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恭小兵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我们要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朋友问我“是谁提出的‘80后’啊,他又是几零后?”,于是我大脑里汹涌的出现恭小兵的身影,和他的《云端以上,水面以下》,他的《无处可逃》,他的《草根时代》,还有那一群视他如高山仰止的小兄弟们。
  恭小兵的身上贴着很多标签,他自己不以为意,有时候甚至拿这些标签调侃自己。杀过猪,砍过人,少时失足,6岁进小学,16岁进监狱,命途多舛。借过高利贷,为躲债亡命天涯。回忆恭小兵的青春与沧桑,是一个逆境奋起者的一路狂飙。短短十年,他从一名社会最底层的刑满释放分子,奋斗成很多社会名流的座上客;从一名普通的网络写手,上升为励志类青年作家;从一名辞职下海的都市报记者,摇身一变为青年创业者。他对现在的定位,用他书里的话来说就是“这就是一个三十多岁老男人的真实生活:不豪迈,不矫情,不摇滚,不旅行。多少有点忧伤,多少有点快乐,多少有点余粮,多少有点闲情,多少有点名气,多少有点朋友,多少有点嚣张,多少有点负担,多少有点猥琐,多少有点秘密。”这样坦诚的心态大抵是他青春年代的经历所赋予的。
  恭小兵的新作《青春向前,沧桑往后》2013年10月由盛大文学推出,这是一部记录他青春和沧桑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针砭时弊的杂文、58篇散文随笔,以及他的成长历程。《青春向前,沧桑往后》共分七个章节,恭小兵在书中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饱含缺憾的青春,以自己的亲身创业经历,折射当下社会“80后”一代人的生活状态,给正在创业的青年以警示。告诉所有正在奋斗的80后青年,“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永远顺利,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只是对我们灵魂的修炼,光芒和希望就在距你不远处,起起落落也好,归于寂静也好,我们都需要一颗安定从容的心”。
  恭小兵给书的自序拟题:钱不是问题。在自序里说他从不反感钱,只是比较反感挣钱。他曾经因为欠了高利贷仓皇跑路,觉醒后又回到原来打拼过的地方。在他看来,所有的失败其实都只有一个原因——你似乎不太想。他于是这么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二次创业的第一线,重新成为一只只为债务挣钱的“菜鸟”。
  羊倌的儿子爱放羊。恭小兵讲述了我们熟知的羊倌段子,说有人曾问羊倌的孩子长大了干什么,孩子说长大了娶媳妇;娶完媳妇呢?生孩子;生完孩子呢?放羊啊。人们便笑,笑他没有上进心,没有生活目标。又或者,笑他这枯燥无味循环往复而且还胸无大志的一生。恭小兵对这个段子提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思考,令人警醒。
  赌王之死。恭小兵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他也曾经嗜赌如命,在这篇文章里,恭小兵没有讲自己的赌徒生涯,而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老乡的一生。他说人死的时候,一切都会自动倒带,像飞速放映的电影,而他的老乡对自己的这一辈子能否满意,要到此时才能知晓。
  坚持还是放弃,是个问题。恭小兵对自己的写作之路也有过“致命的绝望”,那时他对文字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兴趣。章节里写到一个安徽打工仔的写作之路,这给了恭小兵一个深思自己的机会,“唯一的一条坚持理想之路,就是艰苦的、忘我的、执著的去直面自己。不断的建立自己,不断的否定自己,逼迫自己,甚至奴役自己。但不是付出汗水就有回报。前提是你必须确信,结果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答案”。
  重读王小波。恭小兵最喜欢的作家大概要数王小波了,他第一次读王小波是在少管所,恭小兵说“很高兴在最迷茫的那个阶段遇见了他。他适时地拯救了我行将麻木的灵魂。他让我明白有趣和独立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恭小兵觉得王小波能和他的文字相濡以沫到这种程度,只能说那是天赋使然。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恭小兵和王小波虽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本书的后记是:我叫恭小兵。写恭小兵的网络写手生涯,那时他的座右铭是“笨蛋,你怎么笨的跟真的似的?”他觉得自己在网上简直就是个窝囊废,与别人相比一无所知。后记中恭小兵回忆自己奋斗的这十年历程,感慨万千。
  其实恭小兵笔下的青春与沧桑,就是一张带着痛苦和幸福的单程票,当想放弃的时候,就向前再走一步。如他在书中所写,“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我们要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从这部新作中你可以看到,恭小兵的梦还没有结束,他的路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从与世无争的猫身上,能感受纯粹的力量;从自然界最弱小却也最坚强的蚂蚁身上,也能找到感悟的光芒。  一位是设计出“世界最美图书”的诗人、生活家、随园书坊的主人朱赢椿;一位是来自欧洲的大高个,一个纯粹、简单的儿童绘本画家麦克·格雷涅茨。没想到的是,我竟能有幸目睹两位大师的交流,感受一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麦克·格雷涅茨应朱赢椿老师的邀请,于11月29日,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低幼室主任黄震老师、译文室同
期刊
脊梁,包括三层含义:罗阳是家庭的脊梁,他还是沈飞集团的脊梁,更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手捧带着油墨香味的新书,一年来的辛苦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脊梁——女儿眼中的罗阳》这本书是我2012年年底策划的一个选题,最初只是想出一本纪念、歌颂英雄罗阳的书。操作过程中,最初的设想不断调整,稿子也一点点完善,最终变成手中的这本厚重、大气的书。这本书从策划、约稿到付印,一波三折,我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回过头来,
