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5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历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作为典型的创伤记忆,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正经受一场不易察觉却又不容忽视的社会认同危机。无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耻论,还是为了维护民族自尊心而刻意放大大屠杀中的反抗,都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所面临的社会认同危机的现代表征。南京大屠杀迄今已80周年,对于没有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来说,往往过度苛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缺乏反抗精神。产生这种质疑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于南京大屠杀发生时的真实状况的了解及大屠杀受害者面对屠杀时极端无助的心理状态的正确认识,低估了极端情况下情境的力量,从而产生了基本归因错误。因此,必须从自身和社会两个层面构建全人类共同的创伤记忆,并通过这一建构,为南京大屠杀受害者获取最为广泛的社会认同。
其他文献
如何打开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黑箱”,从而剖析我国环境治理机制的内核?基于“官场、市场和公众”环境治理框架,运用2000—2015年的省级数据分析绩效考核、公众诉求和市场法
人们对转基因作物释放的忧虑之一是转基因向野生杂草或者是近缘野生种渗入的可能性。油菜与几个近缘野生种间可发生这样的种间杂交。在野生萝卜中,种间杂种的频率很低,部分原因
目的 对30例48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检查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行髋关节MRI和X线片检查。结果 在30例48髋中,双侧18例,单侧12例,依据Ficat分期:Ⅰ期39髋,Ⅱ期9髋。X线片检查均为阴性。结论
马敏,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
在国家与社会二分的逻辑基础上,法治建设包括法治国家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市场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典型且重要的社会现象,法治经济建设主要属于法治社会的建设领域,面向法治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过去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下,对学生体育的教学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田径教学作为高
期刊
农业部提出的"兴机富民"行动计划是加快农机装备更新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农机化,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