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资源对提高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sp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指在教学训练、科研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为基本平台,深入开发、广泛利用教育信息资源,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求,适应部队信息化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军队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资源;教育信息化;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作为院校教学条件建设的“三个支柱”之一,其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信息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建设资源丰富的信息网络,是当前和今后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提高对信息资源建设意义的认识
  信息资源建设是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关键,主要体现在:
  1.信息资源的建设是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校教育信息化包括网络硬件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库、以资源库为基础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以及其它学习和管理系统等。信息资源的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水平,也即院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2.信息资源的建设促进了教学观念的更新
  信息资源的建设在网络上为学员提供了一个非线性、网状、多层次组织信息的环境,在各种知识间建立起纵横交错的联系,完全打破了传统思维的线性逻辑而显示出一种横向的、跳跃性的思维,这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适合学员建构知识。在有着丰富资源的网络环境下,也促进学员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3.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支持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网络教学系统及其支撑平台应该基于信息资源库来设计和运行,使学员能通过资源库学习各类知识,进行网上测试、答疑和进行协同学习,同时也为院校教员备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探索信息资源建设路子
  通过对军内外信息资源建设情况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院自身探索和建设实践,我们认为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信息资源建设要与学院教学训练实际密切结合
  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要为教学训练服务,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教学训练需求,使学员和教员能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应用的积极性。要结合教学训练需要,重点开发和制作网络教学中急需的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2.信息资源建设要以学科为突破
  在目前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信息资源的建设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采取突出重点,有所侧重的方式进行。根据我院教学特点和培训层次,为解决新装备教学中实装不足的矛盾,我们将新装备教学作为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选择能体现我院边防特色的学科专业作为突破点,挑选有一定基础并适合网上教学的课程,集中教育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学科教员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攻关,做出一些样板工程,取得示范效应,先后完成了多部网络教学软件,部分软件已投入使用,教学训练效果明显。
  3.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院内外的合作和交流
  立足本院,着眼于全军及全国,大力开展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取军内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成果,是加快信息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引进内容优秀的信息资源,服务于本院的网络教学,促进自身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的滚动发展。
  三、注重发挥信息资源的应用效能
  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是计算机网络建设的目标。
  1.加大投入,营造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环境
  学院根据教学训练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对网络进行扩容升级,增加网络用户的接入数量。在现有网络安全保密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充分利用原有的网络结构化布线,购置专用服务器和网络交换设备,构建相对独立的教学内部网,为信息资源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在规模化、系列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形成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服务的高效运行机制。以信息的数字化建设为发展方向,走联合共建之路,各教研室之间要搞好分工协作,发挥整体联合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防止资源开发各自为战和低水平的重复。
  2.注重发挥信息资源应用的整体效能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要着重在实施网络模拟对抗训练、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方面提供服务、应用开发和技术支持。要高度重视院校全体人员特别是教员使用信息技能的培训,加快信息技术的普及,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获取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学员学习和教员施教模式,广泛开展网络教学,促进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培养学员利用信息资源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信息网络真正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高技术平台。
  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寻找更多而有效的解决办法,既要紧密结合院校教学训练实际需求,进行信息资源内容的组织和设计,集中技术力量进行突破,又要本着实用的原则,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及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力求为教员和学员提供一个方便而实用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信息资源内容的建设。这应该是当前切合院校信息资源建设实际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J].《人民教育》,2001
  [2]王君学.信息素养.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的“执照”.《解放军报网络版》.“军事沙龙”,.2003
  [3]应学俊.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其构成要素.《教育技术通讯》[J],2003 年第3期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发展取向上看,它正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为了适应进一步应加强高校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规模也在发生改变,所以高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下,高校不得不去构建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滋味鲜美的食用菌,是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我国黑木耳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年总产量一般可达1~1.5万吨。用蔗渣做培养基,田间挂袋栽培黑木耳有广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中走出来,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入手,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效的教
“交流”就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传达”与“沟通”,人要适应社会,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需运用“交流”来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联系。因此说,没有“交流”人就无法理性地生存,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就不复存在。数学的学习,“交流”是一种获取知识途径,必须对要表达的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必须辨析 ,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必须把握问题的本质,由此,数学交流可以认为是主体数学思维活动的延续,是思维活动社交化的重要一环,通
期刊
摘 要:可以说,在高中学生才开始正式接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拥有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教师由教学者变为学习的导学者,教师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更好的自主性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为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强调走“产学研”“、教学做”结合的模式,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古代文学的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一条适合高专学生特点的教学途径。本文
摘 要:寄宿制学生的养成教育,应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卫生习惯这两方面进行具体活动。行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据学校的实际,利用寝室、食堂、劳动实践基地对学生进具体的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  关键词:农村学校;寄宿生;养成教育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越来越多,使得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祖辈照或亲戚代管,由于他们的祖辈或亲戚文化水平不高,精力有限,管理能力相
in some cases of fatalities involving opioid use,the concentrations of detected opioids are not in the toxic range.Immune reactions can be triggered by opioid u
A simple and rapid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DLLME) technique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GC-MS) was developed f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用于汉语教学的技术手段、设备越来越丰富,教育过程和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依靠传统的思维或者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关系,是很难胜任的。语言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教学,改善传统教学中的某些不足。所以,必须产生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的教育技术,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课堂上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