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盔形珊瑚共生体及骨骼的形态研究

来源 :应用海洋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生”和“钙化”一直是珊瑚生物生态学研究中两个最核心的问题,为加深对珊瑚共生和钙化生物过程的理解,以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作为研究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珊瑚共生体的细胞显微结构及骨骼的形态特征,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骨骼的微量元素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珊瑚共生体的外膜层和内膜层分别起源于宿主细胞和虫黄藻细胞,珊瑚共生体膜的复杂结构对“珊瑚?虫黄藻”的代谢物交换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珊瑚外皮细胞可分泌大量的黏液而且体壁表面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能与共生虫黄藻和微生物的穿梭有直接的关系.另外,珊瑚的骨骼显微结构表明,骨骼有机基质(Skeletal Organic Matrix,SOM)的分泌对于钙化晶体和骨架纤维的形成至关重要,支持珊瑚矿化由生物控制的学说.本研究加深了对共生珊瑚形态学的认识,为未来珊瑚应对海洋环境变化的细胞应激反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氩同位素组成分析在油气成烃成藏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空气作为氩同位素组成分析的参考气体,因此对空气氩同位素组成的定值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但对海拔高度是否影响氩同位素组成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采集了不同海拔(38~5049 m)不同地点的空气样品,用静态真空稀有气体质谱计测量其氩同位素组成.通过多次进样纯化、分离、仪器检测和对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研究表明,不同地点空气的氩同位素组成有差异,不随海拔高度而单调变化,空气样品的40Ar/36Ar值和38Ar/36Ar值9
南海神狐海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称为水合物)调查研究区之一,为了解水合物赋存沉积体系中有机质的特征和对下一步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对神狐海域W01B、W02B和W03B共3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TOC、碳氮含量和可溶有机质的色谱—质谱分析.研究表明:物源指标结果显示W01B和W02B站位有着相似的垂向物源特征,在水合物赋存层位有陆源物质增多的现象;W03B站位则表现为随深度变浅,海源物质贡献增多;陆坡峡谷迁移体系的不对称剥削与横向沉积被认为是造成物源组成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分析不同物源指标时发现沉
为考察随地层温度和压力变化,页岩气吸附性质变化规律,采用分子模拟技术,构建黏土矿物—干酪根复合分子模型,揭示在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页岩气吸附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页岩气在干酪根、干酪根—伊利石复合模型、伊利石狭缝孔吸附能力依次降低,且均为较弱的物理吸附;页岩气在狭缝孔中的吸附量随着地质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狭缝孔道被水分子占据后页岩气吸附量不再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气体的吸附能力由压力决定,在压力较高的情况下,气体的吸附能力由温度控制,在超高压且含水率较高的条件下,页岩气会以溶解
近年来随着国家油气需求进一步增加,致密储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川东地区凉高山组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层系多、河道规模大、砂体厚、生储组合好和烃源丰富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也存在储层岩性致密、孔渗低、勘探程度低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地震地质资料入手,详细分析凉高山组纵横向砂岩储层地震地质特征.研究发现:优势砂体发育在凉高山组中上部,中下部烃源岩发育好,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为主要储集体,河道宽度大,河道沙坝呈块状非连续性分布,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储层甜点区受相带控制特征明显,远离通天断层的向斜区、河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深层成为风险勘探和地质研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由于盆地8000 m以深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地层展布及厚度、断裂分布等认识不清楚,制约了对深层勘探领域的评价.以塔里木盆地内的重力数据、磁力数据以及大地电磁数据为基础,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耦合地震约束信息的重磁电三维联合反演方法,实现了对塔里木盆地深部6~10 km储层的物性结构进行准确刻画;解决了盆地深部古老地层的残余厚度展布、深大断裂发育情况以及盆地不同区块现今地温梯度差异大等地质问题,为塔里木盆地下一步深
为探究银鲳(Pampus argenteus)应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本研究设置4个温度组:对照组26℃和实验组28、30、32℃.并对银鲳的肝、肾和鳃的组织结构、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相对活性变化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以及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随温度的上升,3种组织的组织结构损伤程度逐步加深,且肝、鳃组织表现更为明显且复杂;(2)高温显著影响了银鲳抗氧化酶活性,短期热胁迫时,银鲳对28℃能逐步适应,而在30℃和32℃高温胁迫下,则会对银鲳
人工栽培的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功能,非常有必要研究海洋酸化对坛紫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充入高CO2浓度(1000×10-6)的空气模拟海洋酸化,探讨了不同接种密度条件下海洋酸化对坛紫菜叶状体的生理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长约1 cm的叶状体接种密度从1株/dm3提高到3株/dm3时,比生长速率显著降低了14.8%.低接种密度条件下,海洋酸化导致比生长速率降低了6.7%.相反,高接种密度条件下,海洋酸化导致坛紫菜的比生长速率增加了6.7%.这表明,海洋酸化能部
滨海植物是海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绝大部分滨海植物的耐盐能力与生态适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马鞍藤(Ipomoea pescaprae)、小刀豆(Canavalia cathartica)、全缘冬青(Ilex in?tegra)、大叶银边海桐(Pittosporum pentandrum)4种滨海典型植物,通过对培养基质及植株叶片施加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研究其根系和叶片的耐盐能力.主要结果如下:①根系胁迫中,盐度10导致大叶银边海桐、全缘冬青、小刀豆的老叶变黄或产生黄褐斑,盐度20和30促使植物叶片
本研究以种群生命表为基础,对位于广西珍珠湾内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种群、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种群、秋茄(Kandelia obovata)种群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种群采用径级法及匀滑技术,编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进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①白骨壤种群、秋茄种群和木榄种群年龄结构呈倒“J”形,种群趋于Deevey?II型,即增长型,主要集中在I龄级,存活曲线、死亡
为了筛选可以耐受高浓度铯离子(Cs+)的海洋细菌并探究细菌耐受Cs+的机制,本研究从广西近海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出一株能够耐受700 mmol/dm3 Cs+的海洋细菌,是目前已报道的可耐受最高浓度Cs+的细菌.通过形态学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确定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故将该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p.Cs?700.在添加有700 mmol/dm3氯化铯的培养基中,菌体对铯的移除率最高可达52.06%.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 sp.Cs?700不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