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旧改造对广东省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影响研究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空间开发也从增量逐步转向存量,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自2009年以来,广东省开展了以三旧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为特色的城市更新试点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2009-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研究了三旧改造对广东省城市工业用地出让规模和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1)三旧改造促进了工业用地出让总规模的增加,但抑制了新增工业用地出让规模的增长;(2)分项而言,旧城镇改造促进了工业用地出让总规模的增加,而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抑制了工业用地出
其他文献
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中普遍存在着空间脉络断裂的问题,割裂的历史建筑、街区和片区恰似城市中的一座座"孤岛","孤岛"现象日益突出。在剖析造成"孤岛效应"的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空间脉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对山东地区典型历史城市中的历史建筑、街区及片区的空间特征数据进行模拟分析。针对三个层次上"孤岛效应"的主要性质和特点,提出空间特征优化、空间联系延伸和空间组构平衡
在推进现代化伟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显示出更大的价值。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鄂州山村时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2015年他在云南大理考察时再次要求,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2012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四部门联合通知要求,我国全面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认定。截至2020年底,已有6819个传统村落纳
文化治理作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突出治理过程的文化向度、提升治理目标的文化蕴含与品质,构成现代城市治理框架体系的关键环节。绿色发展视域中的城市文化治理,应树立"培育核心价值、激发文化动力、促进协同协调、塑造城市品格"的新思维,探索"理念更新—机制创新—治建结合—创意营造—打造格局—传递价值"的内在逻辑,从加强城市文化治理的顶层设计、构建一流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宜居优美的城市文化景观等
以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效果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方法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街道空间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公共空间,对产城融合和创新氛围营造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实证研究区域,以就业人群为特定研究主体,通过对代表性企业的第一手访谈和实地调研数据编码的研究方法,归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就业人群对街道空间的需求特征,为建设符合创新突破发展阶段的新型街道活动空间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可达性、便利性和可识别性,与工业园、商务园和科技园的主体功能共同影响,构成了就业
针对化工专业现有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革和建设的方案: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组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充分整合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与资
在创新驱动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和区域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集聚与城市适宜性密切相关。在梳理创新型人才和城市适宜性概念内涵基础上,剖析了城市适宜性对创新型
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现有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设工程领域,聚焦政策的研究较少。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搭建"干预点—政策类型—干预环节"政策工具框架,并收集整理中央、部委和北京市三级的相关政策,依据框架分类分析。研究显示,中国既有老旧小区政策体系存在文件分布过于分散、干预点聚焦物质更新、政策类型偏重规范性和宏观引导、干预环节集中在改造中等特点。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包
厦漳泉金三角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门户,也是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区。201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厦漳泉都市圈以及2011年厦漳泉同城化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以来,其发展更是瞩目,但当前发展与预期成效尚有一定的差距。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法和质性研究等方法,结合厦漳泉城市在"十四五"及其远景规划等情况,探讨分析其发展现状、优势异同及其趋势展望。研究表明,在历经"十年磨一剑"之后,厦漳泉城际化理
生态空间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空间文化服务对增进居民福祉、提升人居品质有着重要贡献。基于国际文献比较,分析总结城市生态空间文化服务的研究趋势和问题,进而以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建立文化遗产、美学、教育、休闲娱乐等"7类13项"评价要素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调查和空间分析等方法,从居民感受和福祉视角对研究区生态空间文化服务进行定量和空间化评价,使生态空间供给和文化服务需求间产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