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效课堂;丰富教学
  一、營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2.多样导入引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二、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州教育局教研室 835000)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含有语言类学习的科目,语感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语感是一个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的直观语言判定和使用,是一种可以通过定向训练培养的直觉能力。语感训练是学生个性、科学素养以及人文情感的深刻融合反映,同时也是学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统一表现。由于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深感语感对于学生语文学习以及成长发展的作用,所以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进行浅要分析,现阐述如下。  关
摘要:“论述文是指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的说理文章。其写作目的,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模糊不清的现象谈认识,提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让别人接受;批评某些社会现象,否定错误的观点与看法,促进社会进步。简言之,就是用来阐释事理,论述主张,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在此引用论述文的解释主要说明当前高考作文要求写一篇论述类文本,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写一篇表明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议论说理类文章。  关键词:思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的阅读功底是考察学生综合语言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丰富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提高语文素质教育成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以目前初中语文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阅读情况尚且处于被动、无目的性、低效的状态,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性,锻炼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习惯,引导学生开展正确的自主阅读活动,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在开展初中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应用文在现实生活中日益重要,学好并写好应用文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可事实是,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缺,有的甚至连书信的格式都不懂。这既有教材编排的不合理因素,也有考试不作要求的现实状况,还有应用文本身的客观原因。笔者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教材课文为例,通过巧妙设计,穿插应用文写作,从而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材;应用文写作; 写作能力;应对策略  应用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培养学生好的读书习惯,然而当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出发,从创造条件、激发兴趣、方法指导上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课外阅读; 创造条件; 激发兴趣; 方法指导  新课标在低段阅读目标中提到“阅读浅近的童话、寓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文章应该是充满真情的有“情”之作,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EQ),以便提高学生的情意水平。既抓认知教学,又抓情意教学,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使作文教学达到既育人又能写出佳作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商;育人;表扬  “情商”(EQ)是与智商(IQ)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许多研究表明,在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仅是
摘要:英语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中有很多因素对阅读质量起到积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这些因素能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作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教学问题;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缺乏背景知识、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第一,学生所拥有的背景知识。阅读的理解过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语言,从小学升入初中,由于难度的加强,加上学习方法不得当、个体差异、家庭教育、学习环境等情况,尤其在在农村中学,英语两极分化严重了,出现了大批的“英语学困生”。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并如何转化他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是每一个中学英语教师无法回避的课题。中学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种类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扩招规模的加大,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凸现出来,尤其是数学学科学生数学基础参吃不齐,同时由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的不同导致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能力的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如此现状,如果继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差异,认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同一要求,同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