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英雄不谢幕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梁,包括三层含义:罗阳是家庭的脊梁,他还是沈飞集团的脊梁,更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手捧带着油墨香味的新书,一年来的辛苦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脊梁——女儿眼中的罗阳》这本书是我2012年年底策划的一个选题,最初只是想出一本纪念、歌颂英雄罗阳的书。操作过程中,最初的设想不断调整,稿子也一点点完善,最终变成手中的这本厚重、大气的书。这本书从策划、约稿到付印,一波三折,我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回过头来,才发觉这个过程的回报颇丰:它让我学到了很多案头业务之外的知识,为今后再操作类似选题积累了成功经验。
  选题的源起
  2012年11月26日,我在收看电视新闻,屏幕上的画面:蓝天、白云、辽宁号航母,罗阳正面对镜头微笑。在他的身后,一架威武的舰载机腾空而起。但是播音员沉痛地宣告:“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J-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大连执行舰载机着舰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英年51岁。”我的心顿时一揪,痛心之余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宣传的亮点:罗阳是当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是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精神后人啊!中国需要更多的罗阳,中国更需要罗阳精神!作为一名少儿出版人,有责任向青少年宣传介绍罗阳,让他们从小就像罗阳一样树立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培养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有了初步想法后,我到市场上调研同类选题出版情况,才发现有很多类似的出版物,而且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像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丛飞震撼》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我的父亲邓小平》获得首届“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等等。这坚定了我申报选题的信心。同时,我发现,同样宣传丛飞的图书,还有《丛飞,就这样感动中国》;宣传沈浩的书,有《沈浩日记》《红手印的褒奖:沈浩与小岗的故事》。这给了我一个启示:有关罗阳的事迹肯定会有不少出版物,但只要自己策划的视角独特,并且符合自己出版社的专业分工,就完全有理由获得出版。如果我申报的选题只是把罗阳的事迹汇编起来,作为少儿出版单位申报肯定不合适,因为我们的受众是青少年,阅读特点、阅读兴趣都与成年人不同。经过反复酝酿,我觉得从女儿的视角来回忆父亲是个有新意的想法,既能避免选题雷同,又符合我们社的分工,还能另辟捷径,挖掘罗阳身上的新亮点。最后考虑成熟的选题名叫《脊梁——女儿眼中的罗阳》。从副书名可以知道,图书是想透过女儿的眼睛,把一个真实的、具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罗阳,一位既普通又“超常”的罗阳,呈现在读者面前。从主书名来看,脊梁,包括三层含义:罗阳是家庭的脊梁,他还是沈飞集团的脊梁,更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选题申报后,很顺利通过了社里的选题论证会。还被列为重点选题上报公司。这个时候,正好赶上集团公司举行一年一度的编辑策划大赛,我把这个选题提交了上去,获得了二等奖。2013年初,安徽省委宣传部要求各家出版社申报“文化强省项目”,社里推荐这个项目申报,最后顺利入选,这样一来,这个项目成为集团、省委宣传部的重点选题,再也没有变更或撤销的可能性了,这也逼迫着我后面遇到困难再也不能退缩、绕着走,只能不断地推进、前行。
  作者的选择
  2013年春节后一上班,我就开始寻摸着落实作者人选。一开始,我觉得按照选题设想,找罗阳的女儿罗靓来写这本书最合适,但是在接触的过程中才意识到:由于工作保密的缘故,罗阳很少跟女儿谈工作,罗靓眼中的父亲是单薄的、片段化的。她能回忆的只是一些父亲的生活趣事、父女的亲情,无法实现选题策划中要求的反映罗阳是单位和国家脊梁的设想。我为这个项目无法落实而苦恼,就与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的刘标玖老师在QQ上聊天,请他帮忙想办法。他向我推荐同事烈娃来写这本书,说烈娃是完成这部作品的最合适人选:第一,烈娃擅长报告文学,文笔优美,她还特别喜欢儿童文学,曾创作《金蝴蝶结儿》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大奖;第二,烈娃是中国作协组织的“中国作家罗阳事迹学习采风团”的六位成员之一,掌握了很多珍贵的采访资料;第三,烈娃是女同志,有亲和力,与罗阳的女儿沟通起来会很方便。
  在刘标玖老师的引荐下,我跟烈娃老师取得了联系。沟通非常顺利,烈娃老师说我来得正是时候,她从沈阳采访回来后很受感动,正在构思创作大纲。我说明自己的选题立意后,她沉吟了片刻就表示赞成。说我选的这个视角好,让她一下子就有了灵感,非常有信心把这个项目落实好。
  操作过程
