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效应 设计课堂提问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升入初二以来,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更少有人主动提出问题;在阅读训练时,学生期待教师分析,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练习、考试时分析理解能力低,阅读理解题失分多。
  带着问题,我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观察记录等多种方法开始研究中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发现: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形成新技能时,如果有一个积极的心理,其学习的效率明显高出不健康的心理许多倍,而畏难、厌倦、恐惧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
  当我认识到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就能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时,我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巧用心理效应,设计有效提问,以此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努力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设计提问导入——运用“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在课堂导入中运用“首因效应”巧妙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记得那天我们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多幅“海市蜃楼”的图片,当学生啧啧惊叹的时候我顺势提问:“同学们,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你们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我要求同学们打开书本去查找答案的时候,他们一头埋进了文本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处在比较分散的阶段,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
  2.分解提问难度——巧用“沉锚效应”
  读到一个故事: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运用“沉锚效应”,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巧用这种“沉锚效应”,有时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生遇到难题解决不了,就需要给个“锚”,也就是分解难题,给出与这道难题相关的但又稍微容易解决的一些题,这样学生就容易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在进行《核舟记》教学时,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第一段称赞王叔远手艺的奇巧,作者是如何来说明奇巧这个特点的?”一个问题抛出后,学生思路受阻,回答要么错误,要么较分散,时间用了不少,收效却甚微。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沉锚效应”,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从文中看,核舟的大小如何?”“在这上面刻有多少人和物?”“这些人物刻画得怎么样?”“这说明王叔远的雕刻技艺如何?”果然更换了提问方式后,学生能迅速而准确地在文中找到答案,效果明显好很多。
  在课堂问答中,教师的提问就是“锚”,需要精心思考。教师提的问题关系到学生大脑中的活动,只有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
  3.关注提问态度——应用“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有一天,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自恃力大,先刮起了寒冷刺骨的北风。结果,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行人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与北风不同的是,南风不慌不忙地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感到春暖惬意.始而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得自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用“南风”法则,懂得尊重和关心学生,以学生为本,多点人情味,就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态度亲切,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学生回答准确时及时肯定,作出积极的评价;学生回答思路受阻时耐心地启发引导。激励、赞扬的语言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耐心的启发引导能使学生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从而用积极的心态去讨论与思考问题。
  记得一次在课堂上,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回答到一半的时候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这时我并没有请其他同学来帮忙,而是不断地鼓励他、启发他,耐心地等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事后,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当我感到彷徨、无助的时候,抬头看到老师淡淡的微笑,看到老师充满鼓励的眼神,我的心像拂过了一缕春风,是老师让我找到了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一次温暖的教育,会照亮学生的一生!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丝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认可的点头,一句赞赏的语言……它们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能触及孩子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促进提问生成——利用“头脑风暴”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光靠课堂教学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能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主动去探究思考,我们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束后,我还重视课堂的延伸提问,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促进提问生成。
  例如,在学习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后,我要求学生探究沙漠形成的原因。当有同学回答说是由于远离大海干旱少雨,四周又有高山阻隔,于是形成了沙漠时,又有同学提出离海边不远也有沙漠,这又如何解释?更有同学提出:像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等大沙漠,分布在北纬30度难道是偶然吗?围绕问题,学生不断地查找资料,讨论交流。
  又如在学习《枣核》一文后,围绕“爱国”这一主题,我要求学生谈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是爱国,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就如文中的主人公,有些人,国家培养其出国留学,可他们出国后却一去不复返,留在国外工作,这种行为还是爱国吗?一个问题抛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学习的气氛一下子燃烧了起来。
  运用头脑风暴进行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能因为老师的问题而产生新的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会变得更活跃。
  学习的最佳动力就是兴趣。设计出有效的问题,我们就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慢慢扭转,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逐渐增强。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上语文课,课堂发言越来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而且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天生不爱学习和钻研,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潜质均有待于我们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发现和引导。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本来属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还给学生,为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撑起一片蓝天吧!
其他文献
癲痫发作是脑部疾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由于其原发病诊断较迟常常造成患者严重残废,甚至部分患者死亡。故对癲痫患者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对早期确定癫痫的病
病例报告徐××,男,45岁,汽车司机,住院号965696。因左侧头痛伴神志模糊,语言障碍3天,于1983年9月3日入院。在1983年9月1日自述左头痛,口服脉通后好转,3日晨起在劳动中突然
原发性脑肿瘤并不少见,但由于一般检查方法的限制,其发现率与临床确诊率不够理想。CT能提供无重叠的颅脑层面,有高度的对比度分辨能力,佐以造影剂增强效果,故不论在确定瘤体
1917这次为我们带来的这套90平米的平层公寓,从视觉上传递出法式乡村的休闲浪漫风,蔚蓝色的多瑙河畔,繁花簇拥、枝叶摇曳,空气中仿佛散落着淡淡花香,让人凝神屏息,静静享受这
放射对身体健康有害,个人剂量监督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有重要指导意义,我院对各类放射人员进行了测量,今将结果报告于下。 Radiation is harmful to health, and personal
痰液堵塞支气管引起一侧肺不张的处理体会吴世兰徐建军(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261041)患儿,男,12岁,来院前因感冒引起咳嗽、低热、乏力,在当地医院治疗半月后有好转。后上述症状突然加重,且
无线寻呼营业业务处理系统乐业县邮电局农国宁引言随着无线寻呼业务的发展,用户数越来越增多,档案管理也越来越烦杂。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方便用户,维护信誉,必须实现营业微机化。本
作者对23例卒中有肺动脉血栓性栓塞致死结果的患者,进行临床解剖学比较。23例中男10、女13例。年龄70岁15例。缺血性卒中17例,脑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混合性卒中1例,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情况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