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与抗氧化机制在人体内正常存在,并处于相互平衡的状态。氧化应激则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机制处于失衡状态,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治疗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肺癌的一种分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0%。本文就氧化应激在NSCL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心肌做功指数(MPI)和大脑中动脉、脐动脉、静脉导管血流频谱预测胎儿生长受限(FGR)及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产检及分娩后或引产后确诊胎儿为FGR的256例孕妇为FGR组,胎儿正常的256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32~36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以下参数的检测结果:MPI、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血流频谱参数[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S)/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D)]、静脉导管血流
目的评价用肝脏瞬时弹性(HepaTest)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来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彩色超声结果的一致性,及CAP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肝病科就诊,同时进行HepaTest检查和上腹部超声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HepaTest检测患者肝脏脂肪CAP、肝脏硬度(LSM),收集年龄、性别、BMI、临床生化指标等资料,采用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评估CAP与彩色超声结果的一致性,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评估影响CAP的相关因素。结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原发于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患者预后差。重组人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isozymes R/L,PKLR)属于丙酮酸激酶家族,哺乳动物丙酮酸激酶同工酶有4种:L、R、M1和M2,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经有研究发现,PKLR会促进乳腺癌的转移。探究PKLR蛋白在胰腺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分析PKLR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KLR蛋白在胰腺癌细胞中的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
目的分析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于2019年1月至12月南京市食源性疾病患者腹泻便标本中分离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泻大肠埃希菌共计85株)进行药敏鉴定。结果 85株菌株在药敏实验前,进行生化鉴定菌株复核均阳性,35株沙门菌、36株副溶血性弧菌、14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65.7%、0、78.6%;沙门菌中发生耐受的抗生素主要有红霉素(100.0%)、氨苄西林/舒巴坦(65.7%)、头
背景与目的: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18年子宫颈癌新分期增加了ⅢC期。但是,ⅢC期这类患者存在高度异质性,其预后差异可能较大。探讨子宫颈癌2018年FIGO新分期系统对ⅢC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收治的子宫颈癌Ⅲ期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生存状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
目的分析近年来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的IM患儿19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按照<3岁、3~6岁、>6岁年龄分组,分析各年龄组IM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 193例患儿中,男100例(51.81%),女93例(48.19%);<3岁68例(35.23%),3~6岁81例(41.97%),>6岁44例(22.80%);2016年至2018年IM发病人数逐年递增,分别为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Brain HQ视觉训练系统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东部战区空军医院78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Brain HQ视觉训练系统(包括视觉扫描、三思后行、鹰眼、目标追踪等游戏模式),训练时间为1个月,频次为6次/周,每次训练时间为0.5 h。采用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BAD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效果。结果训练1个月后,根据BADS评估结果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是治疗结肠腺瘤的首选治疗手段,通过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加美蓝溶液以抬高病变组织,使黏膜层与肌层分离,然后行高频电刀切除。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多发于粪石梗阻、胃肠功能紊乱引发的感染等。而结肠腺瘤EMR术后诱发急性阑尾炎病例,较为罕见。
通过回顾1例下肢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多发转移的中年男性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PNET的认识,学习PNET的诊疗方案。患者以“纤维肉瘤”收住,入院后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PNET,并多发转移,排除化疗禁忌后,于2019-10-18开始8周期VDC/IE方案交替化疗,并于2019-12-09给予同步放疗,随访至今,疾病稳定,预后需进一步观察随访。PNET是临床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同尤文肉瘤,早期手术切除联合同步放化疗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不典型痛风的诊治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痛风患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胸锁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痛风患者的诊治经过,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男性患者,32岁,表现为无诱因下反复出现胸锁关节的肿胀和疼痛,活动后加重,查血尿酸468μmol/L,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自身抗体阴性,双源CT提示双侧胸锁关节、第1~6胸肋关节周围可见尿酸盐沉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及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结论不典型痛风临床上少见,易漏诊、误诊,针对不典型部位的痛风需仔细甄别,双源CT可检出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