  后来我才知道,烈娃老师最初设想的是写一部成人报告文学,拟定的题目是《沿着罗阳的脚印》。她之所以接受我的选题策划思路,是觉得从女儿的视角切入,既能保留她最初的创作思路,又能找到新的价值:通过寻访罗阳成长的足迹,能让读者理解罗阳是家的脊梁、单位的脊梁、国家的脊梁,也是让罗靓有个深度接触自己父亲的机会,是一个让伟大父亲在女儿心灵获得升华的过程。
  思路厘清后,烈娃老师就开始了行动。她在刘朵格的陪伴下,先后采访了罗阳的诞生地古城西安,转学去过的山城重庆,接着来到罗阳高中生活的美丽江城武汉,然后是去罗阳就读大学的北京、工作地沈阳……经过实地采访,罗阳在烈娃老师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高大,她的字里行间充满感情,描写真切,就像她自己说的,后期加工文字的过程,其实是一次次折磨自己的过程:她要一遍遍咀嚼罗阳说过的话、一次次回忆人们送别罗阳的感人场面,她常常不由自主地流泪。
  6月份,烈娃老师的初稿基本成形。她接着要补充了一些资料,为此,她委托刘朵格去了长沙,她还陪着我们社的总编辑去了一趟沈阳,一方面是拜访罗阳的家人,代表出版社表达谢意;另一方面也为了收集照片,补充一些素材。8月份,稿子来了。社领导考虑到选题的分量,慎重起见,要求我在正式动手编辑前,先邀请几个专家看看稿子,提提意见。我把稿子发给了国内几位有影响的专家,历时一个多月才形成统一意见。几位专家认可了作品的文学性和纪实性,也提出了改进的地方:建议把原稿中采访女儿的内容转换一下角度,让罗靓参与进来,让读者体验女儿从知道父亲去世后的迷茫、无助,到后来意识到父亲的伟大,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从而接受现实,坚强起来的心路历程。为此,我设置了“女儿的话”版块,既采纳了专家们的建议,又与烈娃老师的采访文字相呼应,增加作品阅读的节奏感和韵味。
  专家还建议调整一下原有的多线条发展结构,可以采取上、下卷的方式。这样,在上卷中,可以保留以时间为主线的纵向结构,引领女儿重走父亲的足迹,多角度展示罗阳的成长历程,寻访其幼年、少年、青年的航空梦;下卷以采访手记的形式,点面兼顾,立体编织,真实再现罗阳牺牲后人们对其深切的缅怀以及社会的反响。按照这个思路,我又与烈娃老师进行了接触,请她再次修改作品。烈娃老师的身体不好,但是她听到建议后没有流露出一丝为难的情绪,认真地倾听、仔细地记录,还表示会尽快对书稿进行调整。9月份,北京已经有点寒意,看着烈娃老师双手拎着从医院“采购”的两大塑料袋药品,腋下夹着书稿袋离去的身影,我一下子被感动了,当时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好,为了英雄罗阳,也为了烈娃老师。
  10月份正式定稿后,我和同事加班加点赶稿子,设计版式,落实细节,特别是罗阳当选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后,中央电视台为他撰写了精彩的颁奖词,我们觉得这段文字浓缩了对罗阳精神的高度评价,把它在封底呈现出来是再合适不过了;同时,为了保证图书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我们还增加了附件部分,具体包括罗阳生平大事年表、中央电视台记者倪宁采访全纪要、全国开展纪念并学习罗阳的活动综述。为了确保这些资料的真实可靠,我们通过烈娃老师联系了沈飞集团,获得了内部资料。
  让我感到骄傲的是,这个项目从申报选题开始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先后被列入“2013年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出版重点选题”“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说明它的出版价值巨大,是缅怀、学习英雄罗阳的一面旗帜。
其他文献
随着出版市场化,面对竞争激烈的局面,不少出版商为了抢占先机往往缩短出版周期,在校对和相关的质量把关上放松了要求,使得原本存在的问题和瑕疵得不到很好的校对和弥补,造成了英语写作类图书在出版发行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内容错误、拼写错误等问题,这对阅读和学习者来说十分不利。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逐渐丰富,人们对于图书题材和类型的需求都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对外交流的频率加大,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大学物理学》教材的建设发展历程为例,深入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出版市场化转型的经验、路径与发展趋势,为探索高等教育出版企业在大学教材市场进入成熟期的复杂市场背景下,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深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线索和方向。  [关键词]高等教育出版;市场化;大学基础教材;院校代表;教材定制;在线教学;立体化教材;教学资源整体解决方案;营销管理;会议营销  [作者简介]石磊,清华大学出版社。 
期刊
@新闻出版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就有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天!在不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新闻出版业定能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新时期、新阶段,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既是一场抢抓机遇的攻坚战,也是一场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攻坚战;同时,打好这场攻坚战,也是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一次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再出发。 
