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论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空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生习作的总体状况却不容乐观,每遇到作文,大多数学生不是东翻西找、东拼西凑,就是冥思苦想、胡编乱造,对作文有种惧怕心理。学生虽深处农村,却看不到自然的美,农村生活的趣,反之,套话、假话、空话连篇,没有什么具体内容;更有部分学生错别字百出、词不成能句、句不能成文。深究其因,有其客观因素,亦有其主观因素。从客观上讲,学生身处农村,受学习条件、生活环境的限制,阅读量少,词汇积蓄量较贫乏,普通话表达能力低下;从主观上说,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缺乏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习作方法的指导。其实农村特有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有特色的生活实践内容,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来组织教学,将会有利于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下面,本人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激发习作兴趣,增强习作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习作是一种学习,而且是相对枯燥的学习。如果我们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讲究激趣方法,学生惧怕心理何以消除。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捉蟋蟀、捅蜂窝、抓鱼虾等都是他们的课余生活。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感到害怕头疼,但玩起上面的一些事情却十分带劲。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引导,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搜集整理,就会成为他们作文的好材料,学生也乐意习作,渐渐地培养起他们习作的兴趣。
  学生写作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的世界,表达出独特的认识。习作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特别希望习作能够得到肯定。评价时对学生习作中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教师要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在师生思维碰撞过程中有效的引领学生进行新的探究。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巧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评语要以情感人,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增加他们的信心。这样,评语就成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放飞学生心灵的天地,学生才会乐学乐写。
  二、组织开展活动,引导体验生活
  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平时还应给他们多提供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给他们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一篇篇神采飞扬的习作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精心设计组织开展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加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努力创造各种生活实践条件,促使学生自觉主动投入生活实践,并且加于随机引导启发,融作文指导于活动中,就可以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指导观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
  学生文章空洞、干巴,教师总在写作技巧上予以指导,可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叶圣陶在谈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认识水平时强调说:
  “识得深切,写出来当然亲切;识得浅薄,写出来不免浅薄。”所以我们应该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有意识去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从写“有意思”的,过渡到写“有意义”的,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一棵老桑树时,初看,觉得老桑树长得很高大茂盛,与别的桑树没有什么不同。再从下往上一点点细看时,发现了密密枝叶掩映着的细微痕迹:老桑树顶端的两根大腿粗的枝杈被锯掉了,树的身上还被筷子粗的铁丝紧紧地捆绑着,铁丝都拧成了麻花,勒进树皮,变成灰褐色了。但桑树像坚强的战士一样,不怕疼,不掉泪,攒足了劲儿,让被锯掉的地方长出新枝杈,新枝条,让被铁丝勒紧的地方长出更茂盛的枝叶。这个学生由此认识到了老桑树顽强生命力,在习作写道:“老桑树,你真是好样的,我从心眼里佩服你的顽强精神!”
  四、注重阅读积累,提高习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你,或从各种各类传播媒体中汲取优美词句,都会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到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而且而要指导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因此,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并熟读成诵,抄写甚至默写。经过日积月累,精彩的语段读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对比,什么叫比喻、拟人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伴随着一个个段落,连同段落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一旦学生习作时,就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农村小桥流水,山谷田园,民风淳朴,民俗奇特,无不蕴含着知识与神秘。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生活,只要教师有计划地持久地开发学生实践这个写作素材的泉源,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观察生活,体验认识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那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材料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文内容就会丰富充实起来,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一篇篇神采飞扬的习作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其他文献
小学各个年级的小学汉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落实。  汉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对字词的把握、课文的理解要读。可见,朗读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学必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那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朗读大放光彩呢?  一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多种因素相互激发、相互作用、相互推动、螺旋上升的过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健全学生的创新性人格,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去思考与之
期刊
课文即教科书中的正文,教材中的文本;读文即对包括课文在内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作文即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此处涉及学生的日常习作和考场作文以及职业常用的应用文写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求读作结合,就是课文读文作文三位一体。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传统释义  中职院校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
期刊
经过多年反复实践与总结,我认识到要想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得较大容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绝不是只图眼前热闹,走马观花,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
期刊
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要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输新的知识,那便达不到真正教育的意义。在某一方面上来讲,教师在开课前让学生们先自由预习,并提出几点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在做到浏览全文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思考,便达到了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互动的目的。其实历史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门课程,他是一门考究性学科,从一开始带着猜疑,和历史留下的证据与争议通过各种渠道去挖掘真正的历史面目,
期刊
在改革开放、经常腾飞的今天,社会空前活跃,人际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频繁。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各种职业、各种行业,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进行口语交际。而听和说能力是交际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素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积
期刊
一、教学中细节的涵义  细节决定了成败。何谓教学细节?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它短小精悍,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有时细节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个表情,而表现的却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  二、关注教学语言细节  在小学教学中,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上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课,有的老师,他天生就不会儿童化语,如果你安排他上低年级的课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材料,要想学好英语,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糊,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并决定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反之,词汇量越多,词汇掌握得越好,就越能顺利地完成英语考试中各种题型,在应试中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分数。作为英语教师如何使用正确的词汇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
期刊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 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
期刊
情感犹若一部振荡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在教育评论的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动力攻能,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一、情感的内涵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