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六安国五陵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1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安,因古六国、汉六安国而名,自古以来为皖西进入大别山的重镇、兵家争夺之地。今六安市市郊的城西、城北、城东的丘陵岗垄上,分布有大批古代墓葬,这些墓葬以战国、汉代中小型墓为主,也有少数大冢,绵延数十平方公里。尤其在三十铺镇双墩村附近分布着许多累累巨冢,十分醒目。千百年来,这些巨冢沉寂在旷野里,无人知晓其中的秘密。
  


  2005年,国家重点工程沪汉蓉高速铁路客运专用线安徽段开工建设,在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需穿过一处汉代双冢大墓,当地群众俗称“双墩”。该墓位于双墩行政村长岗自然村东北300米处,西南距六安市市区约10公里,北邻312国道约1.5公里,南距宁(南京)一西(西安)铁路近2公里。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为配合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六安市文物局组成考古队,对位于铁路路基上的双墩一号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黄肠题凑”大墓,取得了重要收获。
  双墩一号汉墓为一南北向并列双冢墓葬的南墩,北墩编号为二号墓。两墓坐落在一处高岗上,明显高出周围地面和农田,高岗近似长方形,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一号、二号墓葬位于高岗的中心。高岗地面上散布着建筑材料残片,有板瓦、筒瓦、瓦当、残砖和井圈等,在局部区域分布较为丰富,这些遗物表明原来的地面可能有建筑遗存。根据考古钻探资料,双墩一号汉墓的布局为:一号墓冢封土西端有三座南北并列的小型陪葬墓;西南一侧有一座车马坑,东墓道两侧有对称的两座陪葬坑。
  
  西汉六安国和诸侯王葬制
  
  根据文献记载,六安先秦时曾为六国、六县。楚汉战争时,项羽封六人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后随刘邦封为淮南王,因谋反被杀。六地汉初属淮南国,后改置衡山国。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0年),衡山王赐谋反自杀,国除为衡山郡。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为使国内永久平安, “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取六安为名,封胶东王少子刘庆于故衡山地,为六安王(共王)。西汉六安国,历共王庆、夷王禄、缪王定、顷王光、育共五代,王莽时绝。《汉书-王莽传》载:始建国元年,莽策命“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二年,又“汉诸侯王为公者,悉上玺绶为民,无违命者”。上述情况表明,西汉武帝时期在此置六安国,计有五代王,但最后一代王育至王莽时被废为民,实际按诸侯王葬制的墓葬只有四代王。
  “黄肠题凑”一名首见于《汉书·霍光传》,“光薨。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柏木外藏椁十五具”。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汉代的丧葬制度,这是“天子之制也”,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还有皇帝特许的宠臣,实际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现有考古资料表明,“黄肠题凑”葬式的雏形在战国晚期开始出现,西汉时十分流行,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的产物。现保存较好的有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和老山汉墓,以及江苏高邮西汉中晚期某代广陵王或王后墓等几处,均为诸侯王一级的墓葬。所谓黄肠是指柏树的木心为黄色,题凑是指所有木材的一端均朝向墓室的筑造方法。柏木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多生长于北方,为上等名贵木材,材质优良,抗腐性强,有香气,适宜于建造墓葬。使用“黄肠题凑”,一方面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棺椁,使之不受损坏。从北京、高邮等地黄肠题凑的构筑材质看,有柏木、楠木等。而六安双墩汉墓木材为栎树、檫树等,这些树种产自大别山区。由此分析,由于当时诸侯王封地在不同地域,建造题凑的木材不可能都从外地运来,应是就地取材选用当地名贵木材建造,因此在建造题凑的木材上可能存在不必拘泥于单一柏木材质的问题。试想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从深山老林里将木材砍伐,并运输至墓地建造墓室,本身便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保存完好的“黄肠题凑”
  
  


