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不足相关论文
摘要: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常见病因,在运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
正气不足、邪入少阳宜益气扶正、和解少阳为主,辨证论治,同时配合阿昔洛韦滴眼液及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并同时配合硫酸阿托品滴眼......
盛夏炎炎,天暑地湿,人在其中,若正气虚弱,或因劳倦伤津耗气,或因饥渴元气亏乏,致使正气不足以抵抗暑热之邪,很容易感受暑热之病。除了“绿......
中医讲的虚,是正气不足引起,多发于重病、久病之后,患者身体抗病能力低下,身体虚弱,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
强直性脊柱炎(AS)属中医“痹证”、“骨痹”、“肾痹”等范围。其发病与正气不足、感受外邪、经脉不畅、气血受阻有关,中药在治疗AS方......
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1]。痹证首见于《内经》"肢节痛""骨......
1病因病机乳腺癌在中医里被归为“乳岩”范畴,认为其发病与正气不足和情志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外证医案汇编》认为“乳岩乃正气虚......
面瘫属中医学“口眼歪斜”范畴。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常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
结合近10年中医药辨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研究,从UC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口服及灌肠方药4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UC的病因为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005 中药口服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中医包括妇人腹痛、癥瘕、带下等,多由于正气不足,外......
中医认为结直肠癌主因正气亏虚、气血瘀滞、毒邪旺盛合而致病。临床上,正虚、血瘀、癌毒也是肿瘤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正虚......
感冒的病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该书在“伤风方”论中论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时指出:“感冒风邪,发热头痛......
癌,中医称“岩”、“职聚”、“瘸瘕”。由于正气不足,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日久凝聚而成。乳岩:多发于40岁。60岁妇女,常无意中发现......
通过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探讨,结合现代医学临床试验和研究,阐明肝纤维化发病是由外因疫毒之邪侵扰机体和内因正气不足,脏腑功能......
答: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是外感热性病由阳转阴,正气不足,抗病机能减退的开始阶段,它属于脾胃虚弱,邪从寒湿而化所致的脾阳不运的......
脓毒症作为一种颇为棘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目前其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使得脓毒症死亡率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故探究......
所谓“春风十里不如你”,但早春的风远没有你想象中的温柔,它当然可以吹绿大地,也可以吹出很多疾病。《黄帝内经》记载:春伤于风,......
春季是鼻炎、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中医认为,过敏体质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不足、肺卫不固,风、寒、燥、火、湿等病邪......
冬春季节是感冒和流感的高发期,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时,抵抗风邪的能力下降,受到风邪的侵袭,容易患感冒......
<正>跟痛症属中医"伤筋"、"痹证"等范畴。足跟部处于身体位置中最低处,阴寒湿冷易入侵足跟部,若正气不足,外邪侵袭下足跟部气血阻......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思想贯穿全书。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病因有多种,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表现形式亦存在多样性。《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