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帮手,是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纽带。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态度,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学生思想觉悟、制度管理、培训引导、互相沟通等方面找到应对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和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更好的服好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78-02
在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下,高职院校扩招力度加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干部规模随之增长,职业教育已从专业化转为大众化,这会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许多问题。虽然学校都建立相应的学生工作团队,由于各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不均,给辅导员老师常规工作带来许多问题,学校事务的传达、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知晓与掌握等,许多事务都要依赖班级干部。学生干部队伍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学生干部在学校常规管理中起着领头示范的作用,普通同学相对于学生干部而言,在学生组织中处于被领导地位,学生干部工作已成为学校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工作效率的好坏都是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普通同学如对学校有关教育管理工作有不了解的,学生干部就要依据学校的相关要求及时向班级同学做好解释,这样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的发生,为学校管理工作增加有力保障。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干部的原因
当前,高校学生中争当学生干部的这一现象,已成为新生进校的一大热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引起的:
(一)家长期望和社会压力的影响
受一些社会舆论引导,学生家长普遍认为,进入学校担任学生干部就证明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好,因此有意识的叫孩子努力去争取,这样就形成新生进入大学时积极去参加学生干部的招聘。同时,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学生干部在高校中有较高的评价,成为了新生努力的目标。
(二)学生自身的喜好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日益健全,大学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可以更多的锻炼自己,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就业压力的加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人数剧增,用人单位要求的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高职学生。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参加学生干部队伍,成为就业的重要优势。
二、当前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学生干部工作是为学校老师、普通同学服务的,没有任何报酬和特权,工作要求决定了其性质。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对学生干部的角色、能力、人际关系、责任心、工作态度、成绩优异等提出了更多的希望与要求。与此同时学生干部会出现一些心理、生活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
(一)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处理不恰当
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学习才是第一要务。而一些学生干部过于看重自己的干部身份而忽视了自己的学生身份。由于担心在工作过程中未能完成好老师和同学所交办的任务,就会在大家心目中丧失地位。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他们就不得不想办法去开展好工作,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就减少。其他同学都在为自己将来进入社会找工作而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而学生干部为了完成老师和同学交办的任务,把自身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为其他同学服务上,工作中认真努力,脚踏实地完成老师交办的各项任务,但上课缺席现象增多,耽误了学习时间,导致成绩不合格。本来进校时成绩都十分优异的学生干部,因为一些工作而耽误了学习,学习成绩的下滑,给自己带了许多的影响,失去了很多学校的评优、推优、奖助机会。导致许多学生干部努力工作之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工作心理受到影响,失去了工作热情,影响工作的正常进展。
(二)学校舆论压力
学校也是一个小型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在校园盛行,在一些学生干部中客观存在。部分学生干部严重脱离组织,把学校赋予的权利滥用,个人谋私情况比较严重,学生干部利用权力获得各种利益,部分学生干部之间相互争夺利益,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普通学生对干部同学产生强烈不满情绪,不愿意从事学校学生干部工作。但也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学生干部的具体工作性质,错误的认为从事学生干部工作就会影响自己学习,认为学生干部都是为其他同学服务的,加之一些学生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工作效率、威信也有待提升。部分学生干部工作得不到其他同学的认可,也是学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之一。
(三)参与的热情阶段性
学生干部在加入干部队伍前,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全方位的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工作呈现最佳状态;但加入学生干部队伍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特殊性、对学校环境的进一步熟悉,工作的热情就慢慢的减退,有些同学甚至离开学生干部队伍。要想当好一个好的学生干部是需要耐性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项任务圆满完成。
(四)功利化思想严重
学生干部就像社会的一个小集体,腐败现象在学生干部队伍中也有体现,有些学生干部不为其他同学尽职尽责服务,反而把什么利益都留给自己,完全忘记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责任和目的。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干部为了自身利益,利用自身的权利优势,采用不公平的方式去获取荣誉。
(五)以自我为中心
学生干部的本质就是服务,帮助老师和同学做好事,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但一部分学生干部在对待普通同学时,作出一副领导的架势,不尊重他人。在工作开展时,光说不做,严重缺乏工作的实干精神;荣誉面前抢在别人前面;在学校各项管理中搞特殊化,导致其他同学意见多。
(六)工作责任心和创新意识不强
在平常工作开展中,有部分学生干部没有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没有尽到自身的工作职责,没有完成学校领导老师所交办的任务,欺上瞒下。特别是遇到个人事务需要协调时,害怕得罪人而出现工作漏洞。在工作开展时,按部就班,没有创意,不主动积极思考问题。
(七)团队意识不强
部分学生干部心态不平和,无法忍受别人比自己能力强,在私下不按规定做事,拉小团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没有整体凝聚力,给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四、应对措施
如何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保证他们顺利开展工作,毕业后又如何顺利地适应社会,这是我们学校学生管理者工作的目标。
(一)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引导
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学校各职能部门应多关心和帮助学生干部队伍,在各方面加大投入,建立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专职学生管理老师要深入到学生干部队伍当中去,了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他们要尽量少批评,多给予鼓励,以免打消工作热情,帮助他们改正工作中的不足。
(二)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严格,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应坚持德才兼备、品学兼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赏罚分明等原则。这是加强学生干部管理,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干部在认知过程中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学生干部培训
利用专题培训、党校培训、社会实践等形式定期对学生干部进业务学习和指导,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品质建设、能力建设、行为建设等,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端正工作作风。
(四)加强院系之间的工作交流
利用院系工作之间的衔接关系,定期开展院系学生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彼此交流工作体会、工作经验,同时更多的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意见,也对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国亮.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李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3月.