  双墩一号汉墓封土呈馒头状,底径55米、高10米。封土堆积中心高四周低,土质结构松软,无夯打现象。墓葬平面形状呈“中”字形,竖穴土坑,墓向正东,由前后长斜坡墓道、黄肠题凑墓室、外藏椁组成,全长45米。墓圹呈长方形,长17米、宽12米、深10米。墓壁向下稍内收,壁上遗留有当时挖墓坑工具臿的痕迹。南、西和北三面坑壁上遗留有间距不等的木桩,木桩直径0.15米~0.2米,从这些木桩的位置分析,是为支撑墓壁预防墓坑塌方的。东墓道长20米、宽7米,墓道中部有二层台。西墓道长8米、宽4.5米,两墓道底部高度相差约3.5米。
  墓室形制为“黄肠题凑”木结构,椁室内为双椁重棺,均保存十分完整。题凑长9.1米、宽7米。其上用长7米、宽0.26米、厚0.23米的木料铺设为盖板,计四层。第一层盖板为35根木料,其余三层均为36根木料,盖板之上用两根纵向木料压着,南侧的一根东端采用榫卯固定题凑。题凑南、西、北三面均由长方形木料、木心向内堆垒构筑,东端为对开式墓门。建题凑用的木料长0.92米、宽0.25米、厚0.23米,共11层计922根。题凑底部亦铺设有4层方木料,规格同盖板。题凑用料考究,规格统一,缝隙严密,十分坚固。
  在题凑与椁室之间有一圈回廊,在南、西和北三面回廊壁上共有26个夯窝,上、下两排对称,回廊的西北角残存有一扇回廊门框,根据凹窝推测,当时回廊内被分隔为若干个小室。回廊内主要放置珍贵的随葬品和食物,出土遗物有贴金箔、银箔漆器残片、银扣件、错金器件、玉器以及植物果实等。
  椁室为双椁,对开式椁室门均位于东端。外层木椁,内外髹黑漆,长4.6米、宽3米、高2.35米。内层石椁,长3.9米、宽2.34米、高1.9米,石板之间结合处采用“凹、凸”榫卯连接,内髹一层黑漆,在北侧上端石板有云纹彩绘。石椁盖板上面放置有随葬品,主要是兵器,有戈、戟、刀、弩机、弓和弓弦,戈、戟的秘(木柄)保存完好。
  石椁内放置内、外两层重棺,均呈长方形,髹漆外黑内红。外棺长2.8米、宽1.4米、高1.4米,棺盖的两侧绘制三角形波浪纹;内棺长2.32米、宽0.95米、高0.95米,棺外两侧有红色云朵纹彩绘,棺盖及四周装饰排列整齐的鎏金铜质柿蒂形和菱形镶件,棺盖四角及中间两侧各放置一面铜镜,镜面向上,镜钮均被砸平,整个内棺外表装饰精美豪华。
  该墓的外藏椁紧贴题凑外侧构建,留出题凑东门通道,平面呈“凹”字形。外藏椁低于题凑,用方木料搭建,高1.4米、宽1.6米, 内可贯通。根据盖板木料排向和立柱的排列方式,可分为15个外藏(椁)室,其中东面南北两侧各有2个室,南、北两面各有4个室,西面3个室,每个室长度在1米--4米不等。外藏椁放置的随葬品以木质的车、马、俑为主,还有铜壶、陶壶等。
  该墓木结构复杂,椁棺板及门板普遍采用“Z”字形、燕尾形、凸凹、边搭等不同榫卯结构咬合,有的还用“S”形铁件卯钉加固,外藏椁使用穿榫和半榫等连接立柱、横梁,整个墓室结构非常坚实。在椁室盖板、墓门、门楣北侧等处,刻划有“南方”“北方”“上一”“北一”“北三”等表示疗向、数字的文字和符号,为当时工匠建造墓室留_卜的记号,表明营建墓室时曾经过精心设计。该墓木材经初步鉴定,有栎树、檫树等。倨初步估算,整个墓室的建造使用木材约240立方米,如果按圆木耗材量计算约需400立方米左右。
  


  在一号汉墓西端发掘的小型碚葬墓,均为“凸”字形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墓道朝东,墓室与墓道长4.95米~6.26米,棺椁均已腐朽,但朽迹依然可辨。有的墓葬曾经被盗,残存随葬品有鼎、豆、壶、罐、钫、井、灶、五铢钱等。车马坑总长28米,由北侧的斜坡道和车马坑组成,坑内四壁用木板作衬帮并用木柱撑挡,坑底也铺一层木板衬底,均腐朽严重。车马坑在唐代被盗,扰乱严重,残存8匹马遗骸和4部车残迹。出上遗物有马镳、马衔、车軎、盖弓帽、当卢和带扣等铜车马饰件,以及车辕、车轭、车轴、车轮、车舆等木车残构件,计120余件。陪葬坑为土坑竖穴,内残存有铅喷模型小车马器100余件,应为冥器。
  


