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 培养有新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从倾听开始。国内外许多实践也表明,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源于倾听。老师坚持每天读故事,让孩子在倾听中打开阅读之门。而亲子阅读,有了家长的参与,用“爱”的方式阅读,更让孩子爱上阅读。
  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在“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上发言时说了这么一段动情的话:“伟大的儿童文学是人类最无可丈量的大树。这棵大树的光芒即使在只有冰雪的冬天也总是在树梢、在枝条。因为它们的屹立,让我们必然都挺立,我们都是吸透了金黄照耀的绿光芒的孩子。”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老师,我有义务让这种绿光芒照耀到班上每个孩子身上。
  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像我们这种连镇都称不上的小社区里,大部分稍有文化层次的年轻人都进到城里去了,再加上大批外来民工子弟的加入,生源越来越差,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度也越来越低,孩子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爱上阅读,已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运用以下这些新招,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QQ夜读,打开阅读之门
  阅读从倾听开始。国内外许多实践也表明,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源于倾听。除了每天抽时间在学校当面给孩子们读故事外,我还另辟蹊径,坚持每天QQ夜读。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我就建立了班级QQ群,邀请各位家长进群。这QQ群,除了方便家校联系外,最大的一个功用就是成了我上传故事的平台。不管白天工作有多累,回到家必干的一件事就是捧起故事书,用手机录音。“亲爱的小朋友们,又到了吴老师读故事的时间了……”柔和的背景音乐一响起,我就迅速进入角色,开始绘声绘色地朗读。针对一年级孩子天真可爱的特点,我选取了《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小猪唏哩呼噜》《没有尾巴的狼》等一系列动物童话故事。我尽力发挥自己的朗读水平,将一个个小动物的语言模仿得惟妙惟肖。
  这种做法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欢迎。家长们纷纷留言,感谢我的辛勤付出。他们再也不用为自己要上班无法陪伴孩子阅读而烦恼了。孩子们也很兴奋,很多孩子将听故事当成了睡觉前的必修课。偶尔有事推迟了上传时间,就会有家长提醒我,他们说:“孩子听不到吴老师的故事,会睡不着的。”
  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一书里提出:“不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朗读都发挥着广告的作用,促销阅读的乐趣。这是引导孩子自己想要阅读的催化剂。”
  确实如此,每次我读一本故事书时,不用我提醒,孩子们就会自发地让爸爸妈妈去买书,一个学期下来,听、读七八本书根本就不在话下。
  课间时,孩子们会就昨天听的故事展开讨论,秃尾巴狼“偷鸡不着反蚀把米”的做法让他们哈哈大笑,猪爸爸为小猪唏哩呼噜取名的片段成了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大个子老鼠保护小个子猫的英雄举动又成了他们效仿的典范……
  QQ夜读,在潜移默化中打开了孩子的阅读之门。
  二、亲子阅读,巩固阅读之情
  为了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除了老师要做好阅读的典范,家长也要参与进来。亲子阅读,不仅仅是阅读,它能让孩子和父母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和快乐,同时还能加深和孩子间的交流,拉近亲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感受知识的力量,并爱上阅读。亲子阅读,是用“爱”的方式阅读。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孩子认识的字多了,可以尝试着读故事了,我在班上开展了“暖暖夜读”栏目。每星期指定一名普通话较好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故事,记录美好的声音,分享到班级QQ群。记得第一个亲子阅读的是曹雨欣家庭,她妈妈非常有心,让爸爸、姐姐也参与了进来,一家四口,共读一个故事。四人角色分配合理,每个人都尽心尽力,为大家献上了一份声音的大餐。有了榜样的作用,其他家长也踊跃报名,《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有友情要出租》《逃家小兔》等一个个绘本故事成了家长们的首选。尽管有的父母普通话不太标准,甚至带有浓郁的不同地方的家乡口音,但那一份认真的态度确实值得肯定。很多家长感慨地说:“吴老师这么认真,我们家长决不能拖后腿。”
  亲子阅读,让一个个好故事得以分享,使一份份亲情得以绵延,更让孩子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三、同伴賽读,感受阅读之趣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体的本质属性,是驱动一个人积极主动投入某一活动的动力和保证,也是现代人素质的关键性特征。小学生当然也具有这种本质属性和特征。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就想通过一定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创造意识,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成长的心理发展规律,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中感受掌握知识和收获的喜悦。
  孩子们到了二、三年级,认识的字越来越多,阅读能力也越来越强,于是在班上,我会经常开展“最佳朗读者”比赛活动。每个孩子都能报名参加,只要先自己准备好一个故事,然后集中时间,讲给大家听。由孩子们当评委,选出最佳朗读者,发梅花卡(学校专门用于奖励可以兑换奖品的卡)和奖状,拍照留念,发到班级QQ群。孩子们都非常重视这样的表现机会,精心准备,暗地里较劲。真正比赛时,孩子们落落大方、绘声绘色地朗读,总能得到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到了评选环节,往往是你追我赶,难分伯仲,最后不得不增加“最佳朗读者”名额。
  我们还会开展“谁的书架最吸引人”评比,让家长帮忙将孩子的书架拍照上传,从书的种类、数量等方面进行评比,相机进行“我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推荐活动,评出最佳推荐者。
  这种竞赛活动,无形中助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班上喜爱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班级的阅读氛围也越来越浓郁。
  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只有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配合,持之以恒,才能让兴趣之花完美绽放。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阶段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流。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在实际教学中开始了我的实践。  一、科学建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
三年前的首届广州三年展,以“重新解读——中国当代艺术十年”为主题,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实验艺术及其发展进行史学回顾和学术阐释,因而在国内外艺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其实,科学教育就在我们身边,老师们可以将科学学习有效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學科学、在自然中探究科学、在实践中体验科学。  一、处处蕴藏科学教育元素  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作为五大领域之一的“科学”亦融合在孩子的
最近去美国访问,参观了十多所高校。有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学府,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不到千人的小校,其中有一所不为大家熟知的印弟安诺州的
目的由于在绝经过程至绝经后不同时期绝经HT的利益-危险比不同,北美绝经协会NAMS为临床医生和大众,于2007年3月发表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关于绝经后妇女应用HT的立场声明。设计
听课,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已属家常便饭,老师们根据学校的要求一学期至少得听一二十节课。然而,听了这么多的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关注学生的答题了吗?你想过一堂课上会有多少人参与答题了吗?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学生为观察对象的课堂观察活动,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头脑风暴,很受震动,很有启发。    一    本次小学语文课堂观察,将观察的视角聚焦于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答题参与面,并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细致剖析
【正】■采访完画家周加华先生后,做了近一个月的准备,方才下笔,因为对于这样一位奇特又有才华的艺术家,单一的从他绘画上去解读,并不能阐明他那丰富的精神内涵,只有以多元的
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非常重要。本文简要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小学教育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教育教学方式也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价值,促
【人物小传】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从小熟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不甘平淡而勤奋苦读,考上了扬州师范大学,以优秀毕业生的条件分配到省重点中学常熟市中学。数十年如一日,对教育执着到“痴迷”的程度,人称“拼命三郎”。  1995年8月,他调任地处农村的常熟市莫城中学任副校长,两年后任校长。莫城中学原来是一所初中学校,近年才开始招收高中学生,从无到有是创新,也是挑战。他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设置科学课旨在让广大学生充分掌握身边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体验到科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同时可以在平时生活之中灵活运用,教师一定要坚持人本主义思想,尊重他们的意愿,以开放的思想与态度,为学生创设良好、舒适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亲自到生活之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一、正确认识小学科学课程拓展教学的意义  拓展性教学为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与行为习惯创造了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