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iar C/N stoichiometry in urban forest trees on a global scale

来源 :林业研究: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oliar C/N stoichiometry is an indicator of geochemical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s,but the driving changes for its response to urbanization at the wide scale is not clear.In this study,data on tree-leaf C and N stoichiometry were collected in papers fro
其他文献
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存在拉力情况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差。结合某超高层住宅项目,对受拉剪力墙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应力方式进而提高墙体的抗拉能力及抗震能力。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概况、墙体预应力计算、预应力筋布置及张拉端设计。对于墙体存在的应力扩散问题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导致的预应力损失问题进行了专项分析,并得到应力扩散系数及损失后预应力张拉应力。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并对比预应力方案及常规配置型钢方案下结构的基底剪力、结构变形、结构损伤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可较好
为了研究叠合面的缺陷对叠合梁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的削弱程度,通过在叠合梁弯剪段叠合面上放置不同长度的泡沫板,模拟了在生产制造、装配施工阶段出现的质量缺陷。试验研究了带缺陷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抗裂性能、抗剪承载力、破坏特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箍筋的作用。结果表明:与无缺陷试件相比,2根带缺陷试件的开裂剪力分别降低了6.3%和37.5%,极限抗剪承载力分别降低了25.6%和39.5%;在斜裂缝出现前,3根试件的刚度和竖向裂缝发展均与一般整浇梁类似;在斜裂缝出现后,叠合面缺陷尺寸越大的试件,箍筋越早受力并率先发生屈服
山地结构的受力性能与普通结构有显著差别。基于LS-DYNA的截面纤维模型,通过与一榀4跨3层平面框架在移除中柱后的拟静力倒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纤维模型的合理性。采用拆除构件法中的非线性动力法对普通框架结构和掉层层数、掉层跨数各不相同的掉层框架结构共6个算例进行了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研究普通框架结构与掉层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差异以及掉层层数、掉层跨数对掉层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悬链线效应对于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掉层框架结构上、下接地层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差异大
空心钢筋混凝土柱截面更扩展、自重较轻,常被用作高架桥墩、巨型框架柱等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结构中。此类构件一旦遭受侧向撞击,更加容易发生破坏。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内配钢筋与内配钢管两种内壁形式的圆截面空心混凝土柱在侧向撞击力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全过程等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界面性能和空心率对其耐撞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壁采用钢管的空心钢筋混凝土柱较内壁采用钢筋的构件,具有更良好的耐撞性,且内壁钢管与混凝土的界面性能、空心率对其耐撞性能影响显著。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 are basic component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o attain the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the interactions
We determined the response of tree community structure to logging disturbance and topography,and the patterns of tree-habitat associations in Tano Offin Forest Reserve,Ghana.We sampled trees in 27 20 m× 20 m plots randomly and equally distributed in three
收集了国内外再生混凝土梁剪切破坏和弯曲破坏的试验数据,分别建立数据库。通过将试验数据与中国规范GB 50010—2010、欧洲规范MC 2010的抗弯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作对比,与中国规范GB 50010—2010、美国规范ACI 318-14和Zsutty的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各公式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基于各具体变量因素,考虑中国规范GB 50010—2010公式的准确性,并且分析中国规范公式用于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时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对于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中国规范GB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竖向不规则结构,结构总高度67m,地上13层。设计时提出了两个方案,并对两个方案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方案一为减小11~13层剪力墙、框架柱截面,减少剪力墙数量,10层侧向刚度比满足规范要求;方案二为保持11~13层框架柱截面不变,减小剪力墙截面和数量,10层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SATWE和SAUSAGE软件对这两个方案分别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和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一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层间位移角在10层存在突变,11~13层为薄弱楼层,鞭梢效应明显;
通过对碳纤维的体积掺量分别为0,0.3%,0.6%,0.9%,1.2%,1.5%的轻骨料混凝土进行3,7,14,28d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了碳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试验观测碳纤维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关系;利用Rapid Air 457分析仪测定混凝土内部的气孔结构,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探讨混凝土微观气孔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试验表明:当碳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3%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抗压强度提高了10.28%;碳纤维的掺入可以细化混凝土内部的
为了分析钢筋混凝土(RC)梁抗剪承载力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设计规范中6个比较典型的RC梁抗剪承载力模型的计算模式不定性。首先基于100组RC梁的抗剪承载力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抗剪承载力模型的计算精度,确定了计算模式不定性的概率分布类型、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信息;然后分别确定了各抗剪承载力模型具有不同保证率时的计算模式不定性特征值,从而可以对各抗剪承载力模型进行修正。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欧洲、美国和加拿大规范抗剪承载力模型的计算模式不定性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澳大利亚和日本规范抗剪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