  双墩一号汉墓主墓室、陪葬坑和车马坑均在唐代被盗掘,盗洞内清理出唐代的黄釉瓷碗、陶碗、铁斧、木桶、绳索、竹子编织物等遗物。当时盗墓者曾凿穿“题凑”盖板进入主室棺椁内,将墓主尸骨拖至棺外,现已全部采集。该墓虽然早期被盗,但是仍出土了漆木器残片、五铢钱、玉器、金箔、银箔、封泥和植物种子、果实等随葬品500余件(套)。珍贵随葬品的放置位置已被早期盗墓者移动。
  漆器主要出土于回廊中,很多器物被盗墓者破坏,可辨认出的器形有漆盘、耳杯、奁、盒、案、片筹、饰件等。漆器均彩绘各类动物、植物、卷云、几何形图案,少量的书写“日”“吉”“明”等吉祥文字用语,不少器物镶嵌银扣,贴有各类人物、飞禽走兽、柿蒂植物等造型的金箔和银箔,做工精致,精美艳丽。
  木器主要出土于外藏椁,有车、马、人俑以及透空雕花板等。木马为头、尾、身、腿分段制作拼装而成,马头上有马衔、马镳等金属明器饰件。俑为木段雕制,有立俑、坐俑、骑俑和跪俑等,有的衣着长袍或身穿短衣,有的头戴冠饰,有的涂描彩绘,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木车为仿实用车模型,长1.2米,轮、辐、辕、轴、舆、伞盖等部件齐全,小巧玲珑。
  玉器均出土于回廊和椁室内,为璏、瑗、龙形佩、方形印坯、玉板、圭、玛瑙璜、玉片、牙形饰件、玉璧残片以及菱形、圆珠形玛瑙饰件。有一件玉片四角有小孔,疑为玉衣或玉枕;玉璏采用镂空雕技艺,造型十分的生动,工艺精湛。
  


  铜器以壶、镜、五铢钱和箭镞为主,还有一些漆木器的足(腿)以及残错金铜器。铜壶22件,基本为素面,其中一件全身布满三角形和云纹错银图案,造型优美,工艺精细。部分铜壶肩部刻有铭文,一类表示壶的属性、序号,如“共府第六”“共府第九”“共府第十”,壶身造型一致;一类表示壶的容积、自重,如“沈氏容十升重卅十斤第二”“樊氏容十升重廿八斤十四两”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共府第八”铜壶内发现有发酵酒味的带壳稻谷,是否属于酒有待进一步检测。铜镜有二十多面,均为日光镜或昭明镜。椁室内还出土一些鎏金残铜器,有马腿形、勾云形、兽面形等,应为漆木器上器足、铺首和装饰件。五铢钱均出土在题凑内,从铸造工艺和钱文看,都具有汉武帝时期五铢钱的特征。车马器可分为实用器和冥器两种,实用器为铜质,有马镳、马衔、车軎、盖弓帽、轭首、轭脚、当卢及带扣等,不少是鎏金器件;冥器为铅质,器形有马衔、马镳和当卢等,形小质差,为陪葬坑和外藏椁内木质马模型上的装饰件。
  兵器主要有铜戈、铁戟计5件,木秘和铜镦都保存完整。铜戈内上为错银云纹,戈的外表裹一层外套,是皮革还是漆木质有待进一步鉴定。戈、戟木秘的两端均绘制有红色线条,显得十分艳丽华贵。此外还有弩机、铁刀、木弓、竹弓和弓弦等。
  陶器多数出土于陪葬墓,器形有鼎、盒、壶、罐、钫、井、灶等,均为泥质灰陶或红陶,主墓室和外藏椁内出土有少量的仿铜素面陶壶和残片。
  封泥出土于回廊内,其中有3件保存完整,模印“六安猷丞”的文字。墓室内还出土不少植物种子,经现场观察有稻子、黍、红枣、板栗、瓜类种子和果实等,有些色泽如鲜,这些植物种子是为死者准备的供品带入墓中的。
  


