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充满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作为培养人、发展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幸福应该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何让快乐充满课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方法
  一、快乐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一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又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比大小》,我们可以把比较的四个数,竖着排列,数位对齐后,让学生观察,学生就会发现两位数小于三位数。而两位数之间要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数大的则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当孩子学会观察时,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时,孩子的脸上无时不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二、快乐就在小朋友的耳朵里
  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学生在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会乐于倾听他人,一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是展示教师艺术的“窗口”。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二年级的《分类统计》时,我从学生審欢看的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引入,把教材中习题的内容加以创新:使相对枯燥的教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倾听。
  新接到一个班级,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会告诉学生: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在班级中,我对学生提出学会倾听要做到三心:一是专心听,无论是在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同学所讲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当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问其他学生,刚才他(她)讲的你们听明白了吗?他讲的是什么意思?再请一位同学复述;二是耐心听,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细心听,当别人发言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有没有道理?谁还有补充?谁还有更好的意见?你能帮他解释得更淸楚吗?用这些问题去换醒学生应该注意倾听,并把同学的发言经过选择、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使学生有心倾听,乐于倾听,莕于倾听。并从倾听中获取知识,感受到尊重与被尊重,体验到倾听的快乐。
  三、快乐就在小朋友的嘴巴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往往是肚子里知道却说不出怎么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而数学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表达数学关系时,语言要简练,要准确,有逻辑性。可是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知识的浅薄,往往在表达数量关系时,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为了使学生逐步具有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加以训练。如:教学9+2时,教师要用凑十的方法(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讲清计算过程后,让学生看着实物演示图、算式,照着样子讲,学生在领会的前提下模仿出来,学会了讲述计算过程。教学时,还可以请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示范,带领大家讲述。如:学习了9+几后,在教8+几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试述计算过程中的思考过程,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争当“小教师”。请想说的同学试着说—说,说给大家听。等相对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整表达后,请同桌学生互相说说,互相评价说得好不好。个别学生说不完整,可由同桌帮着说,最后让全班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同学们的示范,给大家发言领了路,同学们学有榜样,全班口头表达水平随之提高了。
  课堂中开展多种表达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來,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快乐就在小朋友的指尖上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愉悦。
  总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学习知识,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才能被学生充分吸收,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能力的不断提升,知识的不断获得使学生拥有了集成就感、快乐感、幸福感于一体的情愫,一个学生从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人,其能力一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孩子学会观察时,当孩子会独立思考时,当孩子会与人交流和分享时,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时,孩子的脸上无时不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在幸福的滋润下,孩子的学习能力又会有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日复一日,孩子拥抱着幸福,享受着快乐!
其他文献
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2016年4月19日中央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为了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能资源,增加清洁电力供应。满足用电增长需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11年7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与氯乙酰氯反应合成2-羟基-4-氯乙酸酯基二苯甲酮(2H4CBP)中间体,然后利用氯乙酸酯基中活泼α-氯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钠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乙二醇基水
【摘 要】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关注;个性;主动;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因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以及个性差异,
【摘 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着重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探究,在
研究了以自制胶原蛋白载体及C-DISK载体培养CHO细胞生产rHuEPO蛋白的过程,并以进口A-DISK载体作为对照培养.对培养过程中细胞贴壁过程、葡萄糖代谢速率、rHuEPO浓度及葡萄糖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软件类上市公司在管理效率方面的差异及其表现,并从管控体系、风控体系、激励体系、创新体系四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上市企业尤其是中小
内容本文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减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2年四川省21个市州基本公共服务减贫质量进行测度,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分析了溶剂分子透过聚合物共混物的溶解-扩散行为,建立了溶剂分子扩散通量与其表观扩散活化能、偏摩尔混合焓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并采用多种配方的HDPE/MPA共混物,在不同温
本文建立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VAR),分析了不同时期京津冀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性对地区生产总值、经济结构以及就业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