期刊
在未来,如何将建筑室内设计的教学元素和文化元素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便于读者阅读,这是国内建筑室内设计出版物面临的重要问题。  书籍是人们获取丰富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整个社会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书籍也可以说是文化发展、知识积累的人们智慧的表现。从某种定义上来说,书籍是人们不定期传播文化知识的一种手写稿件的印刷品。书籍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无可限量的,它的产生为各种专业性的知识和公共教
期刊
这是20世纪爵士时代的一部挽歌,菲兹杰拉德既把自己当作是作品的圈内人,也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局外人,他用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将一个难圆的梦和一颗破碎的心描写得淋漓尽致。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在20世纪 20年代至30年代之间,在美国文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被外界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个故事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菲兹杰拉德完全沉醉在自
期刊
[摘要]本研究希望透过“层级分析法”,对台湾印刷产业经营的关键成功能耐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新产品开发”“客制化服务”“企业形象营销能力”“商品符号化能力”“产品设计力”“整体资源整合的能力”“组织创新执行力”与“技术创新力”八项能力是印刷产业面临数字出版挑战时最需具备的“关键能耐”,台湾印刷业者必须格外重视这些能力,并不断精进,方能在数字化趋势中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契机。  [关键词] 数字出
期刊
无论出版流行风潮有多大变化,能够沉淀下来打动人心、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品味的书永远是全世界喜爱阅读的人们的福音。  2013年9月,正在昆明出差的我意外地得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责编的图书《云朵一样的八哥》在第2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中,从来自49国家的2344件原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取了的本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而郁蓉也成为继蔡皋首次在国际上获得此奖、18年后再度问鼎此
期刊
“巍巍交大,百年书香。”进入而立之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传承“泱泱中华,千年文化”的进程中,坚守学术之尊,力推精品之作,规模愈大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求真务实,不断开拓,致力于高水平学术著作的出版与传播,出版了一批优秀文化产品,在古籍整理与研究出版方面尤为突出。如2011年9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大厅隆重举行《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迎接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期刊要与之融合,达成共赢,也要继续保持底色,坚守自我。唯有此,传统期刊才能在与时俱进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真我本色。  [关键词]传统期刊;新媒体时代;困境;突围路径  [作者简介] 蒋亚辉,广州市教育学研究所教育导刊杂志社。  互联网、移动3G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期刊带来的影响几乎是致命性的,有人说,传统期刊的“寒冬时代”终于来了。的确,新媒体的大
期刊
从与世无争的猫身上,能感受纯粹的力量;从自然界最弱小却也最坚强的蚂蚁身上,也能找到感悟的光芒。  一位是设计出“世界最美图书”的诗人、生活家、随园书坊的主人朱赢椿;一位是来自欧洲的大高个,一个纯粹、简单的儿童绘本画家麦克·格雷涅茨。没想到的是,我竟能有幸目睹两位大师的交流,感受一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麦克·格雷涅茨应朱赢椿老师的邀请,于11月29日,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低幼室主任黄震老师、译文室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