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个人特质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来源 :网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e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但毛泽东的个人特质不可或缺。毛泽东胸怀大志,刻苦读书;深入实际、注重调查;坚持信仰,百折不挠;依靠人民,善于斗争。毛泽东的个人特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个人特质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最早的,与一些留法留俄的共产党人相比较,他所读的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也不是最多的,在1935年遵义会议之前,他在党内的地位和领导职务也不是最高的。但为什么毛泽东会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会以他的名字命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固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但也离不开毛泽东个人的特质。毛泽东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观条件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胸怀大志,刻苦读书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瓜分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严酷的现实,使年轻的毛泽东产生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念头。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离韶山五十里的湘乡县东山小学堂读书。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2]
  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社会,发出“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3]的呐喊。
  毛泽东坚信,学习是改造的武器,他“象牛闯进了菜园子”,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外著作。毛泽东一生求知欲极强,酷爱读书。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他一生都在与书为友,书籍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以多种方式坚持读书学习。《毛泽东传》最后一章“临终的日子”记载着这样一段感人的文字:
  “从九月七日到八日下午,已在垂危中的毛泽东仍坚持要看文件、看书。七日这天,经过抢救刚苏醒过来的毛泽东示意要看一本书。由于声音微弱和吐字不清,工作人员没能明白是要哪一本书。毛泽东显得有些着急,用颤抖的手握笔写了一个‘三’字,又用手敲敲木制的床头,工作人员猜出他是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毛泽东看了几分钟,又昏迷过去。根据医疗组的护理纪录:八号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十一次,共二小时五十分钟。他是在抢救的情况下看文件看书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毛泽东最后一次看文件,是八日下午四时三十七分。在心律不齐情况下,看文件时间长达三十分钟,这离他去世只有八个多小时了。”[4]
  毛泽东不仅专注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还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他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5]《毛泽东选集》1-4卷中使用中国成语典故就有上百条。许多著名论断无不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诸如:以“实事求是”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表述马克思主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实践第一”的哲学思想;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阐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等。
  毛泽东胸怀大志,加上其通过读书获得的深厚全面的哲学、历史、文学等功底,使其在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用,既呈现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又极具鲜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
  二、深入实际、注重调查
  毛泽东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提倡读有字之书,更以实际行动读无字之书。他曾说,知识分子是最无知识的。意思是书本得来的知识,在其未与生活实际结合之前,算不得真正的知识。他主张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多次游学,读“无字之书”,毛泽东1917-1918年毛泽东利用寒假、暑假游学三次,身无分文、一路乞讨,但是心忧天下,了解中国国情,写了很多笔记和心得。毛泽东对调查研究是非常重视的,有过不少经典的论述。他曾响亮的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1930年就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6]毛泽东亲历实地调查研究。据他自己统计,仅土地革命前7年,他在湘赣闽等农村就做了14次实地调查,平均一年做两次。[7]
  毛泽东非常注重对中国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这一特殊品格,是他能够担负起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极其重要的主观条件之一。加上他极为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使他能够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三、坚持信仰,百折不挠
  在血雨腥风的年代,坚持信仰并不容易。“一大”代表13人就走过三种不同的人生道路:大多数人如毛泽东、董必武等始终坚持信仰,站在革命的潮头,成长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49年的政协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国家主席,董必武为国家副主席;有的如包惠僧、刘仁静在大革命失败后脱党;有的如张国涛、周佛海、陈公博叛党甚至沦为汉奸。   毛泽东一生的道路很不平坦,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曾经因为坚持在实践中获得的正确“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而“三落三起”。每次“落”,他都不消沉、不懈怠,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向所谓的权威挑战,不怕打击、不讲个人得失,都能顾全大局,积极工作,努力学习,很多马列书籍就是在这期间读的。毛泽东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消沉,他后来回忆说:“他们迷信国际路线,迷信打大城市,迷信外国的政治、军事、组织、文化的那一套政策。我们反对那一套‘左’的政策。……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8]
  正是由于他对真理异乎寻常的顽强坚持,才成就了他异乎寻常的人格和功业。因此,信仰坚定、百折不挠的特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四、依靠人民,善于斗争
  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毛泽东依靠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对人民群众产生了无限的爱。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曾为百姓的生活困苦而落泪;1954年淮河大水,得知灾民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消息他哭了;1975年,河南水灾,始终心系灾区的毛泽东又流下了眼泪。
  列宁指出:“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9]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是斗争的一生。毛泽东深刻分析“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10]作为一介书生的毛泽东,却响亮地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的论断。斯大林佩服地指出,“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11]毛泽东在纷繁复杂的革命形势中,独辟蹊径,依靠人民,找到了武装斗争这条新路,指引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任何一个轻视武装斗争,也不能正确指导革命武装斗争的人,是决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领袖责任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绝非偶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时势造英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固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但毛泽东的个人特质不可或缺。今天我们强调毛泽东个人特质在毛泽东思想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想让大家在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时,从他身上得到些许感动和正能量,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5.