[3]吴晓晴.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7月.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78-02
在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下,高职院校扩招力度加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干部规模随之增长,职业教育已从专业化转为大众化,这会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许多问题。虽然学校都建立相应的学生工作团队,由于各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不均,给辅导员老师常规工作带来许多问题,学校事务的传达、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知晓与掌握等,许多事务都要依赖班级干部。学生干部队伍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学生干部在学校常规管理中起着领头示范的作用,普通同学相对于学生干部而言,在学生组织中处于被领导地位,学生干部工作已成为学校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工作效率的好坏都是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普通同学如对学校有关教育管理工作有不了解的,学生干部就要依据学校的相关要求及时向班级同学做好解释,这样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的发生,为学校管理工作增加有力保障。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干部的原因
当前,高校学生中争当学生干部的这一现象,已成为新生进校的一大热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引起的:
(一)家长期望和社会压力的影响
受一些社会舆论引导,学生家长普遍认为,进入学校担任学生干部就证明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好,因此有意识的叫孩子努力去争取,这样就形成新生进入大学时积极去参加学生干部的招聘。同时,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学生干部在高校中有较高的评价,成为了新生努力的目标。
(二)学生自身的喜好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日益健全,大学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可以更多的锻炼自己,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就业压力的加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人数剧增,用人单位要求的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高职学生。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参加学生干部队伍,成为就业的重要优势。
二、当前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学生干部工作是为学校老师、普通同学服务的,没有任何报酬和特权,工作要求决定了其性质。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对学生干部的角色、能力、人际关系、责任心、工作态度、成绩优异等提出了更多的希望与要求。与此同时学生干部会出现一些心理、生活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
(一)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处理不恰当
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学习才是第一要务。而一些学生干部过于看重自己的干部身份而忽视了自己的学生身份。由于担心在工作过程中未能完成好老师和同学所交办的任务,就会在大家心目中丧失地位。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他们就不得不想办法去开展好工作,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就减少。其他同学都在为自己将来进入社会找工作而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而学生干部为了完成老师和同学交办的任务,把自身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为其他同学服务上,工作中认真努力,脚踏实地完成老师交办的各项任务,但上课缺席现象增多,耽误了学习时间,导致成绩不合格。本来进校时成绩都十分优异的学生干部,因为一些工作而耽误了学习,学习成绩的下滑,给自己带了许多的影响,失去了很多学校的评优、推优、奖助机会。导致许多学生干部努力工作之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工作心理受到影响,失去了工作热情,影响工作的正常进展。
(二)学校舆论压力
学校也是一个小型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在校园盛行,在一些学生干部中客观存在。部分学生干部严重脱离组织,把学校赋予的权利滥用,个人谋私情况比较严重,学生干部利用权力获得各种利益,部分学生干部之间相互争夺利益,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普通学生对干部同学产生强烈不满情绪,不愿意从事学校学生干部工作。但也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学生干部的具体工作性质,错误的认为从事学生干部工作就会影响自己学习,认为学生干部都是为其他同学服务的,加之一些学生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工作效率、威信也有待提升。部分学生干部工作得不到其他同学的认可,也是学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之一。
(三)参与的热情阶段性
学生干部在加入干部队伍前,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全方位的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工作呈现最佳状态;但加入学生干部队伍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特殊性、对学校环境的进一步熟悉,工作的热情就慢慢的减退,有些同学甚至离开学生干部队伍。要想当好一个好的学生干部是需要耐性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项任务圆满完成。
(四)功利化思想严重
学生干部就像社会的一个小集体,腐败现象在学生干部队伍中也有体现,有些学生干部不为其他同学尽职尽责服务,反而把什么利益都留给自己,完全忘记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责任和目的。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干部为了自身利益,利用自身的权利优势,采用不公平的方式去获取荣誉。
(五)以自我为中心
学生干部的本质就是服务,帮助老师和同学做好事,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但一部分学生干部在对待普通同学时,作出一副领导的架势,不尊重他人。在工作开展时,光说不做,严重缺乏工作的实干精神;荣誉面前抢在别人前面;在学校各项管理中搞特殊化,导致其他同学意见多。
(六)工作责任心和创新意识不强
在平常工作开展中,有部分学生干部没有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没有尽到自身的工作职责,没有完成学校领导老师所交办的任务,欺上瞒下。特别是遇到个人事务需要协调时,害怕得罪人而出现工作漏洞。在工作开展时,按部就班,没有创意,不主动积极思考问题。
(七)团队意识不强
部分学生干部心态不平和,无法忍受别人比自己能力强,在私下不按规定做事,拉小团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没有整体凝聚力,给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四、应对措施
如何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保证他们顺利开展工作,毕业后又如何顺利地适应社会,这是我们学校学生管理者工作的目标。
(一)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引导
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学校各职能部门应多关心和帮助学生干部队伍,在各方面加大投入,建立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专职学生管理老师要深入到学生干部队伍当中去,了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他们要尽量少批评,多给予鼓励,以免打消工作热情,帮助他们改正工作中的不足。
(二)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严格,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应坚持德才兼备、品学兼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赏罚分明等原则。这是加强学生干部管理,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干部在认知过程中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学生干部培训
利用专题培训、党校培训、社会实践等形式定期对学生干部进业务学习和指导,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品质建设、能力建设、行为建设等,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端正工作作风。
(四)加强院系之间的工作交流
利用院系工作之间的衔接关系,定期开展院系学生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彼此交流工作体会、工作经验,同时更多的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意见,也对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国亮.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李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3月.
[3]吴晓晴.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