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化学史”等三门课程进行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模式改革。实践显示,改革方案对促进以上课程与教学具有明显效果,广受好评,该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信息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化学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2-0061-02
  1 课程改革背景
  当今社会,在“互联网 ”浪潮下,信息化已逐渐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在高校,传统面授式课堂由于存在诸多弊端,如无法重复学习、不能自由调控学习进度、持续时间长疲惫感强,以及座位安排不均衡导致听课质量差异大等,已无法满足当今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中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亟待改革。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发展迅猛的教学辅助方式,甚至已成为部分教学的主流教学方式。网络的知识量无比丰富、速度极快,使用又非常便捷,已逐渐在课程与教学中占据不可忽略的地位。随着我国高校信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现状,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
  混合式教学(B-Learning),顾名思义是以一种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它是由传统教学(Face to Face)与利用网络的教学(E-Learning)通过优势互补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2]。
  2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高校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
  网络教学平台种类繁多,本研究主要针对视频课件和音频资料等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依托的网络平台主要选用超星泛雅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喜马拉雅平台等。
  其中,“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实验化学”课程在分别在微信公众号和超星泛雅平台建立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课后习题和补充试题等课程资源,“化学史”课程在喜马拉雅平台建立课程学习辅助音频资源。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和情况,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有效改善教学现状中的不足。
  3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化学课程改革实践
  3.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实践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中,教师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授课形式,网络平台作为学习的有效补充工具。在教学实践中,部分网络资源以设置任务的形式呈现,教师要求学习者在特定章节学习前的特定时间,进行微视频的预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以利于强化和拓展;同时,在课后,教师在特定时段设置练习题,要求学生定时完成,并根据统计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而其它一部分资源内容以课外复习的形式呈现,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
  不同教学班级的任课教师在自己承担课程的班级进行教学实施时,在遵守集体活动要求的基础上采取稍有差异的个性化处理。一部分作为集体任务的是统一要求的,而另一部分可以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不同任课教师的不同班级可以随时发现问题,提出并在教师群内进行讨论,以便随时调整课程方案,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3.2 “实验化学”课程改革实践
  “实验化学”课程的改革已经经历了由微信公众号教学平台向超星泛雅教学平台过渡的数轮实践。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课改组提前一周发布下周要做的公共实验课的内容,包含文档和重点操作示范小视频。学生经过预习过程和预习报告的撰写,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的基本要领,实验课上教师在讲解的同时结合再一次演示,以及与学生互动,学生能够很容易掌握实验的基本要求,并顺利完成实验。
  3.3 “化学史”课程改革实践
  “化学史”课程是仅针对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对于该课程的改革至今已经实施了两年多,历经了三轮教学实践。由于科学史和化学史内容繁多,课时非常有限,在教学中以专题形式代替编年史形式,同时将未涉及的相关内容以音频的形式在喜马拉雅平台进行播报,学生课下以休闲的方式收听,并在最终以终结性测试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检验。这样既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够给枯燥的历史知识引入一些生动的元素,使课程变得活泼有趣,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
  4 研究结论
  以上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改革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既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并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几轮实践中,每年全校各个专业学习本课程的学生有两千左右,教师也有十几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通过率由以前的参差不齐或不甚理想得到了较大改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实验化学”课程的几轮实践中,学生在实验中不再畏难,偷懒现象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很多学生反应实验化学变得非常生动有趣,十分爱上实验化学课。通过对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分析可知,学生的实验数据更加精准。同时,教师的教学风貌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劲头十足,上课都很积极。
  在“化学史”课程的三轮实践中,学生普遍反应了解了很多以前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对化学专业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了,对化学学科的感情也更深了。可见,借古鉴今、通古识今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知识传播和精神品质培养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进行的三门课程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有效促进了教学,与课堂教学真正形成了优势互补,并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不失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模式,值得在相关学科或兄弟院校推广。
  5问题讨论
  在以上课程改革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视频教学资源由于是多名教师在较短时间内突击制作的,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欠缺,视频的录制也并非尽善尽美,还稍有些粗糙,值得改进,甚至重新规划并录制;再如,由于不同班级的授课经由统一管理,在实践中可能存在诸多具体班级的具体问题,给管理者带来诸多不便,任课教师不能直接调控也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值得思考进一步调整方案;又如,在线教学资源已经非常繁多,学生的各科都可能存在一些需要在线完成的任务,学生整体已存在或多或少的疲惫心理,少数学生甚至刷课现象,或互相抄袭答案,以敷衍了事,改进措施值得探讨。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单纯的教学资源的发送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有效替代教师的作用,即使是高质量、精心设计的,也不可能单独构成或主体形成一个完备的教学闭环,这必须要引入教师的足够的互动和反馈,甚至跟踪等主动控制环节,才能最终有效提升网络资源的使用效果。以上问题并不是全部,各个方面还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实现课程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路秋丽,陈聲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2]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4):27-32.
  (编辑:杨梅)
其他文献
机械设计课程不同于其他设计实践类课程,在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创新.本文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分析其在机械设计课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代表了生机与活力,承载着未来和希望。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燕园,同北京大学师生一起谈青春、说人生、话奋斗,共同纪念这
报纸
近年来女权主义运动在韩国风起云涌。韩国的女权主义运动是如何先从网络上开始来形成女权主义意识,又如何形成女权话语并且将其形成为实际行动,女权主义如何由网络活动扩张到
摘要: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在他创作中期,改写了《聊斋志异》中竹青一篇。两篇中关于吴王庙和汉阳的位置关系是不一样。原著中汉阳在吴王庙西面,而太宰治《竹青》中,汉阳在吴王庙东北,那么究竟是蒲松龄原本的位置关系就是错误的,被太宰治改为正确的;还是太宰治在改写的时候对原著有一定的误解。除此之外,关于太宰治《竹青》中春秋的时间设定和清朝科举春闱秋闱也出现了逻辑上的错误。  关键词:竹青;吴王庙;聊斋志异;科
一、根据“木桶学”原理,确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木桶学”原理告诉我们,要使一个木桶能盛更多的水,当务之急不是使长板更长,而是想办法改变短板的现状。如果将木桶的盛
<正> 1994年7月21日,盛夏中的武汉三镇仿佛从天而降刮起了一阵铺天盖地的“红桃K”旋风,川流不息于大江两岸的千百辆公共汽车、电车,几乎同时亮出了红桃K的招贴广告,成为都市
树球通气管施工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木种植与养护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树球通气管为研究对象,通过材料、技术、施工方面的分析总结,使树球通气管的施工技术更加完善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总结出一个科学化的路径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把提高学生
<正>1.概述压力容器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在石油化工、能源工业、制药、军工、航天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是体现我国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取得飞
时代发展至今,对艺术跨界学习的分类及相关优势和缺憾已然成为一个天平的两端,通识教育和专业化教育正如天平两端的砝码,如何趋利,如何培养新时代的美术界人才成为一个可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