期刊
作为一名编辑,应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不断积累,不断钻研和拓宽知识面,不断历练提高自己,通过合适的发展路径最终成为杂家 、编辑学者化或编辑学家。  编辑学界一直在探讨期刊编辑的发展道路,编辑是“杂家” “通才”还是“专家”?是“编辑学者化”还是“学者编辑化”?此类争论发文众多。近年来,有一种认识较为普遍,即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无论商业性杂志还是专业性学术期刊,编辑更应走“专家化”“学者化”道路,有条件的
期刊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2013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出版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张坤、《瞭望》总编辑姬斌和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李湛军等6家单位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发言。  大家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期刊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虽然为华文出版的壮大提供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机遇和优质条件,但真正被出版及其他文化创意产业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的并不多,要成功获得想要的大数据并得心应手的应用也并不容易。  对于终日与媒介和信息打交道的出版人来说,“大数据”显然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近年来,IBM、甲骨文、EMC、SAP等国际IT巨头掀起针对数据管理及分析厂商的收购热潮,总耗资超过400亿美元;2012年1月,达沃斯世界
期刊
演员出书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演员出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除了展示全能,更多是为了拉拢人气,或者演员迟暮之后的孤寂过往,也或者是演员正在历经的潜规则故事,而这些正是当前混乱现状中最受观众欢迎的作品。读者有时候看的不是书,看的是演员的人气和面子;读的不是演员的书,而是读演员的私生活怎么过。  在2012年年底公布的第七届作家富豪榜的名单中,陈坤的名字格外耀眼,他成为榜单创办至今,首位上榜的演员。更
期刊
[摘要]通过剖析“奥运百科”这一单体数字出版物的复合运营过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数字出版物实现最大价值的新途径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数字出版;复合运营;奥运百科  [作者简介]张新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数字运营部主任兼北京百科在线网络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引言  传统出版机构正行走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前方却并非光明坦途,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仍然是迷雾中被苦苦寻觅的灯塔
期刊
科学性与严谨性是一切教育类论文和图书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可是当人们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索归纳时,科学性与严谨性也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  《苏派教学书系·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丛书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在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积累思考、总结概括、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主张、教学理论、教学理想的教科研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苏派教学
期刊
《民国时期社会法规汇编》是将民国时期的各种社会法规全面收集整理而成的一部法律文献,属于一次文献的范畴,不仅填补了民国时期专门法律汇编的一个空白,而且对于我国今后的社会立法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文献图书出版,是一个繁琐而又艰苦的过程。编辑策划该类图书来说,既要考虑图书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价值,又得让其在市场上有所表现。因此,在市场经济下出版一本高水准的文献图书并非易事。《民国时期社会法规汇编》是将民
期刊
在进行期刊版式设计时合理运用版式设计的艺术美学规律,可以使版面达到形式与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完美统一。能够给读者呈现一个生动、有序、和谐的版面,让读者有阅读上的愉悦感。  “外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是上海辞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套大型文学鉴赏图书。整套图书总共15卷,具体包括《外国小说鉴赏辞典》(5卷)、《外国戏剧鉴赏辞典》(3卷)、《外国诗歌鉴赏辞典》(3卷)、《外国散文鉴赏辞典》(2卷)、《外国神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