  [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8.
  [3]梁柱.毛泽东思想若干理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
  [4]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784-1785.
  [5][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542.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
  [7]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8]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22.
  [9]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1.
  [11]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7.
  作者简介:王勇(1981—),男,安徽霍山人,法学硕士,安徽建筑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根据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的要求,2013年5月27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财税〔2013〕37号”营改增新文件——《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作为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的政策依据。与之前的试点政策相比,梳理“营改增”试
期刊
【摘 要】在现代性的视角之下,迪蒙巧妙提出了“当价值与‘社会实在’分离的现代意识形态路遇‘嵌入型’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之时,两者相互构建现实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作者那里转换为处理整体思维与个体主义的博弈与讨论,本书系统全面的回答了作为等级的个体主义兴起后,价值与思维、整体与个体、应然与必然的关系,但毕竟只是作者对其自身文化的总结,对我们而言,其方法论上的比较层面更有利于我们去反思当下“
期刊
【摘 要】对于杨朱的“为我主义”历来争议颇多,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杨朱的“为我主义”。  【关键词】杨朱;为我主义  战国时期的杨朱因为倡导“为我”学说,而被很多后人所诟病。比如孟子说其“无君”、“禽兽”,《列子·杨朱篇》中又把他描绘成一个极端的纵欲主义者。这样,杨朱及其学派蒙受了千载恶名。时至今天,仍然是谈起杨朱的“为我”,人们便于“极端利己”、“损人自利”联系起来。其实,杨朱及其学派的“为
期刊
【摘 要】本文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案例,以专业类竞赛活动为龙头,以创业创新、文体等竞赛活动为辅助,搭建具有商科类专业特色的“一二三三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并将此项目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逐步向前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科技竞赛;体系;高职院校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
期刊
【摘 要】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大纲在2013年10月14日出炉,与往年考试大纲相比,既有重大变化,又有不变之处。本文首次阐述了2014国考申论的不变之处,其次,分析了2014国考申论的变,同时,就如何应对2014国考申论的变与不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考;申论;考试大纲  1.前言  2014年国考,共有152万人资格审查合格,这一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平均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在研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分析运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作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快乐体育;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最早是在日本全国学校体育研究协议会上提出的。其意思简单地说就是把运动作为追求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把运动作为学生今后生活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至终身,并用以完善人的身心
期刊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需求,打破图书馆传统服务的旧习,强调多元文化建设和读者服务的必要性,探讨多元文化建设和读者服务在图书馆实行量化管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多元文化;读者服务;量化管理  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各行各业都在跟新促变。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体系也应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旧观念,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机构,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改革更新
期刊
【摘 要】外聘教师教学是许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学校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外聘教师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优化管理,是外聘教师管理重点。本文以南信院素教部为例,从以制度管人、多渠道督人、以奖惩激人、以服务暖人、以真情感人角度说明如何优化外聘教师管理,为其他院校外聘教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化;外聘教师;管理  外聘教师教学是许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然而
期刊
【摘 要】目前边疆高职院校的人才队伍存在总体数量不足,专业结构失调,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奇缺,生师比失衡与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作者从创新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注重“量”的扩充和“质”的提升,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方面阐述了加强边疆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云南边疆;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对策  边疆高职院校多为从中专升格而成,随着转型的
期刊
著名美学家郭因所著《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是本“大美学”。我在书中读了他探隐发微、深思远虑的关于哲学与美学独到的见解,给人“振聋发聩”的启迪和教育,让我大开眼界,美真的无所不在,不仅有艺术美,而且在生活与生产各个方面都与美有关。尤其书中言简意赅短语,更给人以“醍醐灌顶”感觉,真是恨读晚矣!如郭因说:“美学应当是、也必然是一门指导人们的美化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科学”。(引《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P29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