  
  双墩汉墓是寻找西汉六安王陵的钥匙
  
  从双墩一号汉墓的规制看,其墓冢封土巨大,墓室为“黄肠题凑”结构,并附有车马坑、陪葬墓、陪葬坑等,属于西汉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这说明墓主等级很高,是当时诸侯王一级人物。其次,该墓出土的文物十分精致,不少漆木器贴有金银箔或镶嵌银扣和玉石,铜器多为错金银工艺,玉器精雕细琢。这些文物做工精湛,精美华丽,属于奢华物品,非王室以外之人能够使用。其三,该墓出土有“六安飠(人)丞”的封泥, “六安飠(人)丞”为六安国负责膳食的官员,表明该墓与西汉六安国有关。从双墩一号汉墓的地望、规制、出土封泥和相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该墓属于西汉六安国的王陵。那么双墩一号汉墓墓主是谁呢?目前在该墓出土的文物中与墓主有关的有4件铜壶,其造型一致,均在肩腹部铸有字迹相同的“共府”铭文。六安国第一代封王庆的谥号为共王,“共府”铭文表示这些壶是专为共王所用,与共王庆的谥号对应。另外墓内未发现西汉晚期的遗物,推测此墓是六安国始封王共王庆的陵墓。刘庆于公元前121年封王,死于公元前83年,在位38年。二号墓墓冢稍小一些,应为王后的墓冢。
  1980年代文物普查时,在双墩周围地区发现不少古墓葬,由于农田改造、盖房、修路,一些墓葬的封土被夷平。为进一步了解现有的墓葬保存情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六安市文物局2007年初对该区域又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考古调查表明,在六安三十铺镇的双墩、青松、钱圩等三个行政村境内,即北至淠史杭干渠南岸,东至高大墩以东百家堰河,西到韩郢的西三叉河,南至青龙岗以南,在双墩周围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范围内仍分布有30多座大小封土堆,如琵笆墩、松墩、宴墩、小墩、玄武墩、青龙岗墩、 大山墩、韩大墩等。这些墓葬都坐落在地势较高的丘陵土岗上,小的墓冢高3米~5米、底径10米~20米,大的高10米、底径达50米~70米以上。其中以双墩为中心约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除双墩汉墓外,还有高大墩、马大墩、三星庙墩等3处形状相同的南北并列双冢墓,各墓之间相距500米~1500米不等。这4处墓葬土冢巨大,俨如小山,蔚然壮观,当地群众称之为“八大墩”。在这些墓葬附近的地表,均发现有板瓦、筒瓦、砖和井圈等建筑构件,表明这些墓葬自成单元分布,有一定的独立性。据群众反映,1970年代在马大墩北冢西北距封土边缘约20米处修水渠时,曾经发现过一个车马坑,结构与双墩一号汉墓的车马坑相同,曾出土过一些车马器和铜钱,这说明该墓的等级也很高。
  上述“八大墩”和周围的小墩分布呈出一定的规律性,均为南北向排列,墓冢规格大小具有相似性。双墩一号汉墓墓主身份的确定,表明其他3处高大的双冢墓葬应是六安国另外三代王即夷王禄、缪王定、顷王光的陵墓,其余中小型墓葬属于贵族宠臣墓或陪葬墓。综合调查分析,以双墩汉墓为中心的古墓葬区应为西汉六安国王陵区。
  汉代葬仪“视死如生”,不但要把人在生前所用物品带入墓中,还要在修墓的时候按照现实生活中的模式建造。汉代丧葬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虽然文献有记载,也是只鳞片爪,很难见全貌。根据已有的发掘资料分析,帝王的陵区应设置内、中、外三重陵园制度。作为六安国王陵区,虽因长期水土流失、后期农田改造原始地貌多有变化,但王陵区的分布范围还是十分明显的。作为双墩单体陵园的轮廓比较清晰,面积约10万平方米,陵园内地表上散布有板瓦、筒瓦、瓦当和弧形砖井圈等地上建筑遗物,其基本布局有主墓、陪葬墓、车马坑和陪葬坑等,该陵园内的总体布局还有待进一步考古钻探来确定。
  
