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kny6194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应用数学”的过程。如何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能力。一是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二是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同时是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會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五、教师应当做好课外的工作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六、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开展教育科研是兴教、兴校、育人的根本保证。”教师不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仅要培养学生,而且要通过科研,培养自己,教研相长。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
  七、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对于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教学工作做得完美无缺,都是在一次次地教学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学能力才得以慢慢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总结出:哪些经验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哪些经验适用于哪种特殊情况。有了这些经验,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才更能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同时,也要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优秀教学成绩的教师,他们身上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反思,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让学生也跟着自己一起进步。新时期采取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不断地进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认真研究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内和课外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总结教学经验,从各个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在教学中取得更显著的成就,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基本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藏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因为基础的原因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重树信心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为数学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藏区初中;数学兴趣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再加上藏区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致使大多数数学老师感觉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也很痛苦教学效果往往不大理想,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也不
在真核细胞内,内吞体分选转运复合体系统(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ESCRT)由ESCRT-0、-I、-II、-III与Vps4(vacuolar protein sorting4)五个复合体及包括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很重要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教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注意把握五个注重,促进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从而通过概念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教学;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数学概念,既是数学思维内容的基本单位,又是数学学科的基本要素。对小学生来说,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一个主动而复杂的思维过程。小学的许多概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石,对今后的学习及成长意义重大。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文章结合教学工作经验,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
摘 要:国学经典包含了我国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历史,具有非常重大的教育意義。国学经典对中国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关系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就国学经典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展开分析。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教学意义  一、国学经典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情商  情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是成才的关键一环。对于情商的定义,每个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能
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Foc)又名香蕉巴拿马病、黄叶病,是由古巴尖镰孢侵染引起的毁灭性土传维管束病害。Foc有4个生理小种,对我国香蕉造成严重危害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在初中的数学教育中,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新的數学教育方法已逐渐形成,并在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为初中数学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就此,我们针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众所周知,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深入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而问题导学法的出现,
按化学组份而言,粘土矿物属于含水的铝硅酸盐、铝镁硅酸盐或硅酸盐类。粘土材料的分子式可表达为:Al_2O_34SiO_2·2H_2O—蒙脱石,Al_2O_32SiO_2·2H_2O—高岭石。据认为,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學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如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