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明暗”“动静”,超级能“打”的尼康Z7人像拍摄体验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uqiu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康发布全新Z7相机后,我便跃跃欲试拿到这台拥有4575万像素的全画幅微单相机体验了一下。它是尼康第一款上市的全画幅微单相机,也是z卡口系统的第一台相机,是一款以画质为主打的专业产品。

Z7的第一印象


  借着近日北京大好的天气,我使用Z7尝试了外景人像的拍摄。Z7的定位和D850很接近,但一下子感觉小了很多,轻松了不少,体积和重量更加便携。但相机右侧的手持部分并没有因为体积缩小而感觉不适,握持感依然和尼康单反相机一样。如果从数据上与D850做比较的话,它的机身重量减少了300多克,高度和厚度都减少了将近1/3,加上镜头之后,机身的轻量化优势更加突出。这次人像拍摄,我全程使用的是本次一同发布的Z卡口新品镜頭Z35mm F1.8 S。
  在续航方面,我特意在外景拍摄中携带了充电宝,因为Z7可以支持移动式外充。不过一天拍摄下来,一块电池完全支持一千多张照片的拍摄,且伴随浏览回看等操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高宽容度带来优秀画质


  因为是晴天外景拍摄,所以环境明暗对照片中的光比影响还是很大的。Z7继承了D850的传感器,所以它也继承了尼康一直比较不错的动态范围和细节表现力。尤其是对暗部的处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宽容度,表现比较出色。
  
  另外,关于光比的问题,我尝试利用相机设置中的“设定优化校准”来解决,相当于在拍摄前期给取景加了一层滤镜。在机内的20多个滤镜模式里,我这次拍摄大部分选择了“人像”和“纯净”模式,降低了成像的对比度,并且对暗部做了一些提亮效果。“纯净”效果模式中,多了一点点偏青色、绿色的日系摄影范儿,实际成片效果令我非常满意。
  在使用了相机中的颜色优化效果之后,可以明显感受到画面中暗部细节的变化。在拍摄逆光而没有补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还不错的图片质量。后期时,对人物脸部进行提亮,效果也是很不错的,这得益于尼康传感器一贯出色的宽容度。
  说到宽容度,除了原始的RAW格式文件以外,其实大多数人平时拍摄基本会直接使用JPG格式拍摄。因此我的这次拍摄也选择了精细度最高的JPG格式,后期的一些工作直接在JPG格式的图片上进行修饰,可以看到对于人脸暗部提升依然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

翻转触摸屏带来的便捷体验


  我比较习惯和喜欢低角度取景拍摄,现在很多全画幅相机都有了翻转屏的功能,Z7除了翻转屏以外,还多了对LCD屏幕的触摸功能。这样一来,用翻转屏取景蹲下拍摄时,可以摆脱掉摇杆操作,直接在液晶屏上用手点击人物脸部对焦即可,大大提高了拍摄效率和拍摄方式的可能性,让拍摄过程变得越来越“智能”。
  触屏功能在浏览照片的时候也很方便,对于习惯了手机操作的现代人来说,更愿意用两个手指在液晶屏上调整图片大小来观察图片局部细节,也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来翻看照片。这应该是未来相机的普遍趋势。

逆光条件下对焦表现优异


  这次拍摄外景人像赶上了很好的天气,所以特意尝试了简单的逆光人像拍摄,而且是在没有任何补光的情况下。结合背景环境来利用光线,Z7可以很好地控制人物脸部的明暗,同时打开相机里“人像”颜色模式拍摄即可。
  
  在拍摄逆光照片时,最大的难题是掌握冲光程度和对焦准确性两者的关系。因为当光线冲入画面太多时,对焦速度和准确度受到影响;但如果保证对焦质量,又会损失一些逆光效果。所以,我当时把对焦模式调成了“单点AF”和“AF-C”的对焦模式,尽量把焦点精确到人物眼睛上,然后通过调整取景位置来控制逆光效果。

