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五年制护生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现存问题,讨论如何有效地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五年制护理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五年制护生;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越来越引起重视,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
五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年龄普遍偏小,感情丰富却不稳定,知识基础薄弱,纪律性差,缺少学习积极性,理解、分析问题能力较差。与同在学校里的三年制大专生比,他们的心理压力大,有自卑感。但同时他们的优势也很明显:好奇心强,探索求知欲旺高,在沟通、动手方面能力都比较强。五年的在校时间也让他们学习的知识更为扎实。
二、护理学专业的特点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技能。
三、五年制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存问题
1.教学大纲和教材滞后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学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部分已滞后于临床实践,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临床实践对护理教育新理念、新知识的需求。如《基础护理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和操作在临床中已经被淘汰或者替换,临床护理学科中所讲授的一些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进步与疾病自身的变异,很多也有变化。
2.师资缺乏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护理教师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临床护士转岗;近几年毕业的护理本科学历者;由医学专业毕业或医师转岗者。这三者各有优势与不足,临床护士转岗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比较丰富但缺乏理论基础,毕业生理论知识较广但临床实践能力与经验欠缺,医学专业转岗者医学理论知识丰富,但缺少对护理学科的认识与理解,不能从护理的角度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目前,既有教学经验又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并不多。
3.学生接触临床时间短
五年制学生在校时间为四年,临床实习被安排在最后一年,在校学习又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大多是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如特殊患者的口腔护理、男女导尿术、灌肠法、心肺复苏等。由于模拟人的功能少,不能进行真实的模拟,学生无法预测到在操作过程中突发的各种情况,只能由带教老师补充讲解,同时也缺乏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
四、提高五年制护生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实践过程中,既要提高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也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成功的教学方式从来都不是强化灌输,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师要塑造良好的个人风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态度平和,思维敏捷,内涵与形象并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治学勤奋严谨,对每堂课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准备,做到融会贯通,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获。
2.改进专业课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人文教学
调查发现,大部分五年制护生喜欢生动的课件、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型等,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要强化人文教学,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使教学活动朝着教学目标进行和发展。设置切合实际的模拟临床病例,学生分组就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结合所学习到的知识,完成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
3.强化实验实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护理实验实训课当中,教学方法大都是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专职实验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品,课堂上先由教师做示范,然后由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因为班级人数较多,部分学生看不清教师具体的操作细节,导致操作过程无法顺利完成。实践中发现,“同学之间相互施教,共同学习(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合于五年制护生。具体措施为,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选择每组中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者是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导生)进行示范性教学,然后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各个小组学生分别由导生辅导,同时组员之间进行互助学习。学生在与同伴共同学习时,可以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学到从教师身上无法学到的态度、价值观、技巧和信息。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临床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角色扮演完成操作练习,融入核对解释、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五年制护生课堂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教学水平,还需护理教育者们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潘云.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50-52.
[2]陶新学,黄华.中等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11):60-61
关键词:五年制护生;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越来越引起重视,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
五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年龄普遍偏小,感情丰富却不稳定,知识基础薄弱,纪律性差,缺少学习积极性,理解、分析问题能力较差。与同在学校里的三年制大专生比,他们的心理压力大,有自卑感。但同时他们的优势也很明显:好奇心强,探索求知欲旺高,在沟通、动手方面能力都比较强。五年的在校时间也让他们学习的知识更为扎实。
二、护理学专业的特点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技能。
三、五年制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存问题
1.教学大纲和教材滞后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学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部分已滞后于临床实践,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临床实践对护理教育新理念、新知识的需求。如《基础护理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和操作在临床中已经被淘汰或者替换,临床护理学科中所讲授的一些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进步与疾病自身的变异,很多也有变化。
2.师资缺乏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护理教师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临床护士转岗;近几年毕业的护理本科学历者;由医学专业毕业或医师转岗者。这三者各有优势与不足,临床护士转岗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比较丰富但缺乏理论基础,毕业生理论知识较广但临床实践能力与经验欠缺,医学专业转岗者医学理论知识丰富,但缺少对护理学科的认识与理解,不能从护理的角度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目前,既有教学经验又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并不多。
3.学生接触临床时间短
五年制学生在校时间为四年,临床实习被安排在最后一年,在校学习又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大多是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如特殊患者的口腔护理、男女导尿术、灌肠法、心肺复苏等。由于模拟人的功能少,不能进行真实的模拟,学生无法预测到在操作过程中突发的各种情况,只能由带教老师补充讲解,同时也缺乏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
四、提高五年制护生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实践过程中,既要提高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也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成功的教学方式从来都不是强化灌输,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师要塑造良好的个人风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态度平和,思维敏捷,内涵与形象并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治学勤奋严谨,对每堂课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准备,做到融会贯通,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获。
2.改进专业课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人文教学
调查发现,大部分五年制护生喜欢生动的课件、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型等,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要强化人文教学,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使教学活动朝着教学目标进行和发展。设置切合实际的模拟临床病例,学生分组就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结合所学习到的知识,完成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
3.强化实验实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护理实验实训课当中,教学方法大都是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专职实验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品,课堂上先由教师做示范,然后由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因为班级人数较多,部分学生看不清教师具体的操作细节,导致操作过程无法顺利完成。实践中发现,“同学之间相互施教,共同学习(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合于五年制护生。具体措施为,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选择每组中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者是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导生)进行示范性教学,然后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各个小组学生分别由导生辅导,同时组员之间进行互助学习。学生在与同伴共同学习时,可以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学到从教师身上无法学到的态度、价值观、技巧和信息。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临床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角色扮演完成操作练习,融入核对解释、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五年制护生课堂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教学水平,还需护理教育者们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潘云.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50-52.
[2]陶新学,黄华.中等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