  被广为关注的六安王陵
  
  目前全国已发现的“黄肠题凑”墓葬,总数是10座左右,主要在湖南长沙、北京、陕西西安、河北石家庄、定县、江苏高邮等地,仅有北京的大葆台、老山和高邮广陵王墓等3处保存较好。六安双墩汉墓“黄肠题凑”结构规模虽小,但用料硕大,结构复杂,墓葬结构保存得非常完整。题凑内回廊有分格室结构遗迹,重椁重棺,外有外藏椁,属于典型的诸侯王葬制。墓内的石质椁室十分独特,内棺保存完整,装饰精致奢华,这在目前已发现的同类“黄肠题凑”墓中所罕见,是研究“黄肠题凑”墓室的规制、特点和建造方法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该墓的外藏椁形制虽比北京大葆台、扬州广陵王墓的外藏椁矮小,但有15个室,是按照当时的诸侯王陵基本规制建造,六安国王陵区的发现对研究西汉诸侯王陵制度具有重要价值。西汉时期全国各地诸侯王分封得不少,由于早期人为或后期建设的破坏,王陵区的范围大多不甚清楚,王陵的保存现状也多不够完整。像六安国这样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并且能与4代诸侯王世系记载相对应的王陵区,在现存的西汉诸侯王陵中尚不多见,因此六安国王陵区的重要价值将愈加凸显。
  鉴于双墩汉墓和六安国王陵区的重要发现,已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六安王陵区是汉代六安国历史的见证,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文化积淀深厚,历史环境风貌保存较好,从长远发展考虑,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合理规划利用,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该墓的发掘引起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童明康副局长亲自率专家到现场检查指导,充分肯定了这一重要发现的价值,要求进行全面调查,加强整体保护,采取有力措施,尽快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此同时,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和王陵区的保护问题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在2007年春季安徽省和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部分人大和政协委员向“两会”提交了关于六安双墩汉墓和王陵区原址保护问题的提案。就双墩汉墓保护问题,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和铁路部门进行过多次商榷。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双墩汉墓保护问题。此外,社会上有关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是原址保护还是异地保护的讨论也各陈己见。尽管目前该墓的保护问题尚未形成最终意见,但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和王陵区的现场保护工作一直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的重视。为配合王陵区的保护工作,省市文物机构及时进行了详细调查,基本弄清了王陵区的分布范围和特点,为保护范围的划定打下基础。六安市加强了王陵区的保护力度,安排专人和专款,加强对陵区的巡查和安全防范。安徽省财政部门紧急拨款150万元人民币,用于现场“黄肠题凑”和木质文物的临时抢救保护。安徽省文化、文物部门也正积极准备材料,拟将六安双墩汉墓和王陵区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向国务院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时,双墩一号汉墓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也贯穿考古发掘全过程。发掘期间,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的要求,注重文物的起取和保护,调配了专门的文物科技保护专业人员驻点现场,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文物自身的质地及时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做到考古发掘和现场文物保护同步进行。
  


