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联合自体DCIK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致敏、细胞因子诱导激活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with Cytokine-induced Killer,DCIK)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探讨D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成DCI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MTT法检测DCIK细胞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活性.经过质量检定合格后,回输给患者.观察输注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患者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情况.结果:①回输给患者的细胞群中,CD3+CD56+细胞占(38.62±9.32)%,其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率为(57.6±2.9)%,回输后患者外周血CD8+、CD56+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6.93±5.78)%、(41.94±13.15)%.②21例患者共接受50例次DCIK细胞治疗,1例接受9疗程治疗,1例接受7疗程治疗,2例接受4疗程治疗,1例接受3疗程治疗,4例接受2疗程治疗,11例接受1疗程治疗.自DCIK细胞回输开始,随访至2009年11个月底,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2~44),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分别为(61.9±18.5)%、(43.1±15.7)%.13/21例(61.9%)持续缓解,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17个月(2~44),共8例复发(1例分子水平复发,7例血液学复发).③21例患者中,DCIK细胞治疗时处于第1次缓解(First complete remission,CR1)期15例,11例持续缓解,4例复发;≥第2次缓解(Second complete remission,CR2)期6例,4例复发,2例持续缓解.④所有患者输注过程安全,无输注相关不良反应,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DCIK细胞治疗明显改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特比萘芬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MIC值;电镜观察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对细胞膜
2月12日,怀化市会同县组织群众在该县沙溪乡双门村6组村民林安林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唱土地”抢救性表演。
35岁的畲族农民蓝友富早上6点不到就赶着自家的耕牛出了家门,昨夜的一宿大雨还没完全停住,山间云雾缭绕,大片的梯田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对于城里人来说,这是个与往常没有什么区别
乌龙山大峡谷地处湘西龙山县境内,其景区开发较早,几乎与张家界和猛洞河同期进入人们视野,也曾一度红火。但后因交通条件落后和周边其他知名景区的崛起而逐渐被人遗忘。乌龙
SnO2纳米晶体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气敏材料及催化材料.概述了纳米SnO2结构液相法可控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介绍了均匀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4种主
在河北5月下旬至6月上旬,砧木和接穗均半木质化前为最佳嫁接时期。接穗为当年生、粗1cm以上的半木质化滑条.
黑龙江省北安市二并镇利民脱毒马铃薯合作社,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合作社建立“合作社+科研院所+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定期为社员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组织社
笔者日前从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获悉,去年以来,该站已成功引进黑花生、黑玉米、黑小麦等32个黑色粮经作物新品种,获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但在推广中,农民却不买账。同样是特色农
介绍海南炼化新建70Mt/a航煤加氢装置开工及运行情况。通过对装置不同阶段生产状况的全面了解,说明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设计的加氢工艺是成功的,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设计
目的 通过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动物模型,观察组胺H4受体拮抗剂JNJ 7777120对AR大鼠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