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栓塞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方法 经CT或MRI确认脑出血的病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为36例患者,根据AVM病灶和动脉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栓塞策略,经血管内超选择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ONYX胶或弹簧圈栓塞畸形团和动脉瘤.结果 栓塞后35例动脉瘤完全栓塞,AVM病灶完全消除26例;1例残留AVM因引流静脉狭窄术后1年发生出血,行血肿清除并AVM病灶切除术治愈;另1例因残余病灶接受伽玛刀治疗3个月时发生出血,保守治疗后行2次栓塞治愈.结论 AVM病灶内或病灶旁存在动脉瘤是引起脑出血的重要原因,在栓塞前制定栓塞策略,优先处理动脉瘤样病变对防止脑出血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不同途径移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分离、扩增骨髓MSC,体外诱导向肝系细胞分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系细胞标志,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清洁级Wistar大鼠120只,其中114只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实验组),另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8周内自然死亡12只,将剩余96只根据三种移
目的 分析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至2005年接受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病人147例,年龄33~92
目的 了解两性霉素B(AMB)、酮康唑(KET)、氟康唑(FCA)、5-氟胞嘧啶(5-Fc)和伊曲康唑(ICA)5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菌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浓度
尝试以拉曼光谱直接对工业混合酚中甲酚及二甲酚定性定量分析。用乙腈在2251cm~(-1)的C≡N伸缩振动峰作为内标,间甲酚在732 cm~(-1)处、对甲酚在839 cm~(-1)处以及2,6-二甲酚
目的 探讨房间隔膨胀瘤(ASA)的临床意义及超声心动图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胸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确诊的ASA患者共151例,根据是否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软件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sa fibrosis,OSF)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研究其隐含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利用DAVID和Onto-express两种基因芯片
目的 研究志贺菌mar基因突变与其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 对54株临床分离的志贺菌进行四环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5种药物的药敏试验和有机溶剂耐受实、验(
从聚合反应动力学出发,对丙烯间歇液相本体聚合工业装置建立数学模型,采用PR状态方程进行汽液平衡计算。链增长速率常数k_p、链转移速率常数K_t由质均分子量为20万及30万2个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61例糖尿病患者,经胰腺供血动脉输入自体骨髓干细胞,在术前认真收集资料,准确评估、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术中应用球囊
目的 总结利用经皮闭合穿针治疗新鲜掌板撕脱骨折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掌板撕脱骨折提供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2-2007年,对6例掌板撕脱骨折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皮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