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变革观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甚至是被迫地去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也要相应地改变。笔者认为,教师起码要有“三变”,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
  一“变”:变师生“敌我”关系为“同盟”关系
  何谓“敌我”关系?曾经,有一位教育前辈告诫笔者:“班级的纪律一定要抓严、抓好,要让学生怕你才可以,否则是镇不住他们的。记住,师生关系永远是对立的,你不让他们受罪,他们就让你受罪!”于是,在曾经的一段岁月中,我所代班级的纪律、卫生等均排在学校的前列,但学生一见到我犹如老鼠见到猫一样。这不是我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其实这种师生之间的“敌我”关系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畏惧,学生不敢向你提出疑惑,成绩的提高会因此受到限制;因为畏惧,学生不敢向你道出心声,你就无法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加以引导。所以,应变“敌我”关系为“同盟”关系:上课幽默些,下课随和些,课余多沟通些。让他们认识到教师很和蔼,让他们懂得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和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搞好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明白教师和他们是一个同盟。这样,他们就会愿意主动接触你,了解你,信任你,听你的教导,向你倾诉。最终,因为他们的自律,班级纪律比以前更好了;因为他们的自愿,学习成绩进步更大了;因为他们的自觉,较之以往更懂事了。
  二“变”:变教师的“勤奋”为“懒惰”
  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曾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主导着中国的教育模式,于是乎“老师讲,学生记”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当时的教育主流形式。教师站在讲台上“勤奋”地、“口水四溅”地、“不知疲惫”地、“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地讲着,学生们则一个个“认真”地“埋头苦记”,并时不时地因落下了教师的某段讲解去瞟一眼同桌的笔记。就这样,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一个个问题的答案。这一切的一切,在外人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似乎这就是评价“优秀”教师和“三好”学生的标准。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在题目的下方默写出“标准答案”,在姓名栏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恭恭敬敬地交了卷子,等着发回好成绩向家长报喜。
  2012年10月11日19时以前,亚洲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只有印度人泰戈尔、日本人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和以色列人阿格农;19时以后,伴随着莫言的出现,终于填补了几代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空白。在我们扬眉吐气的同时,有没有人深思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呢?或许,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功不可没”吧。
  网上有一位署名“?寂寞”的老师说的好,“遇到问题,我愿意当作一个旁观者,我愿意看着学生在问题面前抓耳挠腮的动作,愿意看学生在问题面前不服输的争论,更愿意看到学生在争论之后突然感悟时的亮亮的眼神、因激动而红红的脸蛋。也许在别人看来:你太懒了,只做一个旁观者,不去帮帮他们。我却这么认为:我自己懒了,学生却动脑了,知道怎么学习了,这不是教学吗?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是死的,而方法是活的,是一生受用的!”
  笔者很是赞同这位教师的观点,相比那传统的“勤奋”,笔者更愿意变成一个合格的、“懒惰”的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给他们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小组合作精神,去争,去吵,去辩,那样,教师非但不会生气,反而会为他们高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学得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某一题的“标准答案”。所以,教师适当的“懒惰”,也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的。
  三“变”:适时、适当地变传统的“表扬”机制为“竞争”机制
  不可否认,表扬机制在刚开始时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那小小的虚荣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时间一长,学们就会对类似的表扬产生“听觉审美疲劳”。因为那些单调的话语和漫长的学习生涯相比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换种更可行的引导方法?这时,“竞争”机制便应运而生了。
  “‘彩虹学习小组’在今天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因表现优异,获得第一名,‘向日葵学习小组’排名第二……”
  “今天女生队的表现非常优秀,男生队暂时落后,可得努力了啊!”
  类似的话语不但可以激励优胜者继续努力,而且可以刺激暂时落后的学习小组更加努力,更加团结合作。这种竞争机制符合了学生不服输的心理特点:他并不比我聪明,凭什么他可以获胜,只要再加把劲,一定可以战胜他!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顺理成章地在竞争中获得进步。
  当然,在此并非是指只要“竞争”机制而摒弃“表扬”机制,而是指在“表扬”失去魅力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入“竞争”。
  《易经》有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世间的万物之变化亦是如此,教育又岂能例外?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超声方法研究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Communis Carotis Artery,CCA)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s Artery,I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脉压(PP)、左室重量指数(LVMI)、
作者提出了一种预测中长期日负荷曲线的新方法--双向夹逼法,它适用于中长期电网规划和电力市场运营问题.该方法基于相似性原理和双向逼近思想,将预测问题转换为线性规划问题,
<正>~~
期刊
一、热爱之情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   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
她勤于思考,但又不善言谈;她成绩优异,但又不敢于表达;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她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但又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面孔。用家长的话就是“缺少对周围事物的责任心,缺少展示自我自信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曾尝试改变她这副“冷”面孔,但却总是不得法,收效甚微,直到一次意外收获……  那次开完家长会后,与一位家长进行了交流,自然谈到了她女儿最近回家的表现,家长兴奋地说道:“小聪回家之
甲状腺肿瘤是一类常见的肿瘤,女性多见.在未发生邻近组织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前,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困难.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1~3].本文收集了自1997年1月
摘 要:投掷运动员要提高大力量训练水平,必须加强专项力量训练,解决好大力量训练向专项力量训练的过渡和转化。突出专项训练作用,增加专项力量训练比重是现代投掷训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投掷项目;力量训练;专项力量     投掷项目在运动训练学中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项群,在此项群中运动员的快速力量水平在其竞技能力构成中占决定性地位。力量是掌握投掷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基础。投掷运动员要提高大力量训练水
基于直接反馈线性化和H∞控制理论研究了交直流联合输电系统中高压直流(HVDC)系统的附加控制器的设计,对含有交直流联络线路的两区域系统建立了非线性鲁棒控制模型.利用H∞控
摘 要: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不少物理教育者尝试将其贯彻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在指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后,提出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整合途径  当前,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了教育事业不可少的重要教学资源,所以,基于新课程理念,如何把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高中物理教育者必须充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