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驱动、四段递进、五维协同”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体系建设与实践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o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通过合理整合和优化配置校内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资源,大力开拓校外电子信息类企业实践教学资源的新方法,强化教学、实验、实践、机制之间的协调配合,研究并实践了“双线驱动、四段递进”实践体系架构、“五维协同”工程实践创新平台、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等地方工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了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
其他文献
实证类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大多针对单一媒体进行,时间成本高、主观性强.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媒体、多终端的异源信息为网络舆情分析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本研究聚焦高校疫情管控过程中所出现的舆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频分析与LDA模型的舆情情感分析方法.通过网络爬虫采集2021年8~10月关于“开学全封闭管理”与“国庆如期放假”的舆情数据,在进行数据清洗与分词处理之后,利用TF-IDF算法提取高频词并构建词云,通过LDA模型提取舆情的主题进而进行舆情分析.以跨媒体的高校疫情管控舆情实例进行验证,结
教学督导对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督教关系、督导机制、督导反馈、督导工作形式、评价标准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督导队伍建设,督导结合、以导为主,改革现有督导机制,建立定期督导通报制度,延展督导范围、丰富督导工作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运行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对基于标识带导航的自动导引车(AGV)对中心线提取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应用计算机视觉原理,设计了一种导航标识带识别与中心线提取方法.首先对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化、图像滤波、图像分割、图像边缘检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作图的标识带中心线提取方法,并根据中心线方程解算出偏角和偏距等信息;最后将上述过程整合,基于MATLAB设计了导航标识带中心线提取系统,通过多次实验测试表明设计的系统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本文分析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以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多渠道探索了“三三五”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即建立了三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了三类型科研合作,制定了五支撑机制.同时分享了产学研合作成果,为材料类专业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借鉴.
现阶段,大学校园的危机氛围不仅影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也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对大学校园的危机氛围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以及调研访谈的形式,先对高校校园危机的初始指标进行识别,之后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出能够高度代表其他校园危机的危机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因子结构模型,并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大学校园危机氛围产生的危机程度依次由高到低为:校园环境危机因子、校园安全危机因子、校园考试危机因子、校园就业危机因子以及校园毕业危机因子,且由五因子构成的因子
传统的机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受到教学理念和实践手段等因素的制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重构机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本文讨论了重构机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若干关键问题,分析了体系重构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其创新点在于:在理论教学环节增设三维上机实验内容,强化学生三维设计能力的培养,有机地串接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课外竞赛等实践环节,重构全程体认式机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重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能把机械设计实践与社会需求、学科竞赛相结合,拓宽机械设计实践选题,推动三维软件在机械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大学数学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数学教学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针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探索教学改革问题.首先,提出了以学生个体为核心,以相关项目驱动为特色的线上线下特色教学.其次,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考核和反馈的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最后,通过打造“三三制”的教学模式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大学数学相关课程改革,有利于高等院校实施和普及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教育,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拓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立足新工科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探索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非工程类专业基础课——“仪器分析”课程改革.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现状,更新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体系,采用主讲教师主线教学、工程师案例解读、仿真模拟实践、与相关课程融合实践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中勤思考,多实践,具备污染源强识别、成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意识.“仪器分析”课程改革为高校专业课程的改革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教学高度融合、相互协同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本文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将“SPOC”、“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模式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精讲多练、积极开展有效讨论,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编程、会表达”的“四会”素养,以期探索一种可行、可信、可用的混合教学方式,促进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推动高校思政工作新的热点,但现阶段,“传道”与“授业”并不能无缝对接,思政工作没有突出“行业特色”,仍存在空泛化的困境.本文依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高分子化学”的教学实践,突出“航空特色”,从改革教学目标,挖掘思政素材、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思政元素融入路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探索工科专业课程突出行业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