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语文课(节选)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不懂的教材处理
  
  对教材的处理是教师备课并展开教学的第一步,文本解读历来为语文教师所重视,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甚至被有些专家上升到“教师第一科研能力”的高度。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确实让人无法看懂。
  率性而为。有些教师在解读教材时的随意性较大,率性而为的成分多了些,有的甚至到了“文本解读我做主”的地步,囿于自己的认识,任凭自己的感觉,顺从自己的喜好,似乎文本是想怎么解读就可以怎么解读的,或者是我愿意解读什么就解读什么。在这样的教师的“感召”下,学生自然也是如此。于是,文本的“超常规”解读也就屡见不鲜了。于是,在我们有些语文课堂上,“惊人的发现” 层出不穷,“新奇的见解”石破天惊。问之,则曰:“动态生成。”的确,“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但是恕我孤陋,这样的“动态生成”实在让人难以看懂。
  实事求是地说,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该是有“谱”的,无论我们怎么解读,也无论课堂怎样生成,其根基都应该是文本本身,是文本已经呈现的或虽未呈现但有可能包含的内容,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超越文本的解读和生成。一句话,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也好,动态生成也罢,都要“靠谱”。
  剑走偏锋。还有些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放着通衢大道不走,而是“抄小路”前行,专门去做一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使文本解读偏离了正常的航线。举个例子,曾经听过一节课,讲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授课教师的着力点不在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上,不去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也不去分析人物的性格和环境的作用,而是纠缠于“祥林嫂的死,柳妈有没有责任”“阿毛怎么就会被狼吃了呢”等一些鸡毛蒜皮甚至没有答案的东西上,置文本的主线和主要内容于不顾,这样的文本解读,重点如何体现?难点何以突破?很是让人费解。
  当然,文本的有些细节有时是要去“抠”,但教师要有眼光,“点”要选准,要“抠”出其背后的东西,要“抠”出价值。我倒觉得,如果在教学《祝福》时,在把握了整体和重难点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去探讨一下为什么祥林嫂改嫁给贺老六后人们依然还是称她为“祥林嫂”而不是“老六嫂”等细节,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的。
  语文教师还是应该实实在在地走进教材,认认真真解读和处理教材,读懂文本表面的意思,读出文本背后的意蕴。只有这样,教学时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还是余映潮老师说得好:“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
  
  看不懂的课堂组织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时下的某些语文课堂,那非“乱”字莫属。
  如今的有些语文课看上去很“唯美”,但仅仅是也只能是“看上去”,褪去了这一层“美的外衣”后,其内在是不是还能依旧美丽?“温度失控”。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冰冷”的,是没有生气和活力的,缺少了应有的“温度”和课堂的张力。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则“升温”迅速,原来死气沉沉、沉寂一片的课堂变成了笑声掌声不断、热闹纷繁的课堂。但凡事过犹不及。我们应当看到,有些语文课堂的“温度”正在失控。“温度失控”表现在语文课堂上,就是问题的铺天盖地、讨论的无序泛滥、拓展的漫无边际、解读的随心所欲、对话的层出不穷、掌声的此起彼伏。这是正常的语文课吗?这样的语文课堂和一盘散沙又有何异?要知道,课堂“温度”的失控,课堂热闹的背后,是多少虚无和无序在作祟!而“活而不乱”“动静有序”“张弛有度”才是我们追求的一种课堂境界。
  “选美盛行”。“选美”“赏美”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流行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股“选美”之风就开始盛行了起来。一节语文课,教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品味的时间很少,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粗线条地勾勒一下文本的大概,就急匆匆地让学生从文本中选择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地方来进行所谓的赏析,结果弄得课堂毫无章法,陷于一种七嘴八舌、你抢我夺的混乱状态。这种“选美”“赏美”的现象充斥着语文课堂,是为了发挥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么?从理论上来说似乎应该是的,但又觉得如此操作实乃仅得皮毛而已,这多少有些让人看不懂。
  “技术泛滥”。教学是一种技术,但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又都不能仅仅是技术,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今有些语文课堂真的到了“技术泛滥”的程度了。一是借用外部的技术。最典型的就是多媒体运用的泛滥,有些语文课甚至到了“无多媒体不能上”的地步。我曾在一篇文章里用“PPT别让学生沦为看客”为标题来说明这种现象对语文教学的危害。二是挖掘内部的技术。我们看到,现在有很多语文课堂,特别注重并自信于对方法的传授,左一个方法,右一种技巧,寄希望于“一招鲜,吃遍天”,将语文教学弄得和数理化别无两样,毫无语文应有的“味道”,这也就难怪会有人说“什么课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了。语文教学真的就只剩下“技术含量”了?这实在叫人难以看懂。
  语文课堂,还是要朴素一些,再朴素一些;真实一点,再真实一点。语文课应该遵循并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让人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也真的很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听到“什么课都不是,就是语文课”这样的评论。
  推荐理由:时下语文课确实有博文所述的乱象。为何乱?笔者认为,是太看重形式,而没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质问题,即,我们要教什么,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心中时时想着它,多半就不会乱了。
其他文献
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是重视读,特别是大声朗读。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聆听老师的朗读,即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感受。  文史学家罗庸回忆初中的学习时说,语文老师的朗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先生操着本色的宝坻土音,声如洪钟,语言缓慢而沉着有力,读本文时抑扬顿挫,一字不苟,尤其是语势的转折,虚字的照应。经他一念,整篇文章就像一个人在面前说话一般,不待解释,已大部分明
本文中心思想是提示那些对电子天平校准不了解或不重视的人们,电子天平的校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近年来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所以加强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迫在眉睫。正确认识加强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师范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以及高校师范专业职业技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师范专业 学生 职业技能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很
石中英在《什么知识最具教育价值》中指出,比较和判断某种知识教育价值大小的标准有三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
双语教学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开拓学生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以模具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为例,通过对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本专业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改革提供参考。  双语教学 复合型人才 模具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为与世界接轨,我国迫切需求专业知识强、外语水平精湛的复合型人才。双语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
目的:分析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优点及其不足。方法:52例患者共71处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52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1期愈合。49例恢
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治疗观念也不断更新。之前一般先口服降糖药,而且从一种药小剂量开始,然后再根据血糖的程度增加降糖药的剂量或种类,现在提倡一旦确诊糖尿病且血糖明显升高(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就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诺和灵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我的好多事情都是学生帮我完成的。虽然不符合有关规定,但我坚信,懒惰的老师会培养勤劳的学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老师包办代替,就会收到最佳效果。  比如,批改默写之类的工作,就是请学生帮我做。我会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在默写完毕之后,负责批改的同学则来领任务。负责批改的一般都是我挑选的语文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  有一天,小张同学对我说:“老师,我也想批改默写。”我说:“为什么?”小张说:“因为我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005  中药口服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中医包括妇人腹痛、癥瘕、带下等,多由于正气不足,外邪内侵或房事不洁,外邪入侵,入里化热,热灼津血,血液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进行辨证施治。  热毒炽盛型:主症:发病急骤,腹痛剧烈,拒按,伴高热,带下色黄,质黏稠,味臭秽。小便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
刘冬岩在《视觉思维对教学的启示》一文中解释了“视觉思维”的内涵:视觉感官对外部刺激进行反应形成“视觉意向”,并以此为中介,在观察、想象、构绘三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