对焦和连拍速度令人满意


  对焦对于环境人像摄影确实很重要,因为有时候需要利用环境配合构图来进行拍摄,比如把一些元素当做前景等,变化性和灵活性会比较大。Z7采用493点复合自动对焦系统(焦平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可以覆盖画面超过90%的区域,剩下的10%交由反差对焦系统,这大大提升了对焦精度。之前在使用其他品牌的全画幅微单相机利用前景拍摄人像时,如果用动态区域对焦模式,对焦点会被前景牵制离开人物脸部,需要手动控制重新调整对焦点。但是Z7的使用并没有遇到这个问题。
  我喜欢拍一些人物瞬间,无论是运动中的抓拍,还是笑场后的不经意动作,都可以用来丰富一组人像照片。所以除了出色的对焦性能以外,相机连拍速度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拍摄工作事半功倍。Z7在连拍速度方面比较实用,在14bit RAW格式下,最高连拍速度为8fps,在12bitRAW格式下,最高连拍速度为9fps。从我自己习惯来说,超过每秒5张的速度,便可以完成大部分情况的人物动态抓拍,简单的跑跑跳跳是没有问题的。

弱光环境下高感出色


  除了外景以外,我又尝试了一些室内相对弱光的环境,配搭的是尼康Z 35mmF1.8 S定焦大光圈镜头。因为是白天拍摄,所以室内采光尚可,取景时借用了一些较为明亮的物品当做前景,自动对焦点并未像其他无反相机那样受到干扰,而是一直可以自动锁定到人物。相应提高ISO来保证快门速度,依然可以完成一些静止和瞬间抓拍的瞬间。同时,画面的暗部处理依然很好。
  我还找到一处光线很暗的室内空间,把人物放到离入口较近的地方,通过自然光来给人物补光。原片的光比效果比较强,暗部区域较大。拍摄采用的是“JPG精细”格式输出,通过后期处理,提升一些暗部亮度,让我感受到z7非常强大的宽容度性能。另外,尼康最大的优势是全区域的-4EV弱光对焦,这在微单相机中极为少见,即便是无光的夜晚,不依靠对焦辅助灯也能实现对焦。
  
  
  我也用Z7尝试了夜晚拍摄。得益于环境光线、大光圈镜头以及相机的防抖能力,照片效果令人满意。这是尼康第一次为旗下可换镜头机身加入机身防抖系统,据说能够补偿约5挡快门速度。对于原厂Z卡口镜头,该系统可以实现五轴防抖。另外,因为Z7采用了和D850一样的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高感表现基本一致。由于新一代机身采用了EXPEED 6处理器,因此算法上和D850依然有所不同,但是画质本身是基本没有变化的。
  总结一下,尼康Z7在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同时延续了单反相机上的良好操控手感和拍摄性能,这一点对于摄影爱好者和职业摄影师来说,都是一件特别值得庆幸的事情。画质方面,尼康Z7应该算是目前全画幅相机中排在前几位的。它的机身传感器表现与D850几乎相同,因此不管是宽容度、色彩表现、画质锐度、还是高感表现,都令人足够放心。
  如果你是D810等上一代相机的拥有者,升级Z7确实是非常好的选择,Z7在性能上也完全能够超越D810。但是对于D850而言,尼康Z7最大优势在于轻便,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更像是一个迷你版或科技化的D850。
  
