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价运行特征及调控建议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enna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采取扩大生产、搞活流通和加强监管等综合措施的调控下,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未来一段时期,总需求放缓、通胀预期减弱、猪肉价格上涨周期趋于结束和粮食丰收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预计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物价涨幅4%的调控目标可望实现。因此,今年后期,物价调控的重点应为资源价格改革和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
   一、当前物价运行形势及特征分析
   (一)居民消费价格高位回落,物价上涨结构性特征依然突出
   2012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同比平均上涨3.9%,涨幅低于2011年1.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低于全年4%的调控目标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CPI同比上涨3.8%,农村上涨3.9%。1~2月,食品和居住价格累计同比平均分别上涨8.3%和2.0%,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3和4.4个百分点;食品和居住分别拉动CPI上涨2.66和0.33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68.3%和8.5%,两类价格对CPI的贡献率为76.8%,表明物价上涨主要由食品和居住价格拉动,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依然突出。从影响因素看,1~2月,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分别拉动CPI上涨2.4和1.5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61.5%和38.5%。
   (二)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
   分类别看,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从历史数据看,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一直处于下跌态势,即使在物价上涨时期也是如此。如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9%,上述三类价格则分别下降1.5%、0.7%和0.9%。而进入2011年以来,这三类类价格也出现上涨。2012年1~2月,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价格累计同比平均分别上涨8.3%、3.7%、3.6%、2.5%、2.6%、0.1%、0.1%和2.0%,表明2011年以来物价涨幅范围有所扩大,值得关注。
   (三)工业生产者价格延续回落态势,上下游价格走势出现分化
   2012年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累计同比平均上涨0.4%,比去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2011年7月以来,以PPI为代表的上游价格高位回落,上游价格与CPI为代表的下游价格的涨幅差逐步缩小,2011年10月份以来,两者走势出现分化,上下游价格倒挂。2012年1~2月,CPI与PPI涨幅之差分别为3.8和3.2个百分点,上游价格向下游传导的压力有所减轻。
   (四)房价调控效果初显,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
   2012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平均上涨0.12%,涨幅比上月回落0.56个百分点,新建住宅价格环比平均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05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平均下降1.46%,跌幅比上月扩大0.2百分点,环比平均下跌0.12%,环比下跌幅度比上月缩小0.04个百分点。
   二、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走势预测
   当前我国经济在政策调控和“稳中求进”基调的引导下呈平稳回落态势,经济的回调减轻了物价上涨的总需求压力,加之通胀预期减弱和以猪肉、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趋稳,有利于今年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全年物价涨幅4%的调控目标可实现。
   (一)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
   1.物价上涨的总需求压力有所缓解
   进入2012年以来,经济平稳回落的趋势进一步确立,我国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双双放缓,出口需求大幅回落,我国工业进入去库存阶段,相关行业生产收缩,工业增加值增速超预期下滑。从三大需求面看,2012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比去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4.7%,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0.8%,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出口名义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落14.4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9%,比去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贸易逆差42.5亿美元,其中2月贸易逆差3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2年,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继续落实和深化将抑制投资增速;前期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和当前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政策尚未出台,导致消费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出口需求进一步放缓。初步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较2011年有所回调,物价一般是总需求的滞后指标,因此,总需求的放缓将有利于缓解后期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
   2.通胀预期明显减弱
   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一般与前期或前几期物价水平密切相关,近几个月来,我国物价明显回落,居民通胀预期有所减弱。据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012年一季度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19.7%,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3.2和2.4个百分点;62.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5.9和4个百分点,34.9%的居民认为可以接受,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5.2和3.3个百分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62.1%,低于上季和去年同期3.3和10.7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31.4%,较上季度下降5.4个百分点。通胀预期的回落有利于后期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3.猪肉价格趋稳和粮食丰收有利于稳定食品价格
   近几个月来,生猪存栏和能繁育母猪数量稳步回升,2月份生猪存栏和能繁育母猪数量分别为45,846万头和494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2%和4.6%。2012年1月份以来,全国大中城市猪肉出场价已经连续9周稳步回落,2012年3月21日为15.59元/公斤,价格较1月底下降10.6%。预计今年后期猪肉供求偏紧的状况将有所缓解,猪肉价格将稳步回落。2011年受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的提高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增产,达到5.7亿吨,增长4.5%。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供给增加对保障供应和稳定物价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4.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有所减弱
   2012年1~2月份,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4,48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268亿元,且低于市场预期;截至2月底,M1同比增长4.3%,比去年同期回落10.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3%,比去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也低于14%的调控目标;1~2月贸易逆差为42.5亿美元,2011年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也有所减少,贸易逆差和外汇占款的回落减轻了央行的对冲性压力,有助于缓解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二)支撑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
   在流动性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我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特别是原油,2011年原油进口量为25378万吨,对外依存度达56.5%,比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过高,国际商品价格的波动会较为迅速地传导到国内,输入性通胀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增强,我国的物价调控难度不断加大。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的拉动下,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回升势头明显,在1月回升2.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月又回升4个百分点,达到54%,创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值。
   2.投资过快增长拉动物价上涨
