋势,融合5G媒体新技术,突时优化曲艺传播效果,如进行数字动画模、VR/AR虚拟传播、和电视等媒体联合打造品牌栏目进行推广等。

三、开展曲艺线下活动,建立乡村大舞台


  东北大鼓说唱艺术传播形式应该极具多样化,广泛吸引更多受众。因此,在进行东北大鼓网络宣传和推广的同时,还要兼顾利用民间传播的影响力,以此来扩大受众群体规模。
  首先,当地文化部门根据该区域的风俗习惯,定期组织东北大鼓说唱艺人走进乡村和社区开展民间文化艺术节及文艺汇演等活动。用传统民间传播方式拉近群众与曲艺文化的距离,让民间传统曲艺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提升大众审美情趣,不仅丰富当地老百姓的娱乐生活,还能加深普通大众对民间曲艺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其次,可以在当地建设乡村大舞台。乡村大舞台不仅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专业的表演舞台,还可以当作老百姓的休闲娱乐平台,举行各种大型宴会、集会,提高舞台的使用率,将民间曲艺文化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当中。
  再次,东北大鼓文化的宣传推广也可以通过“民间曲艺进校园”的形式传播。相关部门可以定时组织民间艺人进入校园进行传统曲艺表演,也可以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曲艺类艺术馆、各地文化保护中心等文化建筑群,既可以普及传统曲艺文化,又可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东北大鼓的历史。另外,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将以东北大鼓为设计元素的纪念品、文化衫、文具等免费发放给学生,不仅能加深年轻一代学生对我国传统曲艺文化的兴趣,又能增强东北大鼓艺术的宣传效果。
  最后,东北地区政府应该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如东北大鼓说唱曲艺、东北二人转、辽剧等使其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构成一条具有东北特色的完整旅游文化产业链。可在文化产业园周边建设相应的服务及娱乐设施,如旅店、民俗体验博物馆等,满足参观群众的基本需求,吸引更多受众体验民间曲艺文化,增加东北大鼓的知名度,并带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东北大鼓艺术的创新与传承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虽然东北大鼓等传统曲艺传承与发展之路颇具艰难,但国家层面如今已经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传承和保护传统曲艺。例如,在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下,辽宁师范大学开展的《东北大鼓创作与表演人才培养》东北大鼓保护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不仅为东北大鼓说唱曲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培养了众多的年轻曲艺人才,也为东北大鼓传承工作带来十分珍贵的传承经验。又如国家每年向传承人拨付专项资金,支持民间曲艺的传承与保护,极大程度上为大鼓的创新发展保存了传承的火种。
  当然,无论政策怎样支持、媒体技术怎样革新,关键还在于攻克己身。要想东北大鼓等传统曲艺文化能够持续创新发展与传承下去,专注大鼓内容的继承与创新才是传承与发展的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将东北大鼓等传统曲艺的内容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目,东北大鼓等传统曲艺的传承与发展才会越走越好。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其他文献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上海推出许多红色文艺作品,如沪剧《一号机密》、杂技剧《战上海》、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等。就在这种态势下,如何加强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的创演力度,成了上海曲艺人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曲艺是最能反映时代、离百姓最近的艺术形式,而红色题材曲艺作品就应该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首选。丰富多彩的曲艺形式,
期刊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积淀。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曲艺作品素有“说书唱戏劝人方”的社会教化功能,与人民有着天然的情感纽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能有效发挥其亲民的特色,使爱国思想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曲艺人自觉地把爱国主义作为创作和表演的主旋律,通过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创演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人民不懈奋斗,一个个弘扬爱
期刊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全国文艺界和文化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指引,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路径。  在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
期刊
第二幕:信仰的坚定  时间 1943年的一天。  地点 国民党监狱。  人物 监狱班头,老兵,新兵,铁血剧团演员曹火星、汪血坡、焦云翔等四五人,监狱长,副监狱长,小队长,普通群众,政治犯,八路军伤兵。  【近景布置:四个囚牢两边排开,囚牢内铺稻草、木板、木桶等。一面背景墙下,放置一张桌子,上面摆设一些残羹剩饭、几个酒瓶。下设三张凳子。墙上悬挂一个音箱,还有各种刑具,如手铐脚镣、皮鞭、狼牙棒等。其中
期刊
2019年年底,《扬州评话:王少堂(口述本)》(以下简称《王少堂》)由扬州广陵书社正式出版,我们已经为这本书付出了近10年的努力。2009年至2019年这10年间,我们采访扬州评话老艺人,向相关专家请教,走访老听众,以充分了解书场状况与当时的风土人情和艺术概况。扬州评话界目前最年长的老艺人费力先生、评话表演艺术家黄俊章先生、著名汉学家易德波博士、学者曹永森,以及教场老听众陈金龙、王派弟子任德坤等,
期刊
6月6日晚,作为“姑苏八点半”夜经济江南小剧场的组成部分,苏州市民间相声社团嘻哈壹笑堂(以下简称“壹笑堂”)开箱预演,在“老根据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大儒巷鸿儒茶馆试点营业。该社团负责人、青年相声演员张解表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园子里只能允许30%的观众进场,但是毕竟迈出了今年的第一步,而且售票形势喜人,演出票被观众一抢而光。在13日晚上第二场的开箱预演中,壹笑堂还举办了一场“不插电、原生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看望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曾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并深刻指出文艺具有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回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题材经典文艺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彰显了耀眼的时代光芒,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怀,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作出了不可替代
期刊
山东评书《铁道游击队》是20世纪50年代由山东评书老艺人傅泰臣根据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长篇评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山东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出较早、影响较大的曲艺大书新作品。作为在新社会背景下开展的传统曲艺表现现代革命英雄题材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山东评书《铁道游击队》在创作中得到了当时曲艺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乃至小说原著作者、广大观众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帮助,在运用传统艺术形式塑造革命英雄形象、
期刊
马伟兄的扬州评话《王少堂》出版发行,既可喜可贺,更可珍可重。这不仅仅只是忆旧的情结,追思的意义,更是文化承传的价值所在。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这个举动,是为我们那些光荣而伟大的先贤所开辟的精彩盎然、底蕴丰厚的文化历史长河,增添了新的充盈着时代精神的文化积累,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崭新的延续和流淌,使古老的扬州评话艺术精粹在与现代扬州评话艺术水乳交融般的妥帖自然中呈现出别样的光彩,同时也讴歌了我们文艺工作者
期刊
曲艺,历史悠久,口口相传,它利用方言特色讲故事,在我国文化艺术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活跃在人民群众中,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兴起,曲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在农村,曲艺仍然是群众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笔者有多年文化工作经验,同时通过下派基层驻村书记,与民间演艺团队接触,感受到根植于农村的广阔天地,曲艺大有可為。  据史料记载,清末以来,蒙城县便有了曲艺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