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ond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遣词造句、听说读写的能力尽显其中,所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习作训练,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奠基。
  高尔基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我在提笔写之前,总要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即我想写什么、如何写、为什么写。”我觉得这三个问题是写作的关键问题,我们的习作指导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下功夫,为学生点亮一盏习作明灯,在黑暗中给他们指明道路,给他们点亮希望。
  
  一、动机——习作之弦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有了写作冲动,有了表达的欲望,学生才会自觉地去收集材料、构思、表达和修改。所以,我们要把握这一写作的最初环节,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拨动学生积极写作的心弦。
  
  1.切合积累的文题
  好的文题应当能激起学生情感、思维的涟漪,使他们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如前几天,我校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一节作文课,她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大家一下子说出许多答案:太阳、轮胎、呼啦圈、休止符……接着她请大家在圆上加几笔,使它变成另一样东西,并请大家说说创意。同学们的答案真是丰富,令人叹服。有的变成了地雷,上面还有一根“哧哧”冒烟的导火线,看起来好恐怖;有的画了一个禁止通行的交通标志,希望提醒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的画了一条毛毛虫,虽然现在看起来很丑陋,可长大了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最后老师请大家以《奇妙的圆》为题将这个过程写下来,学生就不会出现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现象,个个趣味盎然,教室里只听到“唰唰”的写字声。
  
  2.饱含情感的导语
  老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暗示、引导、启发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精心设计饱含情感的导语,以情激情,强化学生的倾吐动机,引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如我曾经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定格你生活中的精彩》习作时,他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过许多精彩,有过美丽,有过快乐,或许也伴有许多的烦恼、伤心与不快。但不管怎样,如果我们能够将他们一一定格,用文字记录下来,日后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文字带给我们的回忆,我想那更是一段美丽的人生。今天就用我们手中的笔来定格你生活当中精彩的画面,与大家分享。
  老师充满情感的话语,弹拨起学生诗的琴弦,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他们定会情趣盎然地去作文。
  
  二、材料——习作之源
  
  采集材料是解决“写什么”、“有话可说”这一关键性问题的唯一途径。“修订版大纲”要求小学生作文要做到内容具体,也就是要“言之有物”,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采集材料呢?
  
  1.在缤纷绚烂的大自然中吸取营养
  针对儿童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渴望,我们可以经常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作文素材。
  例如,春天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郊游踏青,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孩子们感受春的气息;秋天可以让孩子们到田野乡间,看看农民在田间忙碌的身影;夏天带领孩子们到葡萄园采摘葡萄,感受劳动的乐趣;冬天带领大家观赏雪景,打打雪仗……然后让这些四季美景借助孩子们鲜活的文字从他们的笔端流淌出来。
  
  2.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汲取营养
  如书香校园建设中开展的“跳蚤书市”、“与名作家面对面”等活动,这些都是学生作文的极其丰富生动的材料。下面是我校一名学生写的“乐在书海中”的一个片段。
  下课铃声一响,大家就来到人头攒动的操场上摆摊设位,在蜂拥而至的人流中招揽顾客,在你言我语的讨价还价中出售书籍……
  一位位书摊主在吆三喝四的环境中,俨然就是一位位老道的小贩,不遗余力地推销着,买卖着……
  各种声音在人满为患的操场上碰撞着,又折道而回,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3.在丰富多彩的课外书中汲取营养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教师要让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
  
  三、表达——习作之道
  
  有了丰富的积累,还必须紧扣儿童意动之源,遵循他们的表达之道,顺“流”而导,让儿童心灵之意汩汩流淌而出,倾泻于纸面,形成属于儿童自己的作文。
  
  1.阅读文章,领悟新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自己习作时就心中有数。
  
  2.联系课文,仿中求创造
  例如在写作《跳蚤书市》时,虽然亲历了整个活动,但开始写作时对场面的描写很不到位,怎么办?我想起了刚刚学的《虎门销烟》一文,课文第二节有一段很精彩的销烟前的场面描写,于是我就让学生适当地模仿一下,虽然没有“碧海”、“文武官员”等,但可以有“蓝天、白云、绿树、蜂拥而至的同学”。当然在指导仿写的同时要注意有创意,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尊重体验,书写“真性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指导儿童作文时,也要鼓励儿童捕捉心灵的顿悟,还给孩子看的权利、表达的权利,让他们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即所谓“真性情”的文字,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立意造成假、大、空。
  
  4.反复修改,表达更完善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文章。修改的方法很多,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后,抄录他的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师生共同来讨论修改,使学生触类旁通,悟到修改文章的方法;也可以由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上做各种修改符号,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还可以跟学生面谈,指导修改;或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互批,自批、众改等。
其他文献
汉语拼音是语文教学的先头部队,是语文学科的基石,它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不言自明。然而,新课改后的拼音知识,有些语文教师找不到教学规律,家长们又不甚明了,所以只能和学生一起为学拼
每当夜色开始把城市的上空装扮,我都喜欢透过窗户看那无边的夜空。无数颗星星把天空装点成一个多彩的世界。那些星星都睁大了眼睛,它们不停地眨着双眼,仿佛都在努力地寻找属于自
插图精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绚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情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面对如此精彩的教材插图,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像对待课文文本一样加以充分运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笔者就如何利用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来组织教学作了一番探究。    一、以插图为契机,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导入新课    阅读心理研究表明,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期待的水平和驾驭期待的技巧。期
目前,教育部、总参谋部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督查组一行到我省检查指导入伍预征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听取了我省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的汇报。督查组充分肯定了我省高校毕业
结识牛佳斌之前.一直在想,作为哈尔滨市乃至全省少有的一位一流高中女校长,牛佳斌以何制胜?短短的几个小时采访,她那简洁而逻辑清晰的表述,豪爽率直的大气风范,尽显在我面前。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