  在“黄肠题凑”发现后,首先及时对暴露的“黄肠题凑”和椁室喷洒丙二醇、聚乙二醇保湿,喷洒霉敌药水防霉,防止木材快速失水干裂、变形和霉变。其次,对于质地较差和有机物纤维等随葬品的质地应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如对戈、戟等带木柲的完整兵器,采取改性的聚乙烯醛缩喷洒表面加固,用木板衬底整体提取,再用海绵、薄膜封护防震保湿。对不易提取的绳索类有机纤维质文物,喷洒表面加固药水,再用木板托底整体取出。其三,安全吊装内棺。内棺出土时重达1吨左右,为确保内棺起运安全,万无一失,先在表面贴一层宣纸,喷洒防霉、保湿药水,再用海绵和较厚的薄膜包裹,然后用特制的槽钢构架托起整个棺体并加固,最后使用大吊车将内棺整体吊起安全运走。其四,对木质小件文物的提取,一般使用保鲜膜包裹保湿,再用海绵隔垫,防止挤压、碰撞。由于方法得当,在文物提取和运输过程中没有发生文物受损的现象,也使原本很难提取的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达到了顺利提取的目的,为下一步室内保护处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首批50万专款保护项目已经启动。为此专门搭建了一座约500平方米的出土木材保护工作棚,部分出土的木材和石椁板已运至工作棚内码放堆好,开始清洗保护处理;在发掘现场搭建一座防护棚,临时解决“黄肠题凑”的防雨、防晒、防霉和排水问题;同时对“黄肠题凑”和出土木料和棺椁的保湿、灭菌防腐、防霉的保护处理工作也正在有序地开展。总之,通过这些努力,目标是力争将这处“黄肠题凑”完整地保护好。我们相信六安国王陵区保护问题最终将得到妥善解决,这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祜二年(1087年),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另外还有近四百件宗教石刻。  佛教和佛教艺术都产生于印度,并流传至中国。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历史悠久,在范晔的《后汉书》中就有记载,现存最早的佛教造像建成于公元4世纪初。长安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自古佛教文化的昌盛之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就有西域僧人在长安传授佛法,到后秦更加崇尚佛法。随着佛教的兴盛
期刊
朝鲜半岛山多平地少,如韩国境内山地占全部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天下名山僧居多”,韩国传统寺庙多建造在深山之中,浮石寺可谓其中之佼佼者。  浮石寺位于太白山脉和小白山脉之间的凤凰山(海拔819米)山腰;是韩国五大名刹之一,建造于朝鲜统一新罗文武王(661年~681年在位)时,由义湘祖师于仪凤元年(676年)创立,又称北岳浮石寺(崔致远《法藏和尚传》),为华严十刹之一。    浮石寺创立者——义湘祖师
期刊
元阳县哈尼族祖先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境内哈尼族有罗碧、罗缅,阿邬、豪尼、郭宏,多尼、自宏、阿松等多种自称,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据哈尼族创世史诗《浦嘎纳嘎》记载,哈尼祖先诞生于遥远的“努玛阿美”地方,后长途迁徙,定居滇中“谷哈”  (今昆明一带),融入“昆明”部族,后因战乱频繁,哈尼族祖先被迫离开滇中腹地,南迂六诏山区和滇南红河南岸,多数定居于红河南岸的深山老林中,以今元阳、红河、绿
期刊
1959年5月,一封来自法国巴黎的信让一位安徽芜湖的老人心潮澎湃。这封信是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法国人戴纳先生写给芜湖铁画的传人储炎庆老人的,盛情邀请他的铁画作品赴法国巴黎参加展览会的邀请函。很快,储炎庆铁画小组将《花蝶》、《牛郎织女笑颜开》、《松鹰》三幅作品送交世界和平理事会参展。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芜湖铁画第一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标志着芜湖铁画获得了新生,重新绽放出耀眼的艺
期刊
·  世界文化遗产菲律宾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科迪勒拉山脉沿线的伊富高省,由分布在4个市的5个梯田群组成,分别为基安干市(Kiangan)的Nagacadan梯田群、洪都安市(Hungdun)梯田群、梅奥瑶市(Mayoyao)梯田群以及巴纳维市(Banaue)的Bangaan和Batad梯田群组成。水稻梯田分布于海拔700米~1500米的高山区域,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眼,迄今已有2千年历史
期刊
沉寂了几百年的“南海1号”终于将在近期再次与世人见面,随着其神秘的面纱揭起,特地为它修建的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将要一同浮出水面。  从全国甚至整个亚洲地区来看,以水下考古为主题的专门性博物馆都是罕见的。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和收集“南海I号”所涵盖的历史文化信息,向世人昭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为“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广东省文化厅和相关部门制定了对其进
期刊
凹在黄土里的村庄      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准确地说,是地下窑洞院。  窑,从“穴”从“缶”,原指烧制砖瓦和陶瓷器的一种灶。后来延用到人们居住的窑洞。黄土高原地区,地貌多样:山、峁、沟、梁、塬、原,坡坡岭岭,高高低低,或土或石,或土石共生。人们因地制宜,打洞制窑,是常见的一种居住方式。按建造方式分,窑洞有券箍窑、靠山(崖)窑和地坑窑三种。券箍窑,是在平地上用石、砖、土坯垒墙打券而成。靠山(崖
期刊
城市遗产包括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可能有古代的寺庙、衙署、民居、市场、建筑遗址、老字号,也可能有各种近现代的工业、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同时那些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城市独特的气质,也会在城市居民身上不经意间体现出来。同样也因为这样的复杂性,使得对城市遗产的保护变得更为多样,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保护对象的价值。  工业建筑也是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工业建筑并不会仅仅因为它是工业建筑变成需要受到保护的工业遗产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文艺界“三俗”之风甚嚣尘上,几乎成了一个时期引领文化的潮流。本文结合笔者获奖经历和习主席的有关讲话,谈一谈笔者对抵制“三俗”的看法。  【关键词】三俗;抵制  2014年,我们朝阳市的辽西现代风情评剧《凌水湾》参加辽宁省第九届艺术节,我荣幸的获得了辽宁省政府颁发的优秀表演奖。在辽宁省第十五届“群星奖”戏剧类我主演的《香槐树下》获得一等奖,在因为我在剧中扮演男一号孙鸣山和王大兴
期刊
打造文化礼堂,硬件是基础。在硬件的建设中,演出舞台必不可少。礼堂内要配备舞台,才能满足农民群众举办文化节庆、文化仪式、文体活动、举办报告会,开展表彰活动以及村民议事集会等功能的需求。农村老百姓都亲切的称呼它为戏台,因此笔者也觉得称其为戏台更切近民意。纵观淳安县文化礼堂大大小小的戏台,一类是由原有的大会堂、祠堂古戏台改建而来,另一类是专门选址重建的舞台。戏台种类虽然很多,但其主要功能就是演戏、唱戏,
期刊