   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快速增长,可以认为高投资是本轮物价上涨的诱因。从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CPI的历史数据看,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CPI涨幅一般滞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年,当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高于20%时,在此之后的1~2年内一般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施了4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政策,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30%、23.8%和23.6%,实际增速为33.2%、19.5%和15.6%,导致2011年物价上涨5.4%。因此,从固定资产投资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关系看,由于我国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较快,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物价仍存在较大的上涨压力。
   3.人口红利效应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难改
   针对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偏低、消费率持续下降和投资率走高的结构性失衡现状,为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需求结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因此收入分配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2011年,全国有24个省、市、自治区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幅约为21.7%,25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增幅均在14%以上。近年来用工荒已经从东部扩展到中西部,制造业领域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中国经济已临近刘易斯拐点,这将成为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中国在短期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工资刚性”,人力资本价格只能涨不会跌。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螺旋式攀升,会加剧我国商品生产的成本增长,进而推动我国物价水平在长期内高位运行。
   (三)对2012年物价走势的初步预测
   2012年,我国将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把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总需求放缓、粮食丰收、猪肉价格涨幅收窄、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翘尾因素减弱等,决定了2012年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但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高货币存量及负利率拉动投资和资源价格改革将支撑物价涨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预计,2012年CPI上涨3.5%。
   三、做好物价调控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4%的物价调控目标,已经为资源价格改革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资源价格改革的力度,不要再次错失良机。一是缩短现行成品油的调价周期,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增加成品油调价机制的透明度,探索建立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以便为日后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的标杆;二是煤炭与电力价格改革要同步,以便避免电荒的常态化,加快推行阶梯电价,参考广东和广西按照“市场回值法”对天然气定价的试点经验,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注重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未来一个时期,货币政策调整应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实施“有扶有控”的结构性政策,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货币政策应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为主。经过多次调整,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处于相对高位,2012年应将存款准备金率逐步下调2~3个百分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当前主要的政策选择;二是信贷政策应加大向民生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地区倾斜,并不断加强对有资质、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
   (三)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当前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要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物价的影响,需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是加大财政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基础教育和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三是加大投入,培养新一代有技术的产业工人,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列为准义务教育范围。
   (四)优化投资规模和结构
   投资能增加货币需求,进而拉升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价格。由于当前投资仍处于相对高位,因此,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和稳定物价,应适当降低投资速度和规模。一是优先安排续建、投产和收尾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和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的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力度,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农产品生产信息网络,以便稳定农产品价格。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责编/张立新)
其他文献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尽早采用髋动力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交锁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在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上皮细胞系(IEC-6)用刮匙轻刮IEC-6单细胞层产生"十"字缺损区,分别将大鼠重组IFN-γ(5ng/ml)和IL-4(5ng/ml)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
目的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健康武警官兵急进性高原缺氧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低海拔地区急进高原的武警官兵12名,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海拔3700m,4200m,5200m高度,分别监测增压组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ripsy,PC—NL)现已成为治疗直径≥2.0cm肾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其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迟发大出血,因出血快、量大、处理棘手,而成为泌
目的分析我院烧伤贫血患儿红细胞7个参数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收集不同程度烧伤贫血患儿在不同时期测得的红细胞各项参数,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结果
2008年12月14日,由武警四川总队医院院长带队、20名医疗骨干组成的医疗队奔赴高原,至此,该院今年已有4支医疗队80余名医疗专家,深入雪域高原的每个中队、哨所,为官兵开展健康体检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世界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用世界7%的土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在确保我国粮食稳定供给方面,科技因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切实加强粮食安全中的科技因素,对于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未来粮食供求形势十分严峻   从粮食需求的角度看,受收入变化、人口增加、食物消费结构演变、饮食多样化、城市化进程和生物燃料需求增长等
目的通过优化动脉粥样硬化标本的MRI扫描方法,以便标准化进行粥样硬化斑块的MRI研究。方法取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截肢后的股动脉。标本按两种方法处理,一种方法是直接
说服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说服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服,就是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通过对群众施加积极影响,与群众积极沟通,协调激励,把大政方针、法律法规、领导意图与群众说清楚,从而使群众心服、接受、认可、认同、拥护,获得群众自觉追随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服力可以表示为:说服力=影响力+沟通力+协调力+激励力。可见,领导干部的说服力,是一种极
因为在背后说领导的坏话,年轻时的黄四,吃过大苦头。  当时黄四为了分房子的事,窝了一肚子火,去单位边上的澡堂洗澡时,正遇到同事小张,两个人一边泡澡,一边闲聊,话题不知不觉扯到了局长身上。黄四聊着聊着,便破口大骂起来,骂局长不公正,骂局长狗眼看人低,骂局长狗屁能力也没有,只知道拍上头的马屁……骂得是酣畅淋漓、痛快至极。黄四正骂得起劲,雾气中,一个身影从水池另一端慢慢移过来,到黄四身边,突然站起,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