其他文献
拥有百年光学历史的尼康在8月底发布7采用全新Z卡口的全西帽徽單相机Z7、Z6,就此也正式开启了尼康的全画幅徽单相机时代。  作为一台令人期待已久的相机,尼康Z7的出现在微单市场乃至影像器材圈还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性能上,全画幅CMOS、4000万级别的高像素、高覆盖面积的自动对焦系统、9张/秒连拍、内一机身防抖、大内径卡口、全像素读取的4K超高清视频拍摄等功能一应俱全;外观方面,耐看经典的设计、舒
期刊
美国西部牛仔头戴皮檐帽、身着马甲、跨长枪的形象早已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但巴西东北部地区的牛仔却是鲜为人知的。米纳斯吉拉斯、塞阿拉,巴腊伊巴、比奥依、贝尔南布戈和巴伊亚州位于巴西中部及东北部的广袤地域,被誉为巴西的干旱之地。这些地区的地质和自然环境很特别,常年缺少降水,但很多植物却能够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中以奇特的方式存活,不能不说是一种罕见现象。我所拍摄的巴西牛仔,是当地延续逾百年而传承下来的特殊人群
期刊
2019“看,阅读的北京”影像征集活动获奖作品选登最美阅读面容金奖作品《观复猫》,方刚 摄最美阅读空间金奖作品《天台阅读》,何海洋 摄最美閱读面容金奖作品《开学了》,狄辉 摄最美阅读空间金奖作品《通向未来》,马晓军 摄最美阅读活动金奖作品《淘书》,李当斌 摄最美阅读活动金奖作品《坐拥书城》,徐爱军 摄最美阅读活动金奖作品《送书下乡》,吴琼 摄最美阅读空间银奖作品《遨游书海》,牟建达 摄最美阅读活动
期刊
烤面包機,选自《阴影下的生活》(Our Life in The Shadows),2016  塔妮娅·弗朗哥·克莱因(Tania Franco Klein)是一名墨西哥摄影师,经常来往于墨西哥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她曾在墨西哥城获得建筑学士学位,并在那时开始接触摄影。之后,克莱因又在伦敦艺术大学取得摄影硕士学位。如今,当人们谈论起建筑学背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克莱因的摄影创作时,她说:“建筑学经历造就了我
期刊
充分的前期准备和专注的中期拍摄对人像摄影至关重要,相关的数字后期技巧也是如此,能为我们的照片“画龙点睛”。今天,我们來分享两个人像后期中的实用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作品更上一层楼。为人物添加眼神光  在一幅人像作品中,眼睛是被包裹着的一个球体,眼神光应该呈现出这个形体的弧面特点,为人物神态和情绪的表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一张照片中,人物缺失了眼神光,我们不妨利用增加人造反光同时压暗瞳孔部分
期刊
1990年5月25日,杰克莱蒙(JackLemmon)  “我每天出门,都会琢磨着如何去打破视觉常规,创造出激发灵感、给人以启迪又充满戏剧性的照片。”在浏览美国摄影师迈克尔·格雷科(Michael Grecco)的网页时,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  在如今读秒的快节奏时代,科技产品的快速更新让摄影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对于摄影师来说,数码相机无疑是最便捷的拍照利器。许多摄影师在享受“快节奏”的同时
期刊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家都是一个稳定的归宿,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生活过的地方,是我们生命之旅中的私密港湾。但对游牧民族来说,家并不固定,而是一个由亲情关系和可携带的财物组成的移动住所。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速,许多人远离家乡去工作,有一部分人带着家人,家也随之移动;另一部分人,为了使家人有稳定的生活,自己独自出门打拼。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街区的繁荣和衰败也会使家庭本身的位置发生变化。01
期刊
2016年黄山赛,一位外籍车手快速通过林道,慢速快门追随拍摄,闪光灯后帘同步。  本文提到的山地车比赛主要指普通越野XC(cross country),也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宽轮胎直把山地车在非铺装路面包括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进行竞速比赛。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拍摄山地自行车比赛的一些技巧。器材选择  体育摄影对相机的对焦速度和连拍速度有一定要求,不过由于山地越野速度比公路车速度慢得多,所以一
期刊
佳能推出EOS R是基于什么考虑?  ICB影像信息事业部长清口芳之:我们感受到市场存在这样的需求,所以推出了EOS R。经过研究,我们确定了大口径、短后对焦距离和大容量数据传输这样的规格设定。短后对焦距离是借助无反结构实现的。而无反相机需要的AF技术(全像素双核CMOSAF)和EVF技术,我们已经有了。我们开发出EOS R的同时,也开发出了能够提供新的摄影解决方案的镜头(例如RF28-70mm
期刊
2001年11月,北京,影视明星王志文  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物构成的,历史是由一个个人物的言语来书写的。镜头下的人物个体,是时代的缩影和历史的见证。人物影像是需要阅读的,人物影像中的可读信息越多,阅读起来就越有共鸣。最重要的是,人物影像的内涵或隐喻一定要有立场、有态度、有温度。  关于人物摄影,我最早的启蒙者是新闻摄影家王文澜。作为一名新人职的摄影记者,如何很好地抓拍新闻人物的姿态和情绪,他的人物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