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服饰的形象设计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哲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这四个地处于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具有非常鲜明的北方特征,这表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如:赫哲族靠水而居,擅捕鱼,不仅喜欢吃鱼,还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进行制衣、造船,甚至建造房屋;鄂温克族以驯鹿为伴,崇拜自然,信仰图腾;达斡尔族能歌善舞,刺绣技艺超群;鄂伦春族游猎于山林,独特的兽皮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他文献
任何传统手工艺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的体现,历史悠久的玉雕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融合了时代审美意识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艺术精神.当代玉雕创作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进行创新,是颇具挑战的历史性命题.杨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在继承传统玉雕技艺的同时,融入绘画与设计理念,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与浓厚的时代气息.本期[案边点滴]走进杨曦工作室,请他谈谈玉雕创作方法与经验.
期刊
康定斯基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他提出的“图像—声音—情感”理论,认为绘画是由色彩、造型和线条所创造出来的音乐.在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中,他把联觉描述为从一种感官形态转移到另一种感官形态的经验现象,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而绘画与音乐空间潜在的相关性是主体的内在需要原则——艺术最本质的精神.本文通过对康定斯基绘画和音乐融合的探析,全面了解他的音乐可视化路径,以期给当代追求感官融合的数字艺术以思考和借鉴.
对艺术与空间关系,卢俊舟有着深切的体悟与认知.他不仅对有建筑师气质的空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兴味,而且对东方线条和空间美学也有着精审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书法线条、结体造型、章法结构、情感表达、象境哲思的探索与追求存有近乎苛刻的执念.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河北省盐山县文化馆学习美术,并有幸看到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的印刷品,当时我被巴比松画派画家真实再现自然的绘画深深震撼.那种自然主义创作方法与我歌颂自然、礼赞生命、追求真实的艺术理想相契合,这不仅直接影响我考大学时的专业选择,也影响了我的艺术创作.
期刊
近些年,中国画的文化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传统笔墨的反思,绘画新材料的拓展运用,中国画的边界逐步变得模糊起来,面对各种艺术观念思潮的渗透,中国画家在坚守弘扬传统水墨的同时,还要冲破传统绘画的格式束缚,不断寻找与时代的契合点.与此同时,数字媒体技术的全覆盖,图像文化以其方便快捷、可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优势变得无处不在,充斥着大众的视野.
期刊
元朱文印风格静雅秀逸、工致隽美,是工稳印风的代表形式之一.“工”是元朱文印的技术手段和准则,“雅”则是审美意识和形式上的表达方式.我初学篆刻就被元朱文印的唯美和典雅所打动,所以先取法近代元朱文大家陈巨来的印风.陈巨来以简、静、纯、雅为审美标准,看似简单而平淡的作品,却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人精神和艺术内涵,十分难以把握,所以我综合自己的长时间习印经验,尽而在陈氏的基础上融入王福庵的印风,既保留光洁平直的线条和匀整的空间,又增加字的大小变化和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还弥补多字印的创作方面的不足.
期刊
近些年,在个人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艺术的试错对学生或艺术家的成长和思考尤为重要.试错就是对现有的知识经验、理念产生质疑,试图通过新的艺术实践和试验去重新思考和反思固有的知识体系,并从中发现新的可能.本文主要从绘画艺术三个方面的试错进行探究,它们分别是:媒介与材料、形式与空间、观念与思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在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因为人的思维与惯性是不容易被改变的,它取决于你能否打破陈规,转变观念并提出新的艺术见地,这才是探索绘画试错实践的关键.
期刊
中国绘画的审美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及图像特点,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国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较多借鉴西方油画材料的表现特性,而在图式及意境的表达上,则传承了中国悠久的义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中的生命感悟、美学品格、思想情怀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同时也使西方油画在我国得以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在对众多油画的欣赏中,我对胡林辉的作品印象深刻.
期刊
艺术的生命源于创造,书法创作如果仅仅是重复古人的技法和风格是没有出路的,尤其是自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门类之后,创新更成为书法家毕生探索的重要命题.从王羲之到米芾,从赵孟頫到董其昌,凡是能在书法史上留下足迹的大家,无一不具有独特的艺术面目,可以说,作品的原创程度决定了书法家可否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
“制器尚象”也就是“尚象造物”,是古代的一种造物法则“制器”即造物,“尚象”可包含模拟物象、表达意象、崇尚道象三个方面,在不同时期社会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决定了“造物”的表达.“制器”的工艺精湛表现在对器物实用性的讲究和“尚象”的文化内涵的表达.纵观耀州青瓷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时代变迁与审美的嬗变,展现出民族精神的凝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