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孩子发烧“造假”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典”过去了,但“发烧”仍然是人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尤其是如果烧在孩子身上,家长就更是心惊肉跳。其实撇开非典不谈,小儿发烧本来是常有的事,是孩子胡体对致热原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也是他们战胜疾病的有效方法。只不过有时发烧也存在假象,特别是以下两种情况家长要学会区别
  
  体温高并不一定全是发烧,环境等因素也影响体温
  
  如孩子在高温的环境中或者运动、哭闹过后,也会出现体温波动。若仅有短暂的体温波动,体温在37.5℃~38.0℃之间,又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可继续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还有的孩子容易紧张一遇到考试或者比赛,会因为焦虑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体温升高,一旦考试或比赛过后,体温就会自动降至正常。
  感染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烧则不同,孩子除了体温升高之外,同时还会出现面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由于小儿个体存在差异,发热的表现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用手触摸四肢及额头也许很难察觉,最好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
  
  假冷真热
  
  孩子可能本来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才又慢慢地热起来。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假冷真热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供血不足,四肢本身就较成年人容易发凉。再加上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素乱,结果高热甫发更会导致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体温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类中署”现象。
  因此,遇到孩子手足发凉时如果孩子所穿的衣服并不少,就应想到可能是发热的一种假象,这时可以用体温表测量孩子的体温,如一时找不到体温表,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胸腹部和腋下,或面对面感觉孩子呼出气体的温热度。
  
  责任编辑:甘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吻合器结合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内痔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例经临床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22例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