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改教学中的感动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本文谈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语文课改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感动开发;感动作用; 关注感动因素; 感动中积淀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那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1 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审视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感动主要有:
  1.1 感动于文本的关键处。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语文课程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 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 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感动便会如约而至。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触及点就在儿童喜欢玩乐的天性上。因为喜玩,所以百草园有无限的乐趣;因为好乐,所以三味书屋的教学才枯燥无味。有了这点契合,对把握整篇文章就有了体验的基础,就能以此生发出更加开放性的理解,而不会回到过去“结论式”的展现。
  1.2 感动于入课的导语。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感动于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释放师生的个性。新课改强调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而在有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对文本的真切的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处处留心、善于倾听,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就会让你吃惊,使你感动。如果你能把你的感动传递给学生,并用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感悟,课堂就将更加精彩。
  1.4 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与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了。
  2 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感动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感动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感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在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动;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动;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动。
  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 密切关注在双向互动中的感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课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们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那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会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如,读到“窗含西冷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会产生对壮阔美的感动;在读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时,会产生对文字所描绘的盎然生机的感动;在读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会产生对平静美的感动;在读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时,会产生是对作者刚毅品格的感动;在读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会产生对英雄的感动;在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会产生对故友的感动;在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会产生对慈母的感动;在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感动。……。
  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
  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更得到尽情地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其他文献
药学学生作为我国药学事业的继承者与发展者,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责任感,不仅关系药学学生自身理想信念的确立,也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休戚相关。分析
目的:评价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的影像学改变.方法:收集2004年-2008年本科室采用ADR治疗C5/6 CDH病例40例和采用ACDFcage植入治疗C5/6 CDH病例40例的术前、术后标准颈椎侧位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放血与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结束后30天的随访结果,以明确针刺结合穴位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优化临床治疗腰椎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性产业,并且始终保持并发挥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房屋的商业属性开始逐渐被开发,其从人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逐渐转为金融投资者的重点目标,由此带来了房价的逐年攀升,也影响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房屋高价压力下,普通群众难以负担起高昂的购买成本,望“楼”兴叹;而地产开放商们也面临着去库存等难题,束手无策。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下,土地价格
目的:对手术室耗材管理的提升,降低缺货对手术的影响,优化配送方式,提高临床满意度。方法:根据耗材消耗情况、供应商配送时间、库房容量等数据,在EXCEL、统计学等分析方法的
【目的】改善车牌定位的质量,提高车牌识别的正确率和效率。【方法】联合使用阈值分割和区域生长算法进行了车牌的定位,使用垂直投影法进行了字符分割,并使用字符模板匹配的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功能化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性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通过对二氧化硅表面进行修饰改善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难分散性和易团聚性等缺点,
目前计算机视觉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航天航空领域,医疗器械领域、文本文档分析、智能机器人、人机智能交互方面以及视觉交通监管等各个领域。相机标定在计算机视觉的研究之中
文字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具有信息传播、情感传递和视觉审美等功能。如今,随着社会实践和文明进步,文字的视觉审美功能和艺术应用性不断被强调,而信息传播与情感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能力:身体锻炼能力、运动能力、开创创新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保健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等分别加以阐述,并探索培养途径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能力 体育教学 培养方法  1、 研究目的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纯运动性技术教学,加强培养个体的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学生的各项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我培养、